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东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增多。情感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更好进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实践措施。
【关键词】情感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当前社会高校学生面临诱惑明显增多,学生思想价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坚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及社会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排斥,导致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情感因素是近年来高校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1.情感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1.1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新的教育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政治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学生观点、思想、立场转变,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等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观察,能够了解学生的情感、思想等,进而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感因素,能够对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进行调控、培养,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政治方向,因此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过程及方法,同时又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同,对于学生健全的独立人格、高尚的社会性情感等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1.2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情感理论基础
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马克思在对人的学说进行论证时,提出情感教育的哲学基础,承认人的价值与个性的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对人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情感因素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良好的发挥,这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主体地位的定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情感因素同时是情绪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情绪心理过程包括情意郭程程及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过程,而人的情感、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可产生阻碍或者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
1.3情感教育的调节、选择、驱动效应
情感有两极性,能够对人产生消极或积极影响,进而出现反效应或者正效应。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能够诱导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的情智体验,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对学生消极情感进行消除,从而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情感因素作用下,正确的进行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有效发挥情感选择功能,学生能够积极的对待思想教育,更加主动、资源的接受教育,从而实现自我内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波动较大,同时普遍存在感情色彩的变向心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应用情感因素能够促进学生、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更好的接受教育。
2.情感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感因素能够加强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交流,学生能够收到情感感染,同时在内心接受教育内容,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1重视学生心理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有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与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程度受到学生自我需求满足情况。学生在面对学习内容时一般根据自身喜好进行,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枯燥,同时教材上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中不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怀疑,甚至排斥,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2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枯燥无味,若教师摆出严肃的面孔,学生可出现反感情绪,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投入感情,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其能够自愿主动的接受教育,同时教育要坚信自身教育内容,热爱自己的职业,提高个人人格魅力,探索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及师生之间沟通同交流,通過多种渠道联络感情,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到的理论课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及素质,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后进行思考、选择、判断,最后升华为实践行动,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内外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考察、参观,如慰问农民工子女、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了解百姓生活,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并进行引导。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并未完全融入,仅是流于形式,因此相关教育者需要不断重视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雪婷.“情商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思潮,2014,(19).
[2]张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