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娅
2013年8月15日,夜已深,荣昌县某小区,万籁俱寂。
检察官潘朗正准备睡下,手机却突然震动起来。
“老潘,我睡不着,我还是没有收到道歉……”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焦虑感。
“老段,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老是纠结这些。你都已经这个年纪了,快乐开心地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是过得不开心,我也就不开心。”
“那好那好,我不纠结了,老潘,你睡吧。也是好久没给你打电话了,每次给你打了电话我都觉得安心。”
放下电话,已近零点,潘朗摇了摇头。
“明天一定要再劝劝这个段大富,这么纠结可不行。”回到卧室,潘朗心里一直想着老段的事,很久才睡。
心结
2012年7月12日,荣昌吴家镇,居民段大富第一次拨通潘朗的电话。
“请问,你是检察院民行科的潘科长么?”
“我就是,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听得出电话那头的焦虑感,潘朗把语速放得很慢。
这种陌生电话,潘朗几乎每天都要接上几个。他喜欢用自己的手机联系群众,十多年没换过号,一传十,十传百,荣昌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号码。
听到潘朗语气中的关切,老段如“竹筒倒豆子”般地说出自己的情况。
2005年,吴家镇供电所认定段大富有偷电行为,收取他8500元窃电费和违约金。段大富不服提起诉讼,法院一审和二审均驳回上诉。
“我一个退休工人,咋个会偷电?罚点钱不是问题,这关系到我的名声。我都已经申诉了七年,听别人介绍来找到你,希望你能受理我的案件。”年近70岁的段大富很是激动。
“老段,你有时间的话,来找我一趟,或者我去找你也可以,我再详细了解一下情况。”潘朗听得很认真,答复得也很诚恳。
“这次我肯定会申诉成功,老潘这人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一点架子都没得,听他说的那话,我就放心。”段大富逢人就说,他感觉到这个老潘“不一样”。
用心
2012年7月12日,晚上10点,潘朗还未入睡。
段大富反映的情况一直在他的脑中回放。
“我必须抓紧,既然答应了别个,就一定要做好。”这是潘朗经常说的一句话。
“师傅不写什么工作计划,但是他头天在床上躺着的时候,都要把第二天要干的事详细地预演一遍。”荣昌县人民检察院的小李来到单位后就一直跟着潘朗。
因为这,潘朗的睡眠一直不好。
第二天,来到单位,潘朗通过电话咨询相关情况后,首先从查阅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开始。
“我们这个职业,经常接触到的案件,所涉及的领域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这就需要我们从零开始学习。”潘朗说。
潘朗的检察官之路也是从零开始,36岁之前他还是一名军人。
讯问、取证、作笔录,以及什么是“犯罪构成要件”,什么是“追诉时效”……36岁的潘朗从头开始学习。
“老潘硬是从零开始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法律素养深厚的检察官。”荣昌县检察院检察长田远未说。
50岁的潘朗,一边翻阅枯燥的相关规定,一边对照相关法律条文,还经常亲自找到段大富了解相关情况。
2012年9月,潘朗打通老段电话。
“老段,经过和法院以及供电部门沟通,由于当年的用电检查人员没有执法主体资格,供电部门将全额返还你的窃电费和违约金。”
“真的啊,老潘,太谢谢了你,太谢谢你了。”段大富非常激动。
现在,潘朗的办公室内挂着段大富想方设法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人民有了好检察、安居乐业永无忧”。这样的锦旗,旁边还有很多。
“这些锦旗,真不是你能挡住的,送一次不收,他就送两次,真是逼得你没法拒绝。”群众的热情让潘朗有些惶恐。
一面锦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锦旗之外的故事。
2012年10月,潘朗陆续接到荣昌县路孔镇玉鼎村一些村民的电话,反映某公司拖欠劳务费。
潘朗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并不是故意拖欠劳务费,而是资金周转不灵,于是在向公司负责人释法说理的同时,积极想办法帮助公司解决难题。
经过荣昌县检察院、荣昌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协调,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诉前和解。491位农民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要回了自己的工资。
“兄弟姐妹们,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受雇,只是口头上的约定,很容易吃亏哟!”案子虽然结了,潘朗却成了“婆婆嘴”,只要碰到前来办案的农民工就会说。
“老潘是个和我们群众交心的人,他心里想着我们,才会这么热心地帮我们办事啊。”较真的老段,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信任潘朗。
开心
2013年8月16日,潘朗早早来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拨通段大富的电话。
“老段,你要想到,别人全额退还你的钱,这件事已经表明了歉意。”
“我就是心里有点堵,找你说说,现在没啥子事了。”
“你马上都70岁了,一定要把心放宽些。”
“要得,要得,我再不为这事纠结了,你就放心吧。”
听到这句话,潘朗才算放心地挂掉电话。
“很多时候,案件的结束不代表工作的结束。”潘朗说。
2009年,荣昌县某煤业公司发生股权纠纷案件,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不时发生冲突,公司几度停产。
这个案子由潘朗接手,经过19个日夜的审查,發现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结论倒是出来了,可一纸硬邦邦的判决很难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潘朗准备对大小股东进行调解。
“我就算赔,也不和解。”个别大股东仍是愤愤然。
“人不能这么自私!别人不快乐,你就快乐了吗?”潘朗苦口婆心。
“我们按照法律来解决,你还管啥?”大股东还是嘴硬。
“我就图个大家都开开心心。”潘朗感冒多日,声音嘶哑。
“和解,和解。”沉默良久,大股东终于松口。
经过八个月的努力,大小股东达成和解。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县纳税大户。
“看到群众开心,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潘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