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探讨

2014-04-29 08:16苗菁
中国经贸 2014年18期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成本核算事业单位

苗菁

【摘 要】本文在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意义论述的基础上,针对事业单位目前成本核算方面的现状: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具备全面成本核算的条件,事业单位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的情况,对实施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包括:逐步建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制度;采用辅助账核算实现成本核算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财务人员牵头,全员参与,分步骤推行成本核算、合理确定实施的步骤和程序。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收付实现制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属于非盈利性质的单位,部分事业单位根据自身能力开展部分经营业务。财务工作着重点是编制年度预算以及预算完成情况、预算项目的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内部成本核算一直比较薄弱或者没有开展。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实行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其中第二十四条明确提出“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经济核算,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因此,应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事业单位情况的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一、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即将面临改制转企,走向市场,转变管理体制,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这些事业单位需要尽快建立成本核算机制,才能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壮大起来。

2.事业单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需要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发展业务,也要持续不断的提高、加强管理水平。完整、准确地成本核算可以全面反应一个单位的支出实际情况,为分析各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必要提供充分依据,避免开支的随意性。

3.为编制预算提供依据

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每年都要编制下一年度的收支预算。在预算编制中,各项经费支出、申报的项目是否必需、开支是否合理、使用的绩效等这些都需要真实、合理、准确的数据支持。目前各地都在减免涉企收费,事业单位开展公益性业务一般依据业务量上报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的形式下拨经费。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依据。达到预算使用公开、透明。

4.成本核算有助于推进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

《指导意见》提出:“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成本核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现状及难点

我国的事业单位目前主要业务是提供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公益服务,不能单一地以利润、经济效益来衡量工作业绩和绩效,更多地是从其提供的服务令社会满意的程度、公众的评判来考核,同时事业单位也依托自身的技術、服务能力开展和社会服务不同的经营业务,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要同时考虑、适应这两类不同目的、不同开支规定的情况,和企业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和困难: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具备全面成本核算的条件

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各项成本费用可采用待摊、预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分配方法,实现收入和支出的严格配比,为核算成本提供准确数据。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原则是收付实现制。2013年事业单位开始实行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的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也规定了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但这些方面目前主要是在处理经营方面的业务采用。关于财政资金部分的收入和支出仍沿用收付实现制。要在一套账务里严格区分哪些费用采用收付实现制,哪些采用权责发生制,极易发生混乱。这些都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辨别判断能力和专业素养。

2.事业单位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事业单位本身准备不足:成本核算涉及到一个单位的各类开支、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核算、直接费用的统计、间接费用的分摊等,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协同,取得准确的基础数据,但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员配置、各部门的职能里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会计人员准备不足: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特点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侧重点更多在支出的合规和年度预算的完成。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成本核算方面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宝贵的实践经验。不知从何着手开展这项工作。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实施的方法建议

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方向是要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符合国家改革的目标。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结合目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事业单位财务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和加强成本核算。

1.事业单位逐步建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制度

应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一项项进行清理,采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计提折旧和摊销。根据客观情况选择在会计账上体现还是作为辅助成本核算的内容。

2.采用辅助账核算实现成本核算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除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外,其他涉及到成本核算需要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账目,如各类收入、支出类科目在现行的事业单位制度下可以账务上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另设置辅助账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先挑选单位业务量最大的一、两项业务和服务,仔细观察分析,先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各自的直接成本项目,根据检验室实际的人工费用、各项材料损耗、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核算并和设备的理论数据对比研究,既符合实际又有利于制定控制成本的定额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对于无法准确辨别的间接费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作业成本法等方法确定分摊的原则。采用尽量符合实际的分摊方法进行核算。

3.财务人员牵头,全员参与,分步骤推行成本核算

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成本核算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单位内部几名会计人员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要发动全体员工认识到成本核算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动员各部门的力量,必要时在實验室等主要生产部门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成本核算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绩,成本核算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也为以后的成本预算、标准成本等的应用打下基础。例如: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随时掌握设备的数量、分布,使用、维修情况的登记;人员管理制度:各实验室人员的配备、各工序的工时计算、各项原材料的收发登记制度;定期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点统计等,这样才能全面取得成本核算需要的各项原始数据记录,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支持:例如水电费统计需要的水电表的安装等。

4.合理确定实施的步骤和程序

在开展成本核算的初期,应把注意力放在建立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先从本单位的主要产品、主要服务项目入手,从产品的直接费用、人员工资等易上手的成本开支项目开始,有利于建立信心,较快体现出成果。初期间接费用可采用传统按人平均分摊的办法。待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成型,可组织专门力量来重点研究本单位间接费用的划分、找出各项间接费用尽量接近实际情况的费用分摊计算方案,借鉴作业成本法等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间接费用分摊方法。

5.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理论方面的素养,加强成本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理论,另一方面要虚心学习,深入现场,了解第一手的资料。例如:会计人员必须到车间仔细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程序,设备操作的情况。再借鉴现代企业的成本核算理论,这样得出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本单位实际情况,形成各项准确的成本定额标准。

6.成本核算成果要积极用于实践

事业单位要认识到成本核算不能仅仅局限在为了完成任务,在核算准确的前提下,要注重应用:可以看到其成果运用于实践,在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样工作才能坚持下去。例如:服务产品的定价、销售策略、部门成本的控制:分析产品成本中偏高的项目或主要项目,制定成本目标,有的放矢地节约费用,压缩成本。

参考文献:

[1]徐梅.浅议性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J].管理视野,2013.1(下):153

[2]韩丽娟.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J].财务会计,2014.4(下):82

[3] 褚艳敏.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管窥[J].学术论坛,2013.12:175

猜你喜欢
收付实现制成本核算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