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后学习任务的一点想法

2014-04-29 22:43潘秋荣
东方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

潘秋荣

【摘要】指出了传统初中科学课后学习任务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科学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后学习任务的一些想法。通过基础性、想象性、探究性、实践性,不拘一格的课后学习任务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后学习任务;兴趣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探索自然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学生课后学习任务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一个平台,老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科学课后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科学课后学习任务应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后学习任务设计中应该不拘一格,下面来谈谈本人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基础性

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科学实验予以证实。我们应该要求学生用心面对,日积月累才有丰富的底域,一步一个塌实的脚印,狠抓基础知识方能取得最终的收获。比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似简单的知识,却是解决一切化学问题的关键,化学变化的所有过程和特点都隐藏在小小的化学方程式中。从方程式中可以推出质量守恒定理,可以推出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过程等,在书写过程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化学式写错、不写条件、不配平、不标状态符号等,究其原因,化学式写错,说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不过关;反应条件不写说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到位,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状态符号不标说明对反应的外在現象认识不清,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小实验来说明,如生成气体和生成沉淀的实验。又如在七年级下册《运动和力》这一章的复习课后学习任务,观看姚明在NBA比赛的视频,用所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任务完成如下:赛场上,姚明用力向前运球。运动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也改变了球的形状。当他用力拍打篮球,使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同时,为什么又会感到手很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姚明将球运到篮板前投篮,只见篮球在空中飞向篮板,球进了!(若不考虑空气阻力,此时篮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姚明微笑的向观众示意,站立在篮球场上的姚明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学生娓娓道来,可见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作用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等基础的知识已经会区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分类比较。只有把基础知识贯穿于课后学习任务设计的整个过程,这样的学习任务才会坚固可靠,也才会有意义。

二、想象性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许多伟人深知想象力的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莎士比亚则说:“想象力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科学想象是一种把概念和形象、具体和抽象、现实和未来、科学和幻想巧妙结合起来的独特的思维方法。设计这样的课后学习任务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如学习重力和摩擦力知识以后,课后学习任务是想象下如果失去重力和摩擦力,人类该如何生活 ?学习了水在4℃时密度最大,可以开展“假如没有水的反常膨胀,结冰将会从水底部开始,它会对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的讨论。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失去重力,重力的存在,是我们人类在在球上能够生存的根本。放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探究性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是科学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如初三复习气体的鉴别,设计以下课后学习任务:有一瓶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CO,O2,H2O一种或者几种组成,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判断这瓶气体的组成,并且分离这些气体。这样的作业实际上是一个探究开放的题目,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作业需要对基础知识有很深刻地理解,也会涉及到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的正确步骤等。当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体力和脑力相结合完成这一任务后,相信对各种气体的制取的原理步骤器材注意事项进行了很好的复习。例如,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探究活动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了解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要求每四人为一个研究小组,按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来进行,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阳光?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空气?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的作业,学生认真观察记录,上课时汇报交流。探究性作业的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有的认识角度、解决途径,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对别人的解决方法提出疑问,在不断完善问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每一个参与者的思想都会迸发出火花,学习者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发掘。

四、实践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动手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在学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后,布置这样的课后学习任务,查阅资料,制作水火箭,班级之间进行发射水火箭比赛。学习酸碱性后,给每个学生几张PH试纸,回家测一测厨房中各种物质的酸碱性,记录并且上课时进行交流成果。学习了路程和速度后,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学习任务:1、估测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并用适当的方法测出你上学(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或其他)的平均速度;2、在体育课上,配合体育教师测出自己跑100米和走100米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3、用自行车测量操场跑道的距离4、上网收集有关运动速度的纪录,了解运动的知识等等,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完成其中的一个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能让学生亲身去实践生活中的科学,不仅可以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也提高了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汇报的形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刻地认识同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课后学习任务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将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是课后学习任务的目的,让学生爱上做课后学习任务,从枯燥单一作业中解放出来,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011版

[2]中钱江。《实践型作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06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兴趣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