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这一父权制语境,用女性主义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一文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重现哈代风采,理论范畴包括自由女性主义理论、激进女性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主义;父权制
作者简介:李筱媛(1989.3-),女,甘肃兰州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一、概要
在道德约束极其教条化的维多利亚时期,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在《德伯家的苔丝》一文的创作中首次引入了女性主义理念,揭露了女主人公苔丝在充满宗教气息的父权制环境下对不公命运的反抗。
理论分析发现,苔丝的悲惨命运源于人类和女性本身在历史发展中的局限性。在受道德和传统约束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需找寻自身位置和价值,才能获得幸福。
二、女性主义理论框架
起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也即女性解放,西方国家女性主义的最初诉求是追求性别平等,首先是在选举权方面实现男女平等。虽然1920到1930年代这一时期政治权利普遍平等化,但女性仍在社会生活和传统价值方面处于弱势,这时则兴起了有关性别不平等的成因、男女权力结构和性别分析的讨论。
女性主义广义而言是指对男女平等的追求,也是由女性体验和动机衍生出来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倡导者除批判社会关系外,还重点强调性别分析以及女性权利与利益的完善,议题范畴包括性别歧视、刻板形象、物化(特别是性物化)和父权压迫等。
在这一西方社会与历史语境下衍生出的女性主义理论并无整体性和严格理论系统可言,但其共同目标都是要消灭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祝平燕,2007:69)。如下是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理论:
(1)自由女性主义
自由女性主义理论发端较早,其奠基者包括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約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和贝蒂·福里丹(Betty Friedan)(周天枢,2010:27)。自由女性主义首先倡导性别平等,认为男女两性生来在道德、逻辑和智力上就是平等的。其次,该理论倡导男女享受平等教育权、政治权和经济权,呼吁通过法律改革来实现性别平等。其缺陷在于并未触及父权制根基,忽略了男女两性本质差别,用男性标准来要求女性,本身即存在悖论。
(2)激进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起源于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玛丽·戴莉(Mary Daly) 和葛尔·鲁宾(Gayle Rubin)(周天枢,2010:28)。该理论首次引入了父权制概念,并认为这是女性受压迫的主要成因,它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性政治”是其另一主张,并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是生产关系而是性别关系,“性别压迫”比“阶级压迫”更广泛。该理论同样还阐释了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不同,由此限制了女性行为规范,并呼吁通过改进“生殖”技术来实现性别平等。
(3)后现代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随着后工业社会而逐步形成,其代表人物包括南希·乔德罗(Nancy Chodorow)和露丝·伊希德蕊(Luce Irigaray)(周天枢,2010:30)。该理论强调了男女两性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拒绝采纳宏大理论,提议构建后现代父权理论和“女性话语”来进行性别分析,并借鉴了福柯的“规范化和惩戒凝视”(周天枢,2010:30)理念阐述了“女性压迫来自女性本身”的观点,认为妇女既受父权文化压迫,也受自身约束。该理论认为每个女性都是特定社会结构下的独特个体,因此用普适经验来进行性别分析毫无根据可言。
三、关于《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跨世纪诗人、小说家。其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颇具争议性,在对英国从农业过渡到工业进程的描述中夹杂了大量女性主义理念(吴笛,2009:83),尤其擅长描写封建贵族家庭在旧父权制、宗教和道德约束下向普通人生活的转变,这些因素在《德伯家的苔丝》一文中均对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有所暗示。
然而,该书出版后却遭遇批判,原因有三:在受男性主宰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被看作“第二性”,而书中苔丝角色一跃成为“第一性”;当时的基督教观点认为女性是男性附属物,哈代则对宗教的这一虚伪本质进行了揭露;从本质上讲,哈代通过苔丝对女性独立、无神论、以及犯罪行径的展现,无一不挑战了该时期的道德底线。
(1)小说背景:维多利亚时期
《德伯家的苔丝》一文发表于维多利亚时期,该时期道德教化严重,但也涌现出许多以哈代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 《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当时是农村“资本主义化”阶段正厉时,但迅速爆发的科技进步却与陈旧道德压迫存在矛盾,资产阶级认为失贞女性是不纯洁的,并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遵从社会传统者的礼物。其虚伪本质在于,男性和女性在道德约束上存在根本不同,女性被认为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2)《德伯家的苔丝》故事主线
在父权制语境下,本文通过苔丝在不同阶段遭遇的男性压迫对原文脉络进行了梳理:文章开头,父亲某晚烂醉,苔丝不得不第二天赶早拉马送货,结果马在车祸中丧生。为了维持生计,苔丝被送往贵族亲戚阿莱克·德伯维尔(Alec DUbervilles)家中做女佣,结果被强奸并怀孕。苔丝强忍屈辱返回家中,婴儿早产死亡。文章中部,苔丝“恢复”后开始在农场做挤奶工,与牧师儿子安吉尔·克莱尔(Angel Clare)相爱;结婚前一夜,克莱尔向苔丝吐露了自己的不轨过去,苔丝也道出自己的真实遭遇,却被安吉尔遗弃;最后,苔丝穷困潦倒,迫于生计不得不与“皈依”基督教并到处传教的阿莱克住在一起,待安吉尔前来解救苔丝时,苔丝杀死了阿莱克,最终被施以绞刑。
四、父权语境下对《德伯家的苔丝》的文本分析
(1)德伯菲尔德夫妇——苔丝父母
德伯菲尔德夫妇虽然在文中所占篇幅甚小,却是书中首对父权主义代表人物。苔丝父亲养活一家十口人,但生性懒惰,在得知自己有贵族远亲的消息后,立即萌生了让苔丝出嫁,换得后半生荣华富贵的想法,苔丝母亲也认为,这种做法能让他们永远远离贫困,正如书中母亲所言:
“我还没问过她(苔丝)。她还不知道我们有这么一位妇人远亲。但这绝对能让她嫁到好人家,她不会拒绝的。”(Hardy,2007:27)
正是这种荒谬想法造成了苔丝的人生悲剧。
“这种全家所蒙受的伤害感让苔丝对母亲比过去更顺从……但苔丝的自尊心让这段本很可怜的关系显得更加令人厌恶。”(Hardy,2007:35-36)
显然,德伯菲尔德夫妇只是把女儿当做了一种私人财产。根据自由女性主义理论,苔丝父母显然认为苔丝在做决定时不如他们明智。苔丝虽然接受过十年教育,仍不得不出于物质和经济考虑遵从父母意愿。在这一前提下,她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可言。
(2)亚历山大·斯托克·德伯维尔——强奸者
亚历山大·斯托克·德伯维尔(Alexander Stoke DUrbervilles)(简称阿莱克)作为父权代表贯穿全书始终,并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
阿莱克是德伯维尔贵族一家的不羁子,擅长引诱女性。在苔丝做女佣期间,阿莱克多次进行骚扰,最终强奸苔丝,并在事后报以不以为然的态度:
“‘你肯定不是因为爱我才来的,我发誓。
‘确实如此。我如果爱你,如果是真心爱你,如果现在还爱你,就不会那么后悔来到这里,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恨自己有多软弱!
他耸了耸肩,苔丝继续说道——
‘我發现你想干什么时,已经太晚了。
‘每个女人都这么说。”(Hardy,2007:82-83)
讽刺的是,苔丝承受了这段关系所有的不堪和歧视。根据激进女性主义理论,性别压迫存在于所有社会形式中,也存在于社会道德中。因此,苔丝才会在失贞并怀孕后遭到歧视,因为女性贞操只能留给自己的丈夫。相形之下,阿莱克则无需因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接受道德指责。讽刺之处在于,阿莱克后来变成了牧师,在善良、真诚和救赎的外表下伪装自己的恶意,令苔丝惊诧不已。
“她一想到这里,这种外表上的改变,便惊吓不已。这位曾经冒犯过她的人如今居然站在神灵这一边,而她的灵魂则不再得到拯救。”(Hardy,2007:330)。
(3)安吉尔·克莱尔——苔丝的丈夫
安吉尔·克莱尔是全文中看似受教育程度最高,也最开明的男性角色,他反对父母的宗教信仰,却同样酿成了苔丝的悲剧。本书第35章如是描写了两人冲突:
“‘我再说一遍,我爱的人不是你。
‘那是谁。
‘另外一个你。(Hardy,2007:248)
‘我会像奴隶一样顺从你,哪怕去死都行。
‘你很好。但你想在现在的自我牺牲和过去的自我保护间找到平衡,这让我不能接受。”(Hardy,2007:249)
根据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苔丝与安吉尔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女性存在多样性和特殊性,对女性的分析应局限于个体本身,但安吉尔在得知苔丝失贞一事后,显然认为她和别的行为不轨、不道德女性一样。其次,“规范化和惩戒凝视”也让苔丝对自身进行了限制,决定依据父权要求,甘做安吉尔的奴隶,甘愿放弃一切自尊来拯救婚姻。
五、结论
本文其次采纳了激进女性主义理论。父权制是导致苔丝受到性别压迫的根源所在,这一体制存在于各种社会领域当中,特别是宗教领域。鉴于该理论同时呼吁“生殖”技术的完善,苔丝无法进行自我保护的原因在于,她只能被迫接受怀孕这一事实,而无法进行别的选择。
本文最后还采用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其一,女性必须遵循男权话语,毫无自身话语权可言;其次,女性还必须进行“惩戒凝视”,用男权规范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因此,苔丝从本质上就丧失了自我表达的权利。
总而言之,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父权是主宰力量,而男性统治和宗教保护正是这一强权的体现。在这一前提下,苔丝的斗争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斗争包括自我教育和经济独立,而外部斗争则是个人斗争,并以杀死阿莱克这一悲剧性结尾而告终。
然而,苔丝的斗争仍然值得赞扬。正如哈代本人所言,苔丝如果身体不再纯洁,至少还在精神上保持了纯洁。(高万隆,2009:211)
参考文献:
[1]Hardy, Thoma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2]高万隆. 婚恋·女权·小说:哈代与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吴笛. 哈代新论[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