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2014-04-29 11:44田磊张景科谌文武赵金铭赵雪野王彦武
敦煌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

田磊 张景科 谌文武 赵金铭 赵雪野 王彦武

内容摘要: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遗址的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详尽的调査和研究,从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符合遗址自身特征的保护规划对策,进而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性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关键词:考古遗址;南佐遗址;考古规划;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K878;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5-0131-10

Analysis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the Nanzuo Site

inQingyang, Gansu Province

TIAN Lei1,2 ZHANG Jingke1,2 CHEN Wenwu1,2

ZHAO Jinming3 ZHAO Xueye4 WANG Yanwu5

(1.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on Disaster and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00;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00; 3. Experts Committee on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ansu Province, Lanzhou, Gansu 730030; 4. Gans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Lanzhou, Gansu 730050;

5. Conservation Institute,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 736200)

Abstract: The Nanzuo site in Qingyang, Gans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site of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rtistic, and cultural value.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 serious threat from soil erosion, the protection of this site is of urgent concern. Based on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main problems faced by conservation projects, exploration has been made in regard to the techniques, objection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llowing this investigation, appropriate preservation meas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e's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expected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site and the authenticity, integr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historic environment.

Keywords: archaeological sites; Nanzuo site; archaeologic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0 引 言

遗址是人类祖先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章程》指出:

“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及园林。[1]

考古遗址是指通过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遗址,可以认为是人工制品、遗迹、建筑、有机物及环境遗物共存的场所[2-3]。考古遗址年代久远,遗存丰富,历史信息含量大,具有不可再生与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是文化资源的精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考古遗址的保护已为广大人民及相关部门所重视,但目前对于考古文化遗址保护规划的研究尚显薄弱。

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文化遗址的保护规划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大型考古遗址整体保护的综合性科技手段,在古文化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4]。近年来,通过一大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少专家学者从考古遗址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5-8],对于一些亟待抢救性保护的考古遗址进行了保护规划编制的实践[9-10],使古遗址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对于史前考古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也有了一定的进展[11-14],有效地遏制了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对遗址的直接威胁和破坏。

庆阳市南佐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处重要的古人类聚落遗址。本文拟以南佐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基于遗址自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规划编制的视角探索史前考古遗址的保护策略,以期能对我国史前遗址的保护工作有所助益。

1 遗址概况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6km的后官寨乡南佐村,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距今4000至5000年间。遗址分布于董志塬西北部两条沟壑之间的塬面上,是甘肃陇东地区一处主要的仰韶文化晚期人类生活过的大型聚落遗址,是黄土高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重要遗址。南佐遗址于1964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自1984年至199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曾先后5次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300m2。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

南佐遗址现存一大型殿堂式建筑房址F1(图2)和9处大型夯土台基(当地人称九女万花台),文化层堆积1—4m。遗址内存丰富,发掘的F1面积巨大,室内面积达630m2,结构宏伟,造型独特,是目前国内史前考古发现的一座最大的建筑遗址,其规模远超甘肃秦安大地湾的F901,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为泾、渭河流域又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是我国史前极为难得的大型建筑遗迹,也是我国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之一。遗址中出土器物数千件,主要有石斧、石刀、陶刀、陶纺轮、泥质红陶盆、钵、罐、尖底瓶等,其中有少量的彩陶,纹饰多由细线条组成复合图案,对研究我国特别是陇东地区的上古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发现的大量稻、粟、稷等粮食碳化物,是我国史前农业考古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农业起源、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交流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另外,南佐遗址对于研究泾河、渭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发展、演变和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遗址保护现状及问题

2.1 遗址保护现状

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南佐遗址的保护重视度和关注度太低且专业性强、保护技术不太成熟等原因,使得南佐遗址的保护、研究和管理难以展开;再加上保护资金严重缺乏,相关部门除了组织临时人员进行遗址的安全保护外,未进行保护场馆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未购置相关的保护设施和设备。目前对南佐遗址的专项管理还没有展开。

目前,南佐遗址处于原始保存状态,F1在发掘后进行了回填保护(图3),这使得南佐遗址地下文化遗存保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尚可,但延续性则受到村镇建设用地扩张、平田整地、石油开采、不当耕作以及暴雨山洪冲刷、水土流失等威胁,造成遗址环境中地形关系局部改变严重,地貌局部受到建设破坏,和历史环境相比改变较大。

2.2 遗址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佐遗址虽然绝大部分区域埋藏在地下,只有局部出露在地表,整体保存比较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南佐遗址保护所面临的主要破坏因素亦为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两大类。

2.2.1 自然破坏因素

根据对南佐遗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自然破坏因素包括遗址周边的水土流失、遗址本体和载体的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病害、地表水下渗侵蚀、盐分腐蚀以及动植物破坏等。

2.2.1.1 水土流失

南佐遗址地处马莲河水系切割成的沟壑塬畔,三面环沟,遗址本体周围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遗址边缘土体逐年遭受蚕食造成垮塌,严重威胁遗址本体的安全(图4)。

2.2.1.2 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病害

遗址区局部暴露的文化层,发育了很多裂隙,尤其是在遗址区边缘地带。裂隙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导致出现多处坍塌现象,坍塌的土体内可见到很多陶片,致使文化遗存信息丢失(图5)。

2.2.1.3 地表水下渗侵蚀

从最近一次的考古发掘现场记录及照片看,F1整体保存较好,但发掘后房址内积水比较多,一部分来自大气降水入渗,另一部分来自地表农田灌溉水入渗,导致遗址内地下水位较其他地方高。地下水破坏了黄土结构,使土体强度降低,导致考古发掘后墙体容易失稳破坏。地表水流使裂隙逐渐加大,加快水土流失对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破坏。

2.2.1.4 盐分腐蚀

盐分主要来自地表农田灌溉。农田耕作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农作物根系产生的盐分,随着灌溉水入渗。其中的腐蚀性盐分进入遗址内部,不但对遗址墙体产生腐蚀性破坏,降低了强度,还会对遗址内埋藏的各种精美文物的装饰图案和花纹产生腐蚀作用,破坏其文物价值。

2.2.1.5 动植物破坏

遗址区域的动植物也可能造成遗址的损坏,主要是农作物生长和动物洞穴的影响。由于遗址埋藏较浅,植物的根系生长到达遗址墙体中,对遗址的破坏力强。兔子、老鼠等野生动物的洞穴往往会深入到遗址本体内,对本体产生直接的破坏(图6)。

2.2.2 人为破坏因素

南佐遗址在面临自然破坏的同时,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主要表现在:

(1)无序耕作、沟渠开挖及畜禽放养等居民生产活动影响遗址的保护。

(2)在遗址区内暴露的文化层上取土、掏挖,破坏遗址本体的安全(图7)。

(3)农宅等居民建筑以及坟包等占压遗址(图8)。

(4)砖瓦厂、高压线及石油开采设施等威胁遗存本体安全和景观完整性(图9)。

(5)屡禁不止的各种文物盗掘活动对遗址本体造成严重破坏。

3 规划技术路线

针对南佐遗址保护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在保护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路线(图10)。

3.1 系统科学地现场调查与评估

为提升规划的科学性,项目组先后对南佐遗址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调查不仅包括对F1以及九女万花台的位置、面积和保存现状等文物信息的核实与鉴定,亦涵盖对遗址区聚落分布、居民生产生活用地类型、基础设施等社会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基于以上基础资料,项目组从遗址本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遗址的价值、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3.2 多学科的合作与研究

南佐遗址保护规划利用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学、地质学以及工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综合研究技术、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从各个角度对于遗址的历史背景、价值体系、考古研究进展、遗存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为遗址保护提供了多学科视角。

3.3 多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遗址保护涉及文物保护、遗址管理、土地调控、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为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项目组在资料收集与方案编制阶段,与考古、规划、土地、环境等各部门进行了全面沟通;在方案修订与成果讨论过程中,对各部门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统筹与集成。

4 规划目标与原则

针对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规划目标与基本原则在保护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注重了遗址在区域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中价值的实现。

4.1 规划目标

以南佐遗址的保护为核心,保护南佐遗址地下文化遗存和周边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促进南佐遗址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和有效保护,体现庆阳市西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景观风貌,实现庆阳市西峰区现有历史、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资源的合理整合,促进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庆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4.2 规划原则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文件,进行依法保护。

(2)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把对南佐遗址的抢救性保护放在规划的首位,使遗址区遗存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妥善处理好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整体保护与分层次控制,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坚持遗迹本体保护与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考古勘探、发掘与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近期保护与远期保护相结合

(4)保护文物本体的历史真实性,同时要重视环境真实性、完整性的恢复保护。

(5)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效管理机构相结合,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中华文明,营造和谐社会。

5 规划内容与探索

5.1 规划内容

5.1.1 保护区划及策略

5.1.1.1 保护区划

南佐遗址的保护区划采用以“圈层式”为基础的弹性区划策略[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并参考2001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佐遗址保护范围,在保证遗址本体安全、环境景观协调统一的前提下,规划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级保护区域(图11)。

本保护区规划将遗址本体及其外延50m划定为重点保护区范围,制定严格的保护管理规定;以重点保护区为基准,向外延伸100m,将构成遗址空间格局和景观环境的遗址区周边缓冲区域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制定相应的控制性管理规定;以建设控制地带为基准,向外延伸300m,将位于遗址周边对遗址外围景观和环境背景产生影响的区域划定为遗址环境协调区,制定相应的引导性管理规定。

在此基础上,为统筹区域发展并提升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案结合保护要求与区域实际做了适应性调整。

一方面,鉴于当前F1与九女万花台之间未知关系,从区域的观念出发,为古聚落群体发掘研究提供必要的空间考虑,将南佐遗址所有已发掘并作原址保护的F1建筑遗迹以及九女万花台等遗址点作为遗址本体一并划入重点保护区。另一方面,考虑到水土流失对遗址区产生严重威胁的实际状况、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当地村民对农舍和土地的利用等因素的影响,遗址区划范围也采取了适应性修正。例如:重点保护区东西两边的边界就是兼顾地形、农舍和架设界桩的便利等因素划定的。以上弹性区划举措为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了许多便利。

5.1.1.2 保护策略

针对遗址保护区划范围的划分,对于不同的区划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遗址本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重点保护区:以保护文物本体安全为重点,通过控制建筑高度,对周边冲沟分期治理,对环境综合整治,限期调整不符合保护要求的建筑物,分期搬迁村落人口,控制村落规模等措施保护历史文化背景、自然景观的真实完整以及三者的和谐统一。

(2)建设控制地带: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及周边景观风貌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并结合居民点搬迁,将现有农业用地转变为遗址展示用地,新建建筑必须符合遗址环境风貌的规划要求。

(3)环境协调区:以环境考古成果为依据,逐步进行历史景观恢复,并以保护周边自然景观风貌为主,实现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观风貌的协调。

5.1.2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从宏观遗址区管理和微观遗址本体保护两个层面入手。

在遗址整体管理方面,建立负责遗址技术保护的研究机构,并与有关科研单位、高校合作,对各项保护措施进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遵照“四有”原则,落实文保档案记录、日常管理维护和监督责任机制;制定相应的保养制度,定期监测,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和损伤;对有隐患的区域和部位实行连续检测,记录存档,并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日常保养工程;在南佐遗址保护区边界设立界标和标志说明牌,提高全社会对遗址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

在遗址本体保护方面,规划遵循最小干预、可逆、环境协调等原则,根据需要修建保护大厅或保护棚,使遗址处于良好的展示和发掘的环境中;设置排水沟渠,减少雨水和地表径流冲刷,优先治理区内两条冲沟,保护整个遗址的土体安全与稳定;采用现代环境治理技术,防治“三废”对遗址的污染;吸纳国内外遗址保护的先进适用技术保护黄土高原地区遗址,为防治盐分腐蚀、地下水侵蚀、生物病害、土体裂隙发育服务。

5.1.3 考古规划

基于南佐遗址的保存现状和此前所开展的考古工作情况,考古工作以保护和揭示南佐遗址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兼顾学术研究、旅游开发和展示利用的需要,规划实行“抢救第一,重点揭示,服务学术,兼顾展示”的基本方针。

考古工作依据文物本体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面临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城市建设与改造,配合基本建设,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包括为制订保护规划开展的探索性发掘。二是对遗址进行主动的研究性发掘,以利用文物资料研究南佐的遗址范围、历史沿革等,并进行配合保护与展示的重点发掘,以求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信息提供更多翔实的资料。

根据以往已开展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成果,南佐遗址考古规划按需求的迫切性分三期进行考古研究项目。

(1)在近期全面完成F1的发掘工作,对发现的重要遗迹全面清理并在不影响遗址保护和展示效果的前提下,对F1的建筑遗迹区域做进一步的发掘,以求完整了解F1房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配合保护、展示和配套道路工程建设,进行抢救性勘探或发掘;整理历年考古发掘资料,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完成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和出版等,并配合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南佐遗址研究工作。

(2)在中期选择遗址中心区域的个别遗址点进行研究性发掘,并整理考古发掘资料,完成阶段性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

(3)在远期继续开展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并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完成对南佐遗址考古的分期研究,同时完成《南佐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5.1.4 环境规划

以保护文物本体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为原则,通过土地性质调整、植被改善、道路整治、污染治理等环境、生态与景观整治措施,稳定遗址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保持自然风貌与历史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为南佐遗址展示提供良好背景环境及展示空间。

环境规划主要从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营造三方面人手。

5.1.4.1 环境整治

在环境整治方面,为保护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规划要求修复已遭破坏的坡体景观、调整植被、整治冲沟、清理生活垃圾、停止农业耕作等,达到遗址空间景观的优美和谐;在遗址本体上应保持良好的景观视线,调整植被高度及密度,保证与其他遗址之间的通透;对于紧邻遗址区的冲沟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逐步进行整治;根据遗址保护与发展的需要,结合遗址展示要求,进行道路改造与新建;对遗址区内服务于保护、展示、管理等的供水、供电、通讯等综合基础设施进行整治;逐步清除保护区内不符合遗址历史景观风貌要求、造成环境污染的建筑物,恢复环境景观的和谐统一。

5.1.4.2 生态保护

在生态保护方面,考虑到遗址区周边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脆弱的实际情况,维护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为未来旅游发展观光休闲提供条件;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保护途径,防止水土流失及旱、涝、洪等自然灾害;禁止挖地取土、污染项目等人为干预对遗址生态的破坏行为;遗址区内生态保护应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衔接,委托专业部门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谋求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监测系统,为遗址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1.4.3 景观营造

在景观营造方面,为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有机协调,在遗址区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景观中心、多向景观视廊”的点、线、面多层次的景观结构,保证F1与其他遗址点之间能相互对视,形成呼应;景观设施在外形设计要尽可能保证简洁、质朴的形象;材料选择要同时具备可识别性及环境和谐性,塑造遗址的整体环境景观风貌(图12)。

5.1.4.4 环境整治的实施

南佐遗址的环境整治工作分三期进行,尤其是对于遗址周边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1)近期主要进行遗址区内环境整治,疏通视廊通道;完成道路新建、改建及基础设施整治;着重对重点保护区内严重威胁F1本体安全的两条冲沟采用边坡衬砌及绿化工程等手段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完成遗址区内的绿化工程。

(2)中期继续进行道路的新建、改建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点保护区内的冲沟边坡的维护和绿化工程。

(3)远期加强遗址整体环境景观的营造与保护;全面完成遗址区周边(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冲沟的综合整治工程,确保遗址本体安全以及周边历史环境的协调。

5.1.5 展陈利用规划

为实现遗址保护与利用并举,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证文物本体安全,通过遗址展示、陈列及旅游宣传等手段,科学、适度、合理地利用遗址和文物,彰显南佐遗址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进行普及教育,弘扬南佐文化,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展示对象选择上,主要包括对南佐遗址及文化层的展示、可移动文物的展示以及遗址周边的环境景观展示(图13)。南佐遗址F1及部分台地构成了南佐遗址的整体风貌;暴露于地表的文化层断面,是南佐遗址历史延续的直观物质证据;南佐遗址出土的文物,为研究南佐社会生活史、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与依据;通过营造遗址周边环境,有利于遗址的整体展示,为遗址提供良好的背景环境与展示空间。

在具体遗迹展示上,规划结合遗址现时的考古进程、保存状况和自身特性,采取差别化的展示方式。重点展示F1,将其作为南佐文化的象征对外宣传,凸显遗址的价值;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的条件下,通过环境整治及旅游线路的合理规划,突出展示南佐遗址的原生景观,再现遗址的历史风貌;充分考虑到遗址的承压能力及其表面防护,通过合理的旅游线路设计对游人进行适当的引导,进而展现建筑遗址的规模与历史风貌;此外,为提升遗迹的观赏性,除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南佐的历史、考古发掘过程外,将传统展示方式与现代化展示手段有机结合,再现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等历史场景。

在展示功能分区上,规划依据南佐遗址的背景环境与空间格局,将遗址区分为文化展示区、景观展示区、建筑遗址展示区和陈列馆展示区4个功能区域。在此基础上,为提升展示效果,以遗址区内的道路网结构为骨架,设计合理的展示线路与水、电及污水处理等管网。

5.1.6 社会调控

为维护遗址保护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风貌的和谐统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创造条件,调整用地性质、产业格局,为未来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南佐遗址的社会调控以“保护为本,依法行政,和谐双赢”为原则,根据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工作的需要,以确保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一方面,对南佐遗址实行整体保护,有效控制破坏遗址的各类人为因素。在人口及民居建筑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调控。对遗址区内威胁遗址本体安全的住户逐步进行搬迁和民居建筑拆除;根据考古、管理、展示需要对遗址区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民居建筑遗存予以保留并进行整修,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而在搬迁时序的选择上,规划要求根据国家财力,按照遗址区划范围先后次序实施搬迁。

另一方面,为妥善安排遗址区动迁村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村民的切身利益,本着“依法拆迁,合理补偿”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对保护区内的居民进行拆迁安置。对于迁出村民的原有住房及土地予以合理的补偿。政府应尽可能解决迁出村民的新居问题,可结合庆阳市西峰区新城区建设,采用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搬迁。逐步将遗址保护区内现有居住、农业及其他性质的用地置换为文物保护用地。考虑到村民未来的生计安排,规划期内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以文化产业为中心,辐射联动旅游业、服务业、商业的综合产业结构体系,将村民就业与遗址管理、环境整治、绿化和旅游服务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5.2 规划探索

基于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在保护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除了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相关要求外,还进行了如下探索:

(1)在保护对象上,鉴于当前F1与九女万花台之间的未知关系,坚持区域性发掘的原则,本次规划除了对已发掘并作原址保护的F1建筑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外,还将九女万花台等遗存一并划入重点保护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2)在保护范围上,由于南佐遗址地处残塬沟壑边缘,本次规划保护范围的划定依托遗址所在的复杂地形地貌条件,高度重视水土流失对遗址区的严重威胁,同时兼顾当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3)基于目前南佐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严重薄弱的现实,本次规划将考古规划放在首位,贯彻“抢救第一,重点揭示,服务学术,兼顾展示”的考古方针,从而加强遗址的保护。

(4)在环境整治方面,基于遗址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着重加强对遗址区内冲沟的治理,确保遗址本体安全。

(5)在展陈利用方面,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历史环境修复,突出遗址原貌景观的展示,从而带给参观者更加直观生动的现场体验。

6 结 语

基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原则,通过深入现场,多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为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南佐遗址保护规划从专项评估、规划目标与原则、保护区划及保护措施、考古规划、环境规划、展陈利用规划以及社会调控等方面进行,在整个过程中,考虑到遗址基础信息的不确定性,重点突出保护区划、考古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遏制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对遗址的直接威胁和破坏,对本次规划的保护范围在2001年申报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佐遗址保护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将九女万花台纳入了重点保护区,同时考虑到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遗址的严重威胁而划定了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保护区域层次,特别强调了对遗址区内两条冲沟的治理,保证遗址本体安全及周边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考虑到当地资金筹措、考古勘探及技术力量投入的实际可能性,建议南佐遗址的保护规划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同滨.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多学科研究[G]//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85-203.

[2]陈同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遗址保护[J].建设科技,2006(22):58-61.

[3]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4-5.

[4]陈同滨.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与技术创新简析[J].东南文化,2009(2):23-28.

[5]田林,杨昌鸣.大遗址、遗迹动态保护规划初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34-38.

[6]刘卫红.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价值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5):907-912.

[7]陈稳亮.基于特性分析的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问题,2012(6):41-46.

[8]孟宪民,于冰,丁见祥,等.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8-31.

[9]陈稳亮,赵达.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规划探索: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4):44-49.

[10]刘文军,刘成海,童娣.城市中的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辽阳“东京城”遗址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9):62-66.

[11]严香翠,段汉明.西安半坡遗址保护和规划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增刊2):126-128.

[12]胡星,姜英朝.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3):17-23.

[13]程晓忠.大地湾遗址本体保护与周边村镇建设关系之初探[J].敦煌研究,2010(4):93-97.

[14]孟青.良渚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63-64.

[15]陈稳亮.大遗址保护中的弹性规划策略研究:基于雍城遗址保护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8):77-90.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
环境保护管理下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探析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乡村环境规划与评价创新团队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乡村环境规划与评价创新团队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重要性
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规划探讨——以栖霞古镇都村为例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环境规划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