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学“少”与“多”理论的比较解读

2014-04-29 20:08甘圆圆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6期

甘圆圆

摘要 用比较建筑学中的平行比较研究法,对建筑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种关于“少和多”的命题展开异同关系论述,对它们之间的殊异点予以重点解读,并提出笔者对于建筑创作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 少就是多;少就是乏味;少体现多;是即是多;建筑創作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136-03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关于“少和多(less and more)”有过很多讨论,最终形成了3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分别是: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以文丘里为代表的“少就是乏味——less is bore”,以极少主义建筑师为代表的“more from less——少体现多”。三者讨论的共同点是“少”,都围绕“少”这一关键词展开了论述。“少”是上述3种理论共同出发点,也是该研究比较解读的原点。少,指的是设计语汇的简练,设计形式的精简,以及设计符号与元素的抽象化与单一化。对于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的关注,建筑的线性和逻辑性深思,对传统建筑形式和观念的态度的争论,以及建筑设计中单一与复杂、纯净与繁琐、外简与内繁的探索,这些问题都是极少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师共同关注的对象,也是其共性之所在[1]。

1 对3种理论的“特性与价值取向”解读

由特性出发,对三者平行比较解读,更能体现出设计中“少就是多,少就是乏味,少体现多”3种理论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价值取向。

1.1 理论一: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是在欧洲社会工业化高度发展,工业社会追求简洁、高效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下,密斯·凡·德罗于1928年提出的一项经典建筑设计法则[2]。“少即是多”是一种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的设计理念,认为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它的出现为国际式风格在全球的推广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对同时代乃至随后的数代建筑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认为,密斯的这句格言改变了世界1/3的城市天际线,足见其影响之大。

密斯在提出“Less is more”的时候,他本人所追求的目标应该说与卢斯“反对装饰,反对因袭传统”的原则是一样的。他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又符合逻辑的建筑文化。他认为,符合逻辑的建筑文化需通过一定的建筑技术手段达到,故倡导“Skin&Bone”(玻璃+钢结构)的建筑实践。

密斯一方面致力于在建筑中表达清晰的结构和构造。另一方面则充分挖掘了建筑材料,包括砖、钢材以及玻璃在内的不同材料的美感。密斯反对形式主义和美学投机。在“简约”与“纯粹”的建筑风格背后,理性的建造与材料特性的表达才是他关注的焦点。对密斯来说,少就是多,少可以胜多,这在他的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中可以看出来(图1)。

总的说来,密斯“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正好呼应了现代主义“take the machine as a model”的建筑观点,同时也顺应了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大潮以及战后对住房的大量需求的客观状况,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很有操作性。

1.2 理论二:少就是乏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后现代主义作为国际式风格的坚决反对者而走上历史舞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文丘里强烈地批判“less is more”的设计风格。他认为所谓的国际式建筑简单不成反被冠以“简陋”之名,国际式建筑大张旗鼓地简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大批平淡且无历史、无特色的建筑,并提出自己的口号“less is bore”,即少就是乏味。

从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可以看到:用意简明不如意义丰富,既要含蓄的功能,也要明确的功能。他喜欢“两者兼顾”的折中共存,超过喜欢“非此即彼”的单一存在;他喜欢“黑的、白的或灰的”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而不喜欢非黑即白的黑白分明。他承认建筑的复杂但并不否认路易斯康说的“追求简练的欲望”。能深刻满足人们心灵的简练的美,都来自内在的复杂性。复杂并不否认有效的简化,它是分析事物过程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形成复杂建筑本身的一种方法。

如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借鉴美国殖民时期坡顶小住宅的形式,但断裂的山墙、侧翼设置的入口、不规则的窗排列,使人感到含混不清,似是而非,增加了设计艺术的趣味性。文丘里称之为“大的式样小的家,是复杂结构中的平衡”,即是一个虽小而重要的住宅(图2)。

1.3 理论三:少体现多 20世纪80年代后期,极少主义以抵触后现代主义的姿态逐渐映入人们眼帘,并且宣言式地提出“more from less”——少体现多。极少主义建筑师采用的形式都是极简的,其目的在于深刻探求事物本质,主张让客体重返原点。他们一直致力于挖掘建筑简洁形式背后所隐含的复杂性。在建筑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他们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3]。

极少主义并不只是一种风格,更是表明一种态度与观念,是对于当前到处充满表现、象征意义等表达主观意图的建筑的一种对抗,是对于充满矛盾与混乱的复杂城市环境的一种静默。极少主义不是“少”得什么也没有,它对于建筑本体所给予的重视很“多”,可能更多的关注在于“极少”之外,它掀起建筑迷离的面纱,引起那隐藏于风格、形式之后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极少主义用“少并不单调”的做法来反抗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建筑“简洁性”的肆意批判,从而将关注的重心再一次从“少就是多”中的少转向了“多”。因此,极少主义建筑也常常被当做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目标与形式的复兴。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时期极简主义的简约风格绝对不仅仅是现代主义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图3)。

图3 瓦尔斯镇的温泉浴场2 对3种理论深层次“意义”的解读

“少”与“多”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同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一样,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糊性概念。少与多的关系也会因主体认知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以上3种理论的深层次意义在于:“less is more”是密斯对现代主义的精辟阐述,这一观点以工业化发展为基本前提,反映了工业社会追求简洁、高效的社会意识形态;“less is bore”是文丘里以西方社会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背景而提出的,它成功地将商业文化引入建筑学;反映了商业社会背景下大众的文化审美意识,兴起了一股雅俗共赏的风潮;“more from less”是极少主义提出重新回归简单、朴实的建筑审美价值观,这是大众文化对长期沉浸在后现代主义复杂性中的一种反叛,是哲学与审美领域的一次深刻变化[4]。

3 结语

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人的生活观、审美观念不同。建筑作为承载人类生活的场所,也一定跟随时代而变化,它必然会在历史长河中对社会文化作出阶段性的反映。

为了以一种相反于丹麦政治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和谐之道”介入丹麦社会文化中,B.I.G在丹麦建筑中心首次作品展上提出了“yes is more”的宣言。“是即是多”是当今社会对现代主义宣言“少即是多”的重新阐释和发展,是从多元利益和各类标准中催生出来的一种设计理论,应对当下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要求,从繁复的规则到高度专业化的社会知识中创造出最具艺术价值的切实解决方案,创造了一种兼容而非排斥的建筑,一种不再被单调概念、单一想法禁锢的建筑,从而引发了当代全球的风靡。“是即是多”是一个简洁通俗的建筑宣言,揭示了21世纪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也成为了人们解决许多复杂国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B.I.G看来,“少”只有在包容更广的因素时才能体现出“多”——这是一种能够在较少成本(少)下充分包容各种建筑因素(多)的能力。否则,在设计中对极少主义的简单复古,将是一种只能产生怪异建筑的愚蠢行为[5]。

因此,建筑创作要想出现创新点,就要求每一个建筑师对社会环境有深层次的了解。只有把握了整个时代的脉搏,建筑创作才能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建筑作品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才能成为一面文化旗帜。

参考文献

[1]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薛菊.探讨密斯·凡·德·罗的经典作品[J].规划设计,2007(3):47-48.

[3] 陈治国,梁雪.當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J].新建筑,2001(4):59.

[4] 李卫.《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思想评析[J].华中建筑,2006(5):10-11.

[5] 李龙生.设计——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