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灿美
“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把握‘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把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在这里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
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道德认知、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往往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没有作为一个道德的主体得到尊重。“外在强制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难免造成道德上从众和盲目,其后果是创造性的缺损、权利感的缺失、责任感的失落,个体的德性也就无从生成。个体人格尊严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也是个体德性生成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对道德主体的自主选择应给予足够的尊重。
案例1: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师上的是《我不胆小》(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0课)这一课。围绕“你有没有胆小的时候”这个话题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很多学生都讲了自己的胆小表现。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胆小表现后,教师就引导全班学生与之进行对话:“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给他壮壮胆,有什么好的经验介绍给他吗?”“这个方法对你来说管用吗?”“哪一个方法比较适合你自己?回家试试看。”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把同学们的好经验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试一试。自主选择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案例2:不要把观点强加给学生
这是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抄袭害了谁》(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6课)。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这样沉重?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之后,教师还特别做了一个声明:“请大家实话实说。”言下之意,是要求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真实地投射进去。
交流中,一位学生说:“金宇是靠抄袭得到‘优的,不是靠自己的真本领得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爸爸奖励的书包,那多难为情啊。如果是我,我会向爸爸坦白,也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你们的看法、做法和他一样吗?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吗?”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发言说:“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向爸爸妈妈坦白,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真实情况后会打我骂我的;我也不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因为那样我会在同学的面前抬不起头来的。”老师一听,马上说:“这样做对吗?”显然,教师的心中有标准答案,她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在老师的暗示下,一些同学发表了一些反对的意见。此时,老师又对那位同学说:“大家的意见你能接受吗?”没有想到,大家的意见并没有说服她:“老师,如果您让我实话实说,我就这样做!”老师显得无可奈何,但又觉得就这样让学生坚持似乎不妥:“老师觉得你那样做不好,向爸爸妈妈坦白有什么不好呢?爸爸妈妈会谅解你的,向同学承认错误同学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下课后,我问了那位女同学:“你同意老师的看法吗?”“那是老师要求我们的。”很显然,那位女同学并没有从心里认同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是把观点强加给了学生而已。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价值内化三阶段说”认为,个体价值的内化由顺从、认同和内化三阶段组成。“顺从”是个体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知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定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态度是在外在的压力下形成的;“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它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而“内化”是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是个体价值形成的高级阶段。
学生为什么没有认同老师的观点呢?其实是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要学生实话实说,女同学是真的把自己投射進去了的,她说的就是她自己,是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女同学在家或是在外犯了错,肯定受过父母的打骂,如果把这样的事在父母面前一说,少不了要挨一顿打;女同学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多样的,不一定非要按老师说的那样去做,不告诉父母,也不在同学面前认错,自己悄悄地改了,不也是一个好学生吗?引导应因人而异,引导应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自我内生。把观点强加给学生不应是我们教育的选择。
不过,学生德性的生成不能完全寄托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学生做出非道德的选择后,教师必须加以澄清,加以引导,并将本真意义的道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是一个教师,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作者单位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