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
众多的只言片语拼接在一起,仔细甄别,才有可能还原一些历史图景。而记录历史的角色和体裁又是丰富的,在汗牛充栋的史书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当事人的描述和回忆。
领导人的书好比一坛好酒,藏再深也有人买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政治尚祛魅的国家而言,政治人物尤其是高层政治人物,作为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乃至决策者,他们谢幕后留下的文字在图书市场上受热捧并不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
近年来,随着整个大环境的渐趋开放,退休领导人出书可谓蔚然成风。虽然受种种因素限制,很难在这些书中找到中国高层权力运作乃至斗争的蛛丝马迹,但由于作者身份的特殊以及大量材料的首次曝光,它们多少还是能满足一些民众对政治八卦的猎奇心理。当然,在位的官员和研究者,在这些书中读到的必定是另一番感悟。
实际上,作为一个靠意识形态发家的政党,中共高层领导人勤于写作多少还是有些历史传承的,尽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留下来的书目多以《xxx文选》《xxx文集》这样的集体智慧形式公诸世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人个人出书,还是在最近十几年才兴起的,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的薄一波曾经凭借自己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份出过一本《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且一度反响巨大。
进入21世纪,一方面党内关于领导人出书的纪律逐渐放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领导人自己也愿意将自己留下的一些文字结集成书。在这些退休后出书的领导人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位前总理,一位是以“铁腕改革”形象示人的朱镕基,无论是《朱镕基答记者问》还是《朱镕基讲话实录》,一经上市即获各界追捧,另一位便是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职位的李鹏,他应当是这些年来写作最勤、出书最多的国家领导人,仅在2003—2012年十年内出版书目就多达8本,其中6本为日记系列,8本书籍共有700万字,这其中还不包括他有生之年恐无法在国内出版的那本关于特殊事件记录的日记。
较之西方政要出书不同的是,国内领导人退休后出书并不追求经济目的,这从他们将稿费悉数捐出的惯例便可窥见一斑;另一方面,这些书虽然题材多样,但基本不具有私密性,更多的还是在关心国家命运和走向。以朱镕基为例,他悉心整理并且一再修改的那些讲话实录,显然在“自我述职”的同时带有极大的现实关切,他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收进了大量任职(副)总理期间的改革言论,内容涉及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影响巨大且不乏争议的议题。
既是对历史的记录,又是对现实的回应
有人说,朱镕基选择在2011年推出《讲话实录》,多少有些回应现实中改革步入歧途乃至停滞的意思,希望借着自己的政治余热,为改革正名。其实,朱氏又何止是在为改革正名,他也是在为自己正名,因为那种关于当下中国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乃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启的市场化改革,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给数千万人带来失业阵痛的国企改制等等。更有甚者,直陈造成今日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进而衍生出让不少底层民众“家破人亡”的强拆强征,源头正是朱氏力推的分税制改革。
“生前做事,身后留名”,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往往要比普通人更在意后人评价,做了好事希望能青史留名,做了坏事也会有“是要上史书”的负疚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人退休后出书也会带有些自我辩护的性质,应当说,这么做不仅是对国家和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前述朱镕基为改革辩护如此,他的前任李鹏更是如此。
李鹏的几本日记翔实记录了很多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比如说他在《三峡日记》一书中记录了邓小平以及江泽民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关于江泽民作用的描述,原话摘录如下:“1989年以后,所有关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江泽民同志主持制定的,他对三峡工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在那本无法出版的日记中,类似这样的记录就更多了。
国事之外,近几年,一些领导人出的书更显个性化了,他们写了一些与自己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有关的书,市场反响同样很好。例如江泽民先后出版的《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翻译的《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就是与他个人的专业密切相关。李瑞环先后出版的《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和《务实求理》,李岚清的《李岚清音乐笔谈》和吴官正的《闲来笔潭》都与他们曾经担任的领导职务直接关系不大,只是与各自的专业或者兴趣爱好有关。也许,这类书对于认识和了解国家历史和走向裨益不大,但它们再现了领导人作为常人的一面,亦可视为政治透明的一个象征。
但縱使这些领导人权位再高,他们出的书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要想真正打开历史这把锁,单有这样一把钥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