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统计中的质量管理

2014-04-29 18:22赵玉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数据质量过程控制质量管理

赵玉莲

摘 要:作为有效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更好地为管理服务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问题,文章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提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过程控制;系统方法

作为有效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转型制院所,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显得更加复杂,统计管理工作就越来越重要。开展综合统计质量管理则是提高数据质量,实现管理的系统化和过程化,解决目标任务和责任量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效的综合统计质量管理,在于对量化的任务和工作有记录、有考核、有反馈、有改进,使管理从抓结果变成抓各个环节的控制,由条块管理转变为系统管理,从而使整个统计过程在控、可控。

1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的过程是由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大量的数据等信息打交道的过程,要优质高效的完成统计资料的传输、整理、分析就必须考虑统计人员职责的分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统计控制点的选择和统计过程的监测、分析和改进。

1.1 明确人员职责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科技部门掌握科技方面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1.2 配备需要的资源

网络和现代化办公的优势在于磁载和光载的信息保存方式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网上的信息交流增加了信息来源,实现了资料共享;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和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业务数据和统计信息的联网,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上级部门或地方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1.3 统计过程的控制

在日常的统计工作中,每一张报表的完成基本上要经历报表收集、录入审核、反馈修改、汇总上报四个流程。这四个流程构成基本的数据统计的过程。加强过程的控制,使每个环节都数出有据、有帐可查,可考核、可验证,那么统计数据质量自然也就跟实际更接近,数据质量也就有所保障。

1.4 统计过程的监视、分析、改进

对过程的监视和分析的目的是评价统计过程是否具备了实现了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经过监视和分析,如果发现统计过程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经过认真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工作是一个不容易让人看出成绩、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又很繁琐费神的工作,其特点造就了一些单位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不良作风。针对这种情况,唯有建立切实可行、奖罚分明的统计考核机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统计质量。

2 统计管理的系统方法

2.1 建立企业一套表制度实现统计一体化

统计管理的系统方法中统计一体化是方向,那么这个方向需要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把所有的统计报表合并作为一个系统来控制,合理设计统计报表,建立企业一套表,尽力做到一次取数,多次使用,把需要上报的统计报表整合到一张表或一次填报过程中。“一套表”是以企业统计报表为核心,整合现行报表制度,消除不同统计调查对同一数据单位的重复布置和重复统计,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信息系统,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方式的统一组织管理和统计数据资源共享。

2.2 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搭建统一统计平台

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和办公现代化建设,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障。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在许多地方广泛应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企业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落后了很多,为此,必须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和办公现代化建设,这不仅是做好统计信息工作的需要,更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统计信息化建设包括网站、网络等硬件建设,还包括各种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只有建立起企业统计信息平台,才能加快统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反馈速度,才能真正实现及时、高效的统计信息服务。

3 统计管理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统计工作流程,提高数据质量应当是每一个统计工作者的永恒目标,它是永无止境的循环活动。具体实施措施可以采用在整个统计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

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是ISO9000运用的方法基础。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國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戴明博士在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领域中应用推广。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它是永无止境的循环活动。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持续改进才能够长久,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在日常统计中,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使统计流程日趋完善。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P-策划 做什么?如何做?

D-实施 按计划去做。

C-检查 是按计划做的吗?

A-改进 下次如何改进?

建立和实施统计管理的系统方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过程控制”、“预防”、“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想的引入,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加强效能运行管理,形成制约和促进全员参与和监督的管理机制,推动统计工作真正做到“职责清”、“情况明”、“数据准”。

4 人在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在保持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系统的统计人员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分级、分类的知识培训,保证对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传输的规范化。

4.1 加强统计法宣传

由于统计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不仅统计人员和有关领导要学法、执法、守法、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专业管理人员也应认真学习统计法规。积极做好统计法宣传,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要想搞好统计工作,必须提高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应广泛深入地重点对其加强统计宣传工作。运用网站、统计平台、会议等多种渠道,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

4.2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统计工作中网络和现代化办公的引进,要求提高各类统计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较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统计理论和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通过统计例会制度定期举办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从业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4.3 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监控和推进机制来激发每名员工的工作热情,鞭策所有的人员都处于有效地工作状态,使大家都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职责),怎样做(执行制度),做到什么标准(完善、整改),实现‘人人去做事,事事有人管,职责可追溯,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稳定统计队伍,特别是保证基层统计人员的稳定,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数据质量过程控制质量管理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