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4-04-29 17:41陶光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陶光梅

摘要:课堂教学 目标制订,教学创设情境设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落实差异化教学目标的同时,“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数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现实场景,并且在课堂上不断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有益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到第十个年头,但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顽疾”。尤其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然而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最为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形式,也是保障教学高质量的主要途径。但是根据当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仍不如人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现代学习论指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整体性,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教学进度、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如学习“分数化小数”时,可设计三层目标:第一层: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能努力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层:能在探究“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第三层:能利用猜想、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分类思想等。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实效性,不需要创设情境的,坚决不创设。在创设情境时,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性,不要过分追求花哨和趣味,从而失去创设情境本身的意义。同时,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己有知识的迁移,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以创设一些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三角形,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1.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1)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等待,不应观望,更不应干自己的事情,而是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3)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四、要注重教学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外,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数学日记,可以写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记述他们在课堂上探究的经历,还可以畅谈他们的新发现,更主要的是反思学习方法。学生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经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五、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之外,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珊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周刊,2011,(08).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3]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

[4]苏玉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