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型理念下的垄茶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2014-04-29 23:29肖玉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生态恢复景观设计

肖玉辉

摘要 在论述两型园林理念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其设计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垄茶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沿线景观设计和边坡景观设计,分析了生态农林景观设计、丘陵山地景观设计、红壤类型景观设计三大类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景观设计;垄茶高速公路; 两型理念;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680-02

高速公路是物流立体流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最近几年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对景观和环境的破坏、影响很大,为了使高速公路景观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同时形成与当地文化及植被相符的特色景观,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及生态恢复是高速公路修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如何在修建过程中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也符合“两型园林”理念[1]。垄茶高速公路地处湖南东部,其边坡的土壤贫瘠,土壤条件多变,一般植物生长不好。为了能形成特色的景观,加快边坡的绿化和群落的形成,对其景观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使其符合两型园林的要求,也为其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1 两型理念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涵

两型理论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为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与循环利用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型”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为按照充分展示现状资源和解决共存矛盾的原则,尊重客观条件与科学规律,保护性恢复和优化生态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人为破坏影响。

高速公路景观是公路使用者所见到的路内的生态、土木工程构筑物和路外的自然、文化环境的统一体,既是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也包括其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是公路与其周围景观的综合景观体系,是一种功能性、实用性与观赏性、艺术性的结合,是人与自然交流的综合景观体系。高速公路景观应包括公路工程景观、植物绿化以及人文景观。

综上所述,两型理念下的高速公路景观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①景观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②在能够保证预期的景观效果、生态效果、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③符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得到必要的保护且发挥其最大效用;④尊重客观条件和自然规律,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扰,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状态;⑤根据高速公

路自身的特点,与其沿线人文环境结合,达到提升环境景观的作用[2-4]。

总之,就是要以资源节约为前提,以环境友好为目标,以体现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宗旨,立足于资源节约,贯穿生态和保护优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建绿,传承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景观思想。

2 两型理念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特点

2.1 构成要素多元性 高速公路景观由公路自身、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组成,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既要符合高速公路自身限制条件的要求,又要保护自然景观,恢复生态,降低高速公路对环境的破坏,还要结合沿线人文景观。

2.2 时空的多维性 高速公路连绵起伏贯穿不同的区域,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致使沿途的景观有的是宽阔的田园景观,延长的水域景观,起伏的丘陵景观,还有的是半封闭的山地景观。地形的变化产生风格迥异的景观空间序列,为了节约资源,降低人为干扰,这些自然条件的保留和利用使得高速公路景观的时空存在多维性。

2.3 景观属性的多重性 高速公路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景观要满足其功能属性,如防眩、防止水土流失、防坍塌。资源节约型园林对其自身的技术提出了要求,要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使自身技术达到景观设计要求。同时环境友好型园林提出了要对公路沿线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2.4 景观的地域性 高速公路是连接两地的最快速的道路,这致使它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个地域都有其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与其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其地方的特色,不能像前期的高速公路景观,千篇一律,要设计有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

3 基于两型理念下的垄茶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3.1 垄茶高速公路概况

泉南高速公路湖南省茶陵至界化垄(以下简称“垄茶高速”)是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内的东段,它连接井冈山与韶山,是连通江西井冈山革命圣地和茶陵红色老区、承接韶山和南岳的重要通道,综合其文化分析,垄茶高速是湖南最具特色的红色高速公路。同时垄茶高速位于湘东茶永红层盆地区,以岗地、丘陵、低山地为主。地貌类型齐全,地质结构复杂,主要有二叠系泥岩、泥质砂浆、页岩夹煤层、第三系泥质砂岩、沙砾岩等,地表岩性多样。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线充足。由于生物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形、母质、水文条件给本地段的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想实现景观的持久性,必须结合沿线的自然景观,尊重自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园林设计理念贯穿整个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3.2 沿线景观设计

根据垄茶高速公路自然条件,将其沿线景觀带分为三大类型:生态农林景观、丘陵山地景观、红壤灌丛景观。综合垄茶高速自然和人文环境,结合“两型园林”设计理念,垄茶高速绿化设计思想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实现“红色之旅,彩色大道”为目标。

3.2.1 生态农林景观。起点至高垄互通(K0+000K10+220),属生态农业景观带,这地段属于低山地,视野较为宽阔,有季相明显的生态农林景观,水稻和早春的油菜花田是主要基质,夹杂着的池塘、树林、草地、果园、菜园是斑块,以道路和河溪为廊道的生态景观。

在茶陵,南浦铁犀昂首而卧,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体现这一人文特色,垄茶高速景观设计开放了生态农林景观,阳春三月油菜花开,金秋十月稻花飘香,景色壮观。为了保护生态景观不受汽车尾气的污染,沿线居民不受噪音影响,运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在途径村庄的路堤段主要种植具有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的植被。

3.2.2 丘陵山地景观。高垄互通至石字岭水库(K10+20-27+000)属丘陵山地景观带,此地段景观结构单一,以马尾松林为主,宜增加景观树种,特别是能体现景观立面层的植物,以丰富景观多样性,以季相色彩变化的山林景观为佳。沿线景观的主要特点定位为展示山地景观:以公路沿途的远山丘陵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公路绕行于山地之间,以公路上流动视线范围为视域,构筑以山地景观为基调的绿化空间。

3.2.3 红壤灌丛景观。石字岭水库至终点(K27+000-K45+242)属红壤灌丛景观带,以成片的白茅草丛景观为胜。茶陵的沐水河润泽万物,就算是旷野、丘坡也随处可见随风摇曳的白茅花絮,壮观而致美。然而在裸露的红壤上要形成白茅花序景观是要非常久的。

3.3 边坡景观设计

3.3.1 生态农田景观区的边坡设计。由于土质和保水性能很差,路堤边坡的绿化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采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垄茶高速生态农林路堤带用于护坡的乔木有紫穗槐、荆条、无患子、乌桕,灌木有映山红、云实、火棘、盐肤木、黄花决明、小刚竹,主要藤本有长春藤、藤本月季、爬山虎等,草本植物一般选择多年的,有狗牙根、芒箕等。用丛植、列植、片植灌木等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形成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不同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群落。

3.3.2 丘陵山地景观区的边坡设计。

大面积的山地景观又形成路旁中、小绿地的背景,构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植物配置遵循四季有景可观、有色彩的原则,乔灌草搭配,优先选择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有季相变化的杜鹃、紫穗槐、马棘、多花木兰、刺槐、红叶石楠等。同时为了快速复绿,改变了以往高速公路植物成活率低,生长慢的弊病。利用资源节约型园林理念下的节土原则,采用表土回填,替代传统的硬质防护,采用生态防护。这样缩短了原生树种对环境的适应周期,同时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也得到了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丘陵地区生态链的破坏。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景观修复的效率,还降低了对原生态链的破坏,一举数得。同时垄茶高速改变传统边坡突兀的棱角,采取坡顶放缓、坡角倒圆,与自然山林曲线对接,下边坡采取表土回填、快速复绿,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

3.3.3 红壤灌丛景观区的边坡设计。

因此,要实现红壤、花岗岩等的岩石边坡的景观生态修复,需要深度挖掘原生态自然景观。在两型园林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红壤硬度强,但风化快的特点,采用“扶泥投种、栽植藤本、砌筑种植槽、迁移原生植物”的手段,实现边坡的立体绿化,次地段的景观设计并不强调全绿化,适当地透露出地质景观特征,不仅节约成本,还营造了浓郁的地域特征,是垄茶高速的特色。此地带的植物配置方式主要采用灌木-草本的方式,以原生的芒萁灌草为胜。对于植物的选择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挖槽种植藤本、多浆植物及野生植被,在下层种植灌木和一些草花类植物,主要植物有紫藤、葛藤、乌蔹莓、黄花决明、三叶草、佛甲草、仙人掌、波斯菊、红檵木、杜鹃等。以地质为基底,优先选择橙红色系的植物,营造“红色之旅,彩色大道”的氛围。

高速公路条件特殊,景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注重生态恢复,实现景观与环境相融。本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结合“两型园林”设计理念把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从而使高速公路沿线的大尺度景观与公路优美的线型、低矮的路堤边坡、乡村绿化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景观结合,达到景观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霞,韩烈保.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5):2090-2098.

[2] 譚少华,汪益敏.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进展与思考[J].水土保持研究,2004(3):81-84.

[3] 邓辅唐,吕小玲,邓辅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2005(11):52-54.

[4] 穆林林,李国芬.关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26):256-257.

猜你喜欢
生态恢复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采石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
福建长汀县生态恢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乡土景观设计在玛纳斯河生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