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最主要的两极,给予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与文学的关系上,是指历代文人的活动中所体现的儒道观念。本文就以此作为研究角度,试着探求儒道二家对历代文人创作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思想;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张娅伟(1986-),女,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助教,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2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最主要的两极,形成了鲜明地对立和有效地互补。由此,也正是基于二者的这种特殊关系,给予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我们在阅读历代文人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有许多文人由最初的儒家思想的“兼济天下”转而到了道家思想的“独善其身”,到底是什么缘由使得这些墨客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如此之巨大的变化呢?就让我们先从两家的主要不同之处说起。人生观比较:儒家的人生观是以造就道德人格和救世助人为价值取向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重生恶死,人生无常”的消极自保处事态度,以超越世俗,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强调个人内心世界的高度自由;治国论比较: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正是基于上述不同的表现,在文人的创作中会出现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下面就让我们梳理下历代文人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这种儒道互换的观念。
一、西汉刘安之《淮南子》
《淮南子》是在儒道融合的主导思想下构建的,是以道为主,并含有多种思想的体系论著,这既是当时意识转型的产物,也是政治使然。《淮南子》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原始人道思想。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一要每人要关爱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从哲学角度讲,爱人的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切。而《主术训》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又,“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这是《淮南子》对“人道”、“人类”概念的使用,可谓是源于儒家却又高于对方。《泰族训》更是提出以仁义治国:“所谓仁者,爱人也;所得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此外,儒家的民本思想、仁义道德规范、思想教育等均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而对于道家思想,《淮南子》则是继承了其全部内涵,已有详细的研究,故此不再赘言。由上可见,书中即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意识,更体现了作者刘安的思想,即将道德和仁义连接起来,使老子的道德伦理化,使儒家的仁义能够穿插于道德之中,内心世界渐渐由道入儒。
二、三国魏之曹植
与深受孔孟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影响的曹操不同,其子曹植却拥有着儒道二家的独特人格魅力。在他的作品中既饱含道家的超脱与飘逸,又蕴含着儒家昂扬向上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大概与当时社会的环境有关。道家的“自然存在就是道”是对个人内心的宣泄和调节。其根本精髓就是“张扬自我”,把人自由的,不追求任何功利的最高人格体现出来,表现在思想上就是“任情恣性”的人的最高境界。从曹操开始,诗将文人的情感全部迸发出来了。儒学在文人心里的深处仍是一种潜在的文人人格的基石。因此在文学建构中,儒与道开始交融,二者对文学建构起到决定作用。曹植的人生和创作恰巧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点,兼具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的独特气质。在他的诗中,就可以看出道家的飘逸纯净和宽容柔慈之心来。如《美女篇》中描写女人的“攮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极写女人手腕的洁白;《洛神赋》中脱俗的仙女“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铺承权”,专写了女子的洁白之齿;《远游篇》“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的开阔视野和胸襟,呈现出一种旷达浩渺的境界,这也正是诗人曹植的内心流露。然而,曹植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道家的那种超然于世外的淡然,他也有儒家所抱有的君子之志:在其追求理想时,遭遇了挫折,但壮志不衰,多愤激之情。于是在其很多诗歌内容中充满了追求和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渐尔形成了“骨气奇高”的儒家观念。体现在其气骨的诗句字眼,如“高、飞、仰”等的用词使用上。《仙人篇》“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盘石篇》:“高波凌云霄,浮气象螭龙”中的“高”;《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中的“仰、飞”都表现诗人内心对理想的遥不可及,以及勇于追求的精神,更彰显的诗人的伟岸气魄。
三、东晋之陶渊明
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复杂政治环境中的陶渊明,早年也有雄心壮志,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然而在为官的十多年间,让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与尔虞我诈,逐渐萌生了归隐的想法,并于公元405年弃官归田,开始了田园般的桃源生活。陶渊明的这样观念的转变,实则是“入则为儒,出则为道”的人生观的直接体现,这也为他日后归隐田园创作出众多的田园诗打下了思想基础。《归去来兮辞》是他为归隐生活开始特意创作的,诗中描写了他辞官归隐后的愉悦心情和隐居的乐趣。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所追求的崇尚自然的本性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能违背自己的本性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就是在道家的顺其自然和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的支配下,一直坚守着自己淡泊宁静的生活。在他开创的田园诗中,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写春游、登高、酌酒、读书,或采菊东篱下等诗歌,均处处体现出诗人高雅、纯净、回归自然的喜悦。此外,陶渊明也熟谙儒家学说,其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总之,陶渊明形成了以道学为体,以儒学为用,以自然为本,以本統末的思想特征。
四、唐朝之诗人
从六朝后,由儒道相互补充为观念的思想体系(艺术构造)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体系。让我们试着简略分析下唐朝诗人的诗作,来探明儒道思想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仕途和文学创作。
(一)王绩
因自幼受到父兄的影响,王绩身上始终交织着儒道两家思想,这让他经常在积极入世的儒家和消极出世的道家两种思想之间徘徊犹豫。在仕途顺利的时候,他多会用儒家的思想去激励自己,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当仕途遇到挫折,时局混乱的时候,道家的遁世思想就会占据上风,只有从老庄的哲学中寻找慰藉。初唐时期不稳定的政局,正是他思想进进出出的原因所在。他的《古意六首》就是表现其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矛盾交织的代表之作。其第一首:“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诗人以“宝琴”自喻,象征其高雅才华。但又感叹世无知音,隐有怀才之不遇。此诗委婉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反映了诗人积极用世,渴求得以欣赏的心态。这些正是王绩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持有积极入世的乐观态度的表现。
(二)李白
李白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念均受到儒道二家的深刻影响,他对自己实现政治理想和施展才干而非常自负,如《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一生,秉持儒家奋发有为的入世态度,从未放弃于求仕,为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做出不懈的努力。但基于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盛唐崇道尤甚,李白的身世、性格特征与成长环境使其与道家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如《感兴第五》“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对酒》“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鸾啼碧树,明月窥金垒。”《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与《庄子·齐物论》中罔两和景相互问答的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李白的诗风是“儒貌道骨”。
五、北宋之周敦颐
北宋是儒释道三家成鼎足之态势时期,理学大师周敦颐是以儒学为主,兼及道佛二家之有益之处,将三者融合于一,形成了周氏宇宙图式论哲学。周敦颐是对道持肯定态度的,可见他《宿山房》诗“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其短篇《爱莲说》中深蕴《中庸》思想旨意,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直”正是中庸章句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形象概括,均显现了周子所要表达的《中庸》中的“神圣功化之极”的中和思想。
六、明代之李贽
明代后期,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孕育而生。李贽根据自己的为学目的,以倡导真情、肯定人性、追求自我为内涵的“童心说”应运出炉,这是对先秦儒道哲学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从“童心”出发,李贽主張抒发性情,真情流露,言行与本心一致。可见,李贽的“童心”和儒家的“仁”都强调了发于人的生命本身。然而,道家精神对李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童心说”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外在的伦理道德异化人性的主张,以道家追求人格的完整,为李贽塑造新的人格——真人提供了模型,他的主体性原则及在这个原则影响下的对“真”的追寻,即是道家人格精神的投射。粗略可见,李贽的“童心说”正是对儒道的继承和发扬。
从上述对历代文人活动中所体现的儒道观念的阐释可见,当文人在朝为官时,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而失意时,却用道家思想来宽慰自己,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现在细想来,用儒道二家的观念来调节我们的心境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内心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会因一时的得利或疏忽而迷失自我,失去了心中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余冠英.三曹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温汝能.陶诗汇评:卷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94.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86.
[6]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朱济明.仕与隐地冲撞——从王绩《古意六首》看他的儒道思想[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6,03:10-11.
[8]肖红娜.李贽“童心说”对先秦儒道的继承与发展[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