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水成像序列在显示舌下神经及其异常毗邻结构的价值

2014-04-29 07:22姜玉芝段玉婷梁长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姜玉芝 段玉婷 梁长虎

【摘 要】目的:应用3D-CISS序列对脑池段舌下神经及其异常毗邻结构进行显示与研究,为临床获得详尽的MR影像解剖资料。方法:对40位正常体检者和9例舌下神经麻痹患者均行常规SE序列及3D-CISS序列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从不同角度观测舌下神经及其毗邻关系。结果:40位正常体检者的舌下神经显示率为100%;9例舌下神经麻痹患者的毗邻结构均得以清楚显示,其中3例为占位性病变造成的压迫;6例为血管迂曲造成的压迫推移。结论:3D-CISS序列结合MPR技术能够准确显示舌下神经的毗邻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舌下神经;磁共振成像;多平面重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61-02

舌下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的最后一对,其由各种原因所致的疾病在临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病因诊断困难。如何直接、有效地显示舌下神经及其毗邻结构,是神经放射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应用3D-CISS序列对40例正常志愿者及9例患有舌下神经异常症状的患者进行了舌下神经显示成像,并部分经手术证实,总结3D-CISS序列对舌下神经及其毗邻结构显示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期间,对40例正常志愿者(男20例,女20例)及9例(男4例,女5例)舌下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磁共振水成像序列显示。

1.2 磁共振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产Magnetom Sonata Maestro Class 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应用头部正交线圈,先采用SE序列行常规横断面T1WI(TR 560ms,TE14ms)和T2WI(TR 5000ms,TE 96ms)扫描,层厚3mm,层间隔1mm。采用高的空间分辨率3D-CISS序列(TR 12.00ms,TE 5.89ms),翻转角度:70°,单次信号采集,层厚0.66 mm,矩阵512×512,扫描视野230×230 mm,无间隔扫描,不加预饱和脉冲,以脚间窝层面为扫描定位中心。3D-TOF序列(TR 34ms,TE 4.45ms),翻转角度:20°,单次信号采集,层厚0.8 mm,矩阵256×512,扫描视野200×200 mm,无间隔扫描。

1.3 观测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常规SE序列扫描,除外其它脑内病变,然后利用3D-CISS序列多平面重组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观测舌下神经的受压迫程度及方向,为外科手术提供开阔的视野。对于神经血管的区分,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相结合:一种是患者均行3D-TOF序列扫描,与3D-CISS序列所显示的血管相对照,以确认压迫血管的准确性;另一种方法是在3D-CISS序列连续图像上观测血管,直至其母血管,以确定血管的属支。

2 结果

在3D-CISS序列图像上,脑脊液呈极高信号,舌下神经呈低信号,二者之间形成明显对比。舌下神经脑池段及舌下神经管段均得以成功显示。舌下神经根管和橄榄前沟是判定舌下神经的解剖标志。40位正常体检者的舌下神经在斜横断位及斜矢状位上的重组图像显示率均为100%(图1-4);9例舌下神经异常症状患者的舌下神经毗邻关系均得以清楚显示,压迫发生在左侧6例,右侧3例,其中4例显示椎动脉(VA)血管从不同方位压迫舌下神经使其弯曲(图5),2例显示小脑下后动脉(PICA)扭曲变形,推压舌下神经,3例为肿瘤性病变压迫舌下神经(图6)。

3 讨论

随着MR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图像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的明显提高,颅神经的影像学检查正逐步深入。在神经显示的同时,应用MRI还可以进行解剖测量。确切的影像数据测量可为临床手术科室提供更准确的解剖依据,从而避免因解剖变异造成的手术误伤[1]。

三维积极干预稳态序列成像(3-D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3D-CISS)序列为512矩阵高分辨率3D-T2WI成像序列,其实质是使用平衡梯度和可变射频脉冲的3D-true-FISP序列,有着很高的T2和T2*敏感性及良好的脑脊液、神经对比,十分适合于高分辨脑脊液成像[2]。但3D-CISS序列的缺点在于软组织间缺乏对比,即使是软组织与骨之间的对比也很差,故其对于周围无脑脊液存在的神经不能很好地显示。3D-CISS序列扫描在降低扫描层厚及提高组织分辨率的同时并能利用MPR技术进行图像重组,获得多方位影像。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将扫描层厚降至亚毫米,清晰显示神经、血管影像。鉴于舌下神经的异常症状常由于周围血管性压迫所致,故该技术对于舌下神经的检查尤其有意义。与其他序列相比,3D-CISS序列成像的神经、血管和脑脊液的对比以及对细微结构的显示最佳[3]。

颅后窝中舌下神经与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的解剖关系已成为临床中关注的课题研究。小脑下后动脉的起点及走行变化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在有的个体中甚至缺如,因此舌下神经与小脑下后动脉之间的关系也变的相当复杂,各种报道研究不一。椎动脉一般走行于舌下神经根腹面,而小脑下后动脉一般走行与舌下神经根背面。在许多情况下,舌下神经根特别是它的上束被小脑下后动脉与椎动脉所夹持,这两条血管对舌下神经产生和压迫。Murali[4]报道舌下神经接触血管的占78.2%,接触的主要是椎动脉(占88.9%),bhuller[5]报道小脑下后动脉穿过舌下神经上下束的占23.45%,舌下神经根邻近血管的移位、膨大及弯曲均可牵拉,扭曲,压迫舌下神经,造成舌下神经过度兴奋、舌肌痉挛或麻痹。舌下神经根的血供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对脑血管影像和颅后窝斜坡的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6]。

由于舌下神经的走行与标准的横断、冠状及矢状切面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成一定角度。这样,常规扫描无法显示颅神经的长轴。笔者在舌下神经的研究中始终应用的一种技术:在各向同性扫描基础上的多层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最大程度地显示动眼神经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MPR技术在螺旋CT容积扫描中应用的最多,随着MRI高级序列的出现,也逐渐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中[7]。其原理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划线,然后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重组,即可获得该划线平面的二维重组图像,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面图像。MPR技术不仅可以在X、Y平面任意調整角度,甚至可以沿Z轴同时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调整多个角度。如果层厚达到0.5mm,在理论上像素的X、Y、Z轴的长短就可以达到一致,即得到一个0.5mm X 0.5mm X 0.5mm各向同性的立方体。这样,无论从任何角度(方位)进行MPR成像,图像空间分辨力都能保持一致,X、Y、Z三轴方向上的空间分辨力相同,称为各向同性,MPR图像质量在视觉上能达到与直接扫描图像质量相同,可以代替直接扫描图像进行诊断,该技术使得多个平面多角度调整的MPR具备了临床诊断价值,是其进一步应用的基础。我们在此项研究中应用的3D-CISS序列,层厚可以达到0.5mm,这样就具备了各向同性扫描的基础条件,可以进行各向同性扫描。

參考文献:

[1] Hashimoto M, Ohtsuka K, Akiba H, et al. Vascular compression of the oculomotor nerve disclosed by thin-sli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m J Ophthalmol, 1998, 125(7):881- 882.

[2] Marinkovic S, Gibo H. The neurovascular relationships and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oculomotor nerve: the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its cisternal segment (Review). Surg Neurol, 1994,42(3):505-516.

[3] Bisaria KK. Anomalies of the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Neurosurg, 1984,60(4):572-576.

[4] Murali R, Chandy MJ, Rajshekhar V.Neurovascular relationships of the root entry zone of lower cranial nerves: a microsurgical anatomic study in fresh cadavers.Br J Neurosurg, 1991, 5(4):349-356.

[5] Bhuller A, Sa?udo JR, Choi D, Abrahams PH. Intracranial course and relations of the hypoglossal nerve. An anatomic study. Surg Radiol Anat, 1998, 20(2):109-112.

[6] Keane JR. Combined VIth and XIIth cranial nerve palsies: a clival syndrome. Neurology, 2000, 11;54(7):1540-1541.

[7] Xiong Y,Kong XQ,Xu HB,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 3D-CISS sequence in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J].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2004, 14(6) :436-438.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点及两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