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国内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已相当普遍,每所大学都有外语学院或外语系,以外语为专业的学生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然而遗憾的是,这么多的大学,这么多的学生,却没有产生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学界对此有热烈的讨论,无不见仁见智。笔者稍加浏览,发现有未尽者,因此不揣冒昧,在此略陈管见,从高校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观察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教师;学生;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周永涛(1977-),男,硕士,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诗歌翻译与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震惊了世纪初的教育界。的确,解放后经济、社会、教育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却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杰出人才,相反,上世纪早期的北大、清华就培养出了胡适、傅斯年、吴宓、钱锺书等大师,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物资奇缺,条件极差,却培育出了杨振宁、李振道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就是外语界,也有像穆旦、李赋宁、许渊冲这样的代表人物。为什么在大学林立、学生如过江之鲫的今天,却培养不出响当当的、为整个社会所公认的大师呢?学界对此也有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见解,笔者在此旧话重提,单就外语教学这一领域,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方面
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扮演中不可代替的关键作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塑造着学生,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1、知识水平
常言说得好,要交给学生半桶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这就首先对外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高要求,的确,表面看来,高校的师资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硕士博士的比例也在稳步前进,海归更是源源不断。可是真正的水平是否有所提高,恐怕值得怀疑。当年的陈寅恪,连个硕士都不是,却成为“教授的教授”,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我们是有不少优秀的学者、专家,但更多的是普通的职业教师或教书匠。他们忙于挖掘自己的园地,而无暇顾及别人的田土,知识面较窄。很多高校的教师,几乎不进图书馆,很少进书店,家里书也找不到几本。从一个人的字可以揣测他的性格,从一个人的藏书可以看出他的学识。
如今的大学也是越来越漂亮,设施越来越齐备,仪器越来越先进,可是人才却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不要忘了上世纪联大校长梅贻琦的经典语录:“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高校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人才,教书育人是其天职,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是其使命,每天至少应该抽出两小时来看书,每月至少应该拿出工资的百分之一来买书,终生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大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大师。
2、职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正确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即使再有学识,也不可能很好地传给学生。现在,不少高校外语教师都在外兼职,或创办各种培训班,主要精力并未放在本职工作上,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也有些教师,收入并不是问题,也不需要兼职,但主要精力也不在教学科研上,而是一有时间,就去旅游,就去逛街,就去打牌,或是忙于其他琐事。笔者也不是主张不能做这些事,而是主张休闲娱乐应该有个度,主要心思必须放在本职工作上,大量的业余时间还是应该用在阅读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格修养,才能在言教和身教方面给学生更大的影响。
还有些领导和教师,虽然身在高校,仍有着强烈的物欲和权欲,追名逐利,要么学术腐败,要么以权谋私,利欲熏心,和其他行业没什么两样。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大师?
3、只教书,不育人
很多高校外语教师都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让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常常不自觉地忽略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忘记了育人和教书是同样重要的两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甚至比教书更为重要,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远比书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外语教师在选取学习资料时,应侧重选择那些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一流的作品,而不只是学习那些具體而微的技巧,比如阅读的技巧、写作的技巧、听力的技巧、翻译的技巧、过专四专八的技巧等等,以及相关的汗牛充栋的资料。这些技巧的确有用,也必须学习,但不应成为学习的唯一和重点,更不能成为教师讲授的唯一和重点。教师的重点是育人,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人格;不但要交给他们谋生的技能,更要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这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二、学生方面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无论在什么时代,学习什么专业,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能否成才的最关键因素。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大量的工作必须学生去做,外语专业尤其如此,因为它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1、基础薄弱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种交流异常便捷,资源更是丰富,给外语学习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按理,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该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乐观,也许在发达城市和地区,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较边远和不发达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堪忧,特别是在听说方面,尤其那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同学。英文已经如此,中文也不敢恭维,只要一做英翻汉,就会暴露无遗。这方面尤为突出,且不只是在边远地区,全国都普遍存在。
这是由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无论是乡下的农民,还是城市的工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公务员;无论是蓝领、白领还是金领,不知从何时起,几乎所有人都不看书了,电视、网络和麻将成了所有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无论男女老少都对书敬而远之。
2、学习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大学很轻松,况且高中已经苦够了,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所以进来并不努力学习,而是用他们好奇的眼睛,四处打量这个新奇的世界,怀着激动的心情,融入各种全新的生活。他们在这个城市溜达,加入学校各种社团和组织,去歌厅舞厅结交新朋友,去网吧聊天或玩游戏,甚至去兼职赚零花钱,一切都令他们激动不已。但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们的学习。每天只是勉强应付一下功课,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是他们的常态,完全没有投入其中,考试但求及格,有时难免挂科。也许因为上大学太容易,学知识机会太多,他们反而毫不珍惜了。缺乏求知的激情,又怎能学到广博的知识?
3、方法不得当
也有埋头苦读的学生,但效果不都见佳,因为没有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常常有学生会问老师,如何才能学好外语,怎样才能提高听力口语等等,说明他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学习外语和其他学科一样,并没有对每个学生都适用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基础、智力、记忆力、语言天赋等都因人而异,每个人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但外语学习也有它独特的地方,那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必须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考前抱佛脚也行不通。还有就是不能为考试而学习、为过级而学习,沿用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术,没完没了地做各种真题和模拟试题,而是应该大量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原著,同时也阅读中文的名作,这样读写译都会自然提高,再辅以听说训练,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基础扎实了,过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4、知识面窄
这是外语专业学生最大的问题。他们的外语知识,几乎就局限于那几本教材,甚至只是那几本教材中的一小部分。很少读课外书,也不知道读什么样的课外书,这是最为悲哀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兴趣,没有方向,没有求知欲。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一头埋在外语里,就很少抬头去看中文,致使本来就薄弱的中文每况愈下,写的东西像外文一样不通。人文知识异常贫乏,对很多近乎常识的东西,也茫然不知,更不要说科普知识了。尤其是普遍抱有功利的思想,认为有用的东西就学,没用的东西就避之唯恐不及,而他们所谓的有用就是能挣钱,能带来物质利益,所以像文学这类课程就备受冷落,学生经常会问,学这些有什么用?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悲哀,也是商业化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了专业学科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也就是學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合理,会促进学生成才,反之则会阻碍学生成才,其作用不容忽视。
1、重外文,轻中文
笔者以为,这是当下外语教学最大的问题所在。国内很多高校外语专业,都没有开设中文课程,如有,也只是局限于《现代汉语》或《大学语文》等。而这样的课程远远不够,根本不能解决学生中文大饥荒的问题。他们的中文水平,也不是开一两门课,学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提高的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必须大量阅读中国的古代经典和现当代经典,所以高校外语专业至少要开两门中文课程,那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而且时间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至少三年。笔者一向坚信,一个学习外语的中国人,如果中文都不好,外语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反之,如果中文非常棒,外语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因为语言都是相通的,有它们的共性,这就是为什么钱锺书先生考入清华大学时,中文和英文都能得满分。
简言之,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外语和中文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则其飞必不高,其行必不远。现在的外语界之所以没有大师,原因主要在此。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为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2、重实用,轻人文
这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教育应该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没有异议的,国家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深谋远虑的,因此我们有了很多传统没有的专业和课程,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法律英语等等,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能够经世致用,而且学好了,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学生也乐意去学。遗憾的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众多的人才并不复合,而是普遍缺乏人文素养。
试看西南联大时期外文系的课程,那时没有这许多实用的科目,有的是《欧洲文学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学与人生》、《西洋小说》、《西洋戏剧》、《英国散文》等人文课程,单是讲英诗的,就有吴宓、莫泮芹、谢文通、卞之琳、温德和白英五位教授,而开《莎士比亚》课的,先后有陈嘉、陈福田和温德三位教授(参见许渊冲,2008, 73—93),其盛况可以想见,难怪能培养出穆旦、许渊冲、李赋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反观现在,我们能读懂英诗和莎翁原著的高校外语教师,已经是凤毛麟角。
事实证明,经世致用的课程,比如财经英语,科技英语等等,这些东西的确有用,但只能说是小用,是形而下之器;而文史哲方面的知识,看起来无用,实则有大用,是形而上之器,可以为学生整个的人生提供宏观的、有益的指导,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从容。因此在开实用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多开几门文史哲方面的课程。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真正培养出外语界的杰出人才或大师,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不可能实现,必须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同时着手。教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崇高的人格修养,既教书,又育人;学生则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打下扎实的中外文基础,博览群书,积累广博的知识;课程设置也应该外文和中文并重、实用和人文双举,加上整个社会环境和风气的改善,则数十年之后,或可产生真正的大师级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专业及课程.
http://www.gxdxedu.net/School/?sid=12&type=3
[2]刘艳秋. 英语专业的宽泛教学【J】外语研究,2004年第2期
[3]石云龙.多维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03年第5期.
[4]孙如凤.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评估机制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5]史飞翔. 中国当代为何不能产生思想大师【J】创新科技,2011年第10期
[6]汤晏. 一代才子钱锺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许渊冲. 追忆似水年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