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悦读”三步曲

2014-04-29 21:35陈秀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悦读选择性实效性

陈秀琴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能够巩固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如何让学生能主动、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三方面来阐述笔者在实践操作中的些许做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 选择性 实效性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69-01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为了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在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三步走的方式。

一、推荐书目,拓宽阅读的选择性

走进书店,面对林林总总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因而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的教学进度,引导、介绍学生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比如我教四年级上册的《巨人的花园》一文后,问: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王尔德写的其它有趣的故事吗?那就去看一看《王尔德童话》吧;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我及时向学生推荐了我的藏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昆虫记》,当我在课堂上打开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向同学们介绍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看,我说这要看你们这节课谁的表现最好,谁仔细听讲,乐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谁就会第一个拥有它。就这样,这一本书从我的手中,像漂流瓶一样在班级内漂流起来。在学到五年级下册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时,我给孩子们放了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然后我说: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那就去读《城南旧事》吧。果然孩子们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课后立刻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借不到的还急着向图书馆的老师预约借阅。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都是从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根据名著改变的,在讲解这些课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时,正是向孩子们介绍名著激发阅读名著的好时机。

在一次次的书籍推荐中我发现,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军事、科技、文学、名人传奇等方面书籍,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类书籍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柳林风声》、《窗边的小豆豆》、《西游记》、《爱的教育》等;军事、科技方面书籍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进步有所了解和认识,如《中国未解之谜》、《科学家探险故事》、《探索奥秘》等;文学类书籍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如名家名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朱自清的《匆匆》、巴金的《鸟的天堂》、冯骥才的《珍珠鸟》、许地山的《落花生》等一些文章,读后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清新的美。有了老师在学生阅读前的书目推荐,学生就可以从中挑选适合的书籍进行阅读,不再无所适从。

二、教给方法,提升阅读的实效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蟋蟀的住宅》一课,学生为了了解更多的昆虫,有目的地阅读《昆虫记》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交流分享,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适时地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让他们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收获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們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课堂上的阅读交流分享我主要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展开进行,意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书中人物、故事情节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前段时间在学生阅读了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后,我上了一节达成目标为“聚焦关键人物,展开辩论,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交流分享,丰富学生对‘真正的朋友的理解。”的读书交流会。整个教学过程以交流分享为主线,借由“你喜欢文中的蛤蟆先生吗,为什么?”为话题,开展思辨性阅读,激励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学生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借助文中具体的事例述说各自的观点。在将文字阅读转化为语言的描述的过程中,学生的复述能力也得以提高。开展这样的交流分享课,教师的设计意图不在于思辨双方的输赢,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大胆表达,是否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读书见解。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分发小奖状,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让我们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阅读乐园里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吧!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语文》,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福建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学》,余应源主编,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悦读选择性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选择性听力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高中语文巧变“悦读”课堂的策略
从阅读到“悦读”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