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摘要“黄岩岛模式”是对中国成功和平确保黄岩岛主权系列维权措施的概称,主要表现为现场执法为主、外交手段为辅、经济手段策应、军事手段为后盾、国内民意为支撑。中国以和平方式确保黄岩岛领土主权表明中国的南海政策与国家海洋战略已经接轨,并进入实施阶段。“黄岩岛模式”是中国南海政策微调的重大实践。通过该模式,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轻易改变,捍卫南海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关键词黄岩岛模式中国菲律宾美国
近年南海出现的爆炸性事件是2012年持续两个多月的中菲(菲律宾)黄岩岛事件。该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南海维权政策的标志性事件,对南海局势影响深远。
鉴于中国在此次事件中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具体措施同时又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广泛地将中国这次极具战略性的系列维权措施概括为“黄岩岛模式”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百度百科专门设立了“黄岩岛模式”词条,可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579609.htm。具体而言,该模式是指:中国为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采取以现场执法为主、外交手段为辅、经济手段策应、军事手段为后盾、国内民意为支撑的一系列行为;由于该系列行为既不同于主要为外交抗议、也不同于主要为武力的解决手段,且初次应用于南海黄岩岛事件并获得较好维权效果而得名。该定义主要来自本文研究所得,但也参见了相关研究成果,如徐焰《中菲南海争执几十年》,载《学习时报》2012年5月21日。如果说南海核心利益说被视为中国南海政策微调的重大宣示,详细论述可见Michael D. Swaine,“Chinas Assertive Behavior Part One: On ‘Core Interests,”
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china-leadership-monitor/article/67966那么“黄岩岛模式”就是全面具体落实这些微调措施。当前,中国南海维权举措更趋主动积极,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突出,对“黄岩岛模式”及其前后中国南海政策调整展开探讨尤显必要。鉴于“黄岩岛模式”是讨论的基础,加之该模式是在黄岩岛事件过程中逐步落实并实现的,因而讨论该模式必须以简述该事件为基础,之所以笔者选择对该事件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作为研究的基础,主要源于国内尚无公开文章对该事件展开较为细致阐述。另外,这一点也得益于牛新春对精细历史分析的强调,参见《集体性失明:反思中国学界对阿战、伊战的预测》,载《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4期,第1-9页。同时要对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黄岩岛事件回顾该过程基本以凤凰网《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专题和联合早报网《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专题为依据,具体网址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lingtuzhengduan/和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outhchinasea/southchinasea.shtml
从2012年4月8日菲律宾主动在中国神圣领土黄岩岛主动挑事起,到当年6月18日事件基本结束止,菲律宾将十多年前美济礁事件的歇斯底里行径再次上演并扩大,希望获得有益于己的解决。然而,正如当年美济礁事件菲律宾未能得逞一样,中国冷静果敢的处理再次确保南海岛礁主权阶段性成果。李金明:《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载《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第66-75页。便于分析需要,本文将黄岩岛事件大体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对中国的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1) 黄岩岛事件的开端与中国的维权措施。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中国黄岩岛附近发现12艘中国渔船,4月10日菲海军随即出动该国最大军舰前往,并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还登上中国渔船非法检查,试图抓扣中国渔民。此时,在附近海域巡航执法的海监84、75编队根据国家海洋局指令赶赴事发海域,对中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4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菲方在黄岩岛所谓执法侵犯中国主权,中国已提出严正交涉。当天下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表示,菲方应立即停止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非法活动并离开黄岩岛区域。同一天,菲方外交部部长召见中国驻菲大使,随即发表声明称,黄岩岛是“菲律宾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强调菲方对附近海域“拥有主权”。当日起,双方网络舆情汹汹,中国网络主流声音为非外交方式处理该问题,菲方主流声音为坚决捍卫领土主权。4月12日,菲方撤出其最大军舰,改派一艘海岸防卫舰前往对峙海域。中国也向该海域派出第三艘行政执法船保护本国渔民,黄岩岛对峙局面持续。4月14日,中菲会谈未达成一致,双方都坚持对方的船只必须先行撤离,两国谈判陷入僵局。在此期间,中国渔船先后离开,一艘中国行政执法船与一艘菲方海岸防卫艇还留在该区域;另外驻留该海域的菲方各类船只仍有20余艘。
根据事件的偶发性情况来看,中国的维权措施与此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外交上中国强调“主权属我”立场异常坚定,从外交部至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口径一致,严正态度一致。其次,行政执法上反应迅速灵活,斗争果敢,特别注重强调渔政、海监力量,注意控制事件发展方向和性质。第三,国内政治层面而言,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爱国主义力量的积极作用,并未在媒体和网络等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上采取有违民意的措施,而是注意引导。
(2) 黄岩岛事件发展阶段与中国维权新举措。4月17日,菲律宾外长宣称,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比菲律宾拥有更多的舰船和战机”;但菲方不会后退,菲政府将寻求通过国际仲裁方式解决中菲在黄岩岛对峙一事。4月18日中国最先进的渔政310船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海海域,开展常态化渔政巡航执法管理工作;19日该船进入中沙群岛海域,20日到达黄岩岛海域。随着对峙的不断升温,菲方开始积极呼吁其他国家针对中国在黄岩岛上的行为表明立场,并希望拉美国介入。当时美菲正在举行常年“肩并肩”联合军演,军演地点包括有争议的南海海域。对此,中方明确表示菲方的做法无助于事态的解决。4月26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根据职责和任务,中国军队将密切配合渔政、海监等部门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菲政府主使下,总部设在纽约的菲律宾侨民组织呼吁超过200个国家的1 200万名菲律宾人于5月11日到中国驻各地的使领馆示威,声援菲律宾政府,“捍卫黄岩岛主权”。4月30日首次美菲“2+2”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对于当前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美国强调自身中立立场,呼吁各方以外交途径解决。
针对菲律宾此阶段种种极端化做法,中国沉着应对,守住原则,强化维权。首先,外交方面,继续强调“主权属我”立场,主张双边会谈、和平解决,反对多边化、地区化、国际化和第三国干预。其次,完全不在意菲律宾制造的所谓“中国狼欺负菲律宾小羊”的国际舆论,坚定原则,继续加强对黄岩岛的行政执法。第三,注意运用军事力量对外交、行政执法的支持。
(3) 黄岩岛事件的高潮阶段和中国多种手段维权。5月3日,菲律宾声称,美国当年给予菲律宾的军援将比上年多近两倍。5月4日,菲方宣称正式将黄岩岛改称“帕纳塔格礁”。菲总统还表示,准备至少向一个国际机构就黄岩岛问题提出诉讼;他还鼓励菲渔民前往该海域捕鱼以宣示主权。有评论指出,在美国就该问题表达中立态度后,菲总统“不计一切代价”保卫国土的大话似乎很难坚持。5月9日,中国自主设计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 在中国南海水域距离香港东南320公里处开钻,井深1 500米。当日晚,菲方称4月下旬菲单方面停止的就黄岩岛问题与中国的接触已经再次恢复。中方声称,中国一直在敦促菲方继续与中方寻求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对话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就5月7日中国表明做好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后,5月10日,菲国防部长说,“别把事情搞大”。当日,中国国家旅游局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除非必要应暂缓前往菲律宾旅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由于在进口菲律宾水果中多次发现有害生物,上海口岸已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加强了对进口菲律宾水果的检验检疫。5月11日菲政府推动的反华游行规模远低于预期,草草举行,草草收场。同日,中国国防部否认广州军区和南海舰队进入战备。5月13日美国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驶抵菲律宾苏比克湾。Renato Cruz De Castro, “Abstract of ‘Chinas Realpolitik Approac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The Case of the 2012 Scarborough Shoal Stand-Off,” the “Managing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ference, CSIS, Washington, D .C .,June 5-6, 2013.5月14日中国宣布,从5月16日起北纬12°以北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中国海海域(含北部湾)将例行进入为期两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黄岩岛海域被包括在内。菲方随后宣布将黄岩岛海域包括在内的“休渔令”。5月17日经菲总统劝阻,菲一民间组织取消了原定于5月18日到黄岩岛插旗抗议的行动。5月23日菲谴责中国加派大批船只到黄岩岛周围水域,并就此提出新抗议。中国回应,中方有针对性地加强管控措施以应对菲律宾近来的一些挑衅性行动,中国渔船的作业方式符合中国相关法律,也符合中国相关休渔令。就日前马来西亚等希望出面调解该争端一事,中国表明态度:坚决反对菲律宾拉拢任何第三方介入黄岩岛事件。
此阶段,菲律宾色厉内荏的歇斯底里举措基本用尽,效果极差。与其相对应的是,中国奇招迭出,各种维权举措综合使用,效果极佳。首先,外交上再次重申和平谈判、协商解决立场,明确反对第三国干预,有效控制了黄岩岛事件可能的恶化趋势。其次,行政执法依然毫不松懈,不给菲律宾以任何可乘之机。再次,注重运用经济手段策应,妙招迭出,菲方无从招架。最后,军事手段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确,管控黄岩岛事件效果突出。
(4) 黄岩岛事件的尾声与中国的收官措施。5月29日菲国防部长声称,中国和菲律宾已经同意在对峙问题上自我克制。6月5日,菲声称,中国和菲律宾已经重新调配了部署在黄岩岛附近的船只,从而舒缓了4月以来的紧张局势。6月10日美菲共同呼吁维护南海的航运自由。该呼吁被认为白宫在黄岩岛问题上给予菲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早几天的香格里拉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表示,处理诸如南海中斯卡伯勒滩(即黄岩岛)主权纠纷的关键在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守则,并且提供解决纠纷的平台。他还表示,在2020年之前,美国海军主力将按计划转至太平洋地区。6月12日美国军方表示,他们准备帮助菲律宾加强海岸水域的巡逻能力。6月18日,就日前菲方指责中方未履行将船只撤出黄岩岛海域的承诺,中国表示,中国根本未做出所谓“中方关于撤出船只”的承诺。中国指出,黄岩岛是中国领土,自菲方挑事以来,中方一再要求菲方撤出船只。中国注意到,菲方公务船只已于16日撤离黄岩岛。中国希望局势进一步缓和,也期待恢复和维护双边合作关系。同时中国严正指出,希望菲方约束言行,多做有利于发展两国关系的事。中国还表示,鉴于黄岩岛海域海况不佳,中国渔船已经陆续返航;但是中方将继续保持对黄岩岛海域的管辖和警戒。此后,黄岩岛对峙基本消退,没再出现,黄岩岛事件以中国成功维护该岛主权而告结束。同时,南海局势大体和平稳定局面得以保持,类似的激烈对抗没有出现。
在菲律宾不得不放弃长期非法控制的黄岩岛的明朗局势下,中国在事件的结束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可谓对所有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相关国家的一个警告。首先,外交上一如既往强调对原则的坚持,同时不像以往那样注重对所谓小国的尊重,而是表现出空前的强硬。这应该是对20余年来中国单方面谨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深刻反思所致。其次,行政执法等方面一如既往,并非恢复到此前菲律宾控制状态,而是实现和平式确保黄岩岛主权。总体而言,在黄岩岛事件行将结束时,中国的收官措施堪称完美,“黄岩岛模式”因而得名。
二、 “黄岩岛模式”分析
与此前中国南海维权举措相比,“黄岩岛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该模式的本质是捍卫南海核心利益,其特性表现为积极主动、敢于创新,而非呆板保守、抱残守缺。正是中国这种既具备武力色彩又具备和平因素、既非单纯的武力方式也非纯粹的和平方式,主要体现为和平性质的进取性创新,非和即武(指西沙海战和南沙海战)或非武即和的传统南海维权举措才得以突破,不仅实现了拓展性维权,还维持了南海大体稳定的局势。
首先,该模式综合运用了各种维权手段。近60年南海维权,中国囿于国力与国际战略考量,维权手段一直相对较为单一。南海问题处于萌芽期时,中国南海维权针对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南越和菲律宾,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外交宣示,对其侵权行径进行揭露,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之,同时向国际社会严正宣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第55-62页。面对南越和越南的疯狂侵略,中国被迫在南海两次采用武力方式维权,即1974年的西沙海战和1988年的南沙海战。这两次武力维权,虽然也借助了相应的外交手段,但主要还是对武力手段的补充。推行“共同开发”方案以来,南海维权主要限于外交手段,并开始借助行政方式,美济礁事件堪称典型。但整体而言,美济礁维权主要体现为外交手段。李金明:《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载《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第66-75页。与这些曾有的较为单一的维权手段相比,“黄岩岛模式”综合运用了行政、外交、经济、军事和国内民意等各种方式,维权手段的综合性非常突出。
其次,该模式主要体现为和平性质。不可否认,中国确保黄岩岛主权意味着菲律宾既得侵略权益的丧失。对于菲律宾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开端,必然有可能采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手段夺回。面对菲律宾动用的军舰,中国沉着应对,除了继续以渔政、海监船等与其周旋外,也积极做好军事准备。根据整个事件过程来看,菲律宾并非没有采用武力的打算,之所以没有付诸实践,主要是在强大的军事威慑背景下担心遭遇更大的失败。中菲之间实力对比的悬殊性是菲律宾不敢妄用武力的客观依据,中国果敢的军事准备则是确保黄岩岛主权的根本。因此,基本上没有武力冲突的“黄岩岛模式”主要体现为和平性质。
第三,该模式首次在南海维权中运用经济手段和国内民意,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2012年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和网民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信息化大国。中国是菲律宾主要的贸易对象,菲律宾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较高。要顺利捍卫黄岩岛主权的目标,中国完全可以也应该运用经济手段策应之。实践表明,经济制裁方式果为奇兵,效果突出。中国网民爱国拳拳之心在历次有关维护中国权益的事件中均有突出的表现。黄岩岛事件伊始,中国网民密切关注,理性声音不少,但更多的则表现为情感性。整个黄岩岛事件,中国政府充分注意到网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与菲律宾乃至其可能的背后力量的斗争中,体现为网民爱国热情的国内民意成为中国政府最强大的支撑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对手不得不以理性的方式处理。因此,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确保黄岩岛领土主权完整的主要因素之一。
最后,该模式以拓展性维权方式实现了维权与周边地区和平的平衡,突破了维权与维稳的矛盾所造成的南海困局,体现出进取性创新的特质。南海维权的主要矛盾是维权与维稳即维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维护南海主权的冲突。以60多年南海维权的历史来看,如果维权采用和平方式,南海稳定大体可期。但单方面的和平在他方看来往往是软弱可欺,反而招致更严重的侵权,从而迫使中国不得不武力维权。两次南海海战,中国的确实现了拓展性维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但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南越和越南随后的报复式侵占使得南海地区的动荡性加剧了。张良福:《南沙群岛大事记》,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1996年,第32、136页。“共同开发”方案的推出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上述矛盾局面,反而被侵略方所利用,美济礁事件菲律宾的高调报复即是明证。Jan James Storey, “Creeping Assertiveness: China,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pril 1999,21(1):95-98.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尽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实现黄岩岛主权的捍卫,却竭尽一切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目标;既用实力震慑了侵略者不敢动用武力,也以勇气和决心赢得了黄岩岛事件后南海地区的大体和平局面。长期以来,由于南海维稳与维权之间的矛盾而造成的南海困局因而得以突破。拓展性维权的进取性催生了维权方式的创新,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了目标的实现。该模式是进取性创新特质的成功。
总而言之,“黄岩岛模式”取得了成功并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即以模式命名、希望或被认为可能推而广之。秦宏:《面对菲律宾,我们有足够手段》,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5月8日;Renato Cruz De Castro, “Abstract of ‘Chinas Realpolitik Approac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The Case of the 2012 Scarborough Shoal Stand-Off,” the “Managing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ference, CSIS, Washington, D. C.,June 5-6, 2013.这是其他维权举措没有受到过的高度肯定。该模式的具体形式和过程当然不可能不断复制,因为形成该模式的诸多客观因素都处在变化之中。然而,该模式所体现出的进取性创新特质却必须不断发展,以主动积极应对此后的各种挑战。
三、 从“黄岩岛模式”看中国南海政策调整
同推行“共同开发”方案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更重视地区发展大局的淡化方式相比,Lesek Buszynski, “ASEN, the Declaration on Conduc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No.3, 2003,pp.343-362.“黄岩岛模式”特点鲜明。中国南海政策出现这种调整的背景极其深刻。
首先,“黄岩岛模式”表明中国的国家海洋战略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必须具备如下要素: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对外贸易、数目巨大的从事海洋产业的人员和强烈的海洋意识。本文根据中国各种资源禀赋简略归纳上述几条,详细可见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0页。只有具备了这些硬条件,一个国家才有可能运用国家意志推行战略转型,实施从封闭的大陆型战略向开拓型的海洋战略的转移。当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经过国家长期不懈的努力也可以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只不过条件不完全具备情况下强力推行该战略往往是有战略无战术,经常流于形式。据此来看,当代中国的国家海洋战略起于改革开放时期,其力推者是后来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由于刘华清的极力推动,尽管当时中国并不完全具备实行国家海洋战略的条件,整个中国尤其是政治精英层得以因此形成强烈的海洋意识和一定的海洋产业及海军实力,这些都为此后实施该战略准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意识基础。可见糜振玉:《当代海军建设的开拓者刘华清》,载《国际展望》2005年第3期,第80-83页;曹金平:《拥抱海洋国土第一人郭振开》,载《人民论坛》1998年第8期,第52-54页;《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432-439页。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重视海洋、“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这标志着已经完全具备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条件的中国将运用国家意志,坚定不移地推进面向海洋的国家战略。根据该文细目来看,“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推进海洋战略的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0-27/2617353.shtml不久之后,极具战略意义的中国航母下水,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出坞海试,载人深潜技术稳居世界前列。这表明中国海洋战略已经处于进行时。然而,与中国海洋主权密切联系的南海等问题还没有突破性进展,这意味着标志中国海洋战略处于实施阶段的重大事态还未出现。中国没有刻意寻找类似事态。然而根据当时中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所面临的空前严峻形势来看,中国必须根据形势的轻重缓急尽快在涉海问题上确立基本的模式为其他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切实维护海洋权益,从而顺利推进国家海洋战略。鉴于南海方向黄岩岛形势急剧恶化,中国顺应海洋战略发展需要,将该问题的处理与同时紧张的钓鱼岛问题相联系,明确地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已经彻底告别有海洋无海洋战略的时代,中国已经处于大力推进国家海洋战略的新时代。
其次,“黄岩岛模式”是中国南海政策微调背景下的一次重大实践。2009年以来,菲律宾等先后以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内法方式挑战中国南海诸岛主权,侧重于顾全地区发展大局考虑而对菲律宾等侵夺举措相对宽忍的中国南海政策开始面临重大困局。为实现侵夺中国南海诸岛主权利益的合法化,越南、菲律宾等一再力图使南海争端国际化;尽管中国一直以单方面模范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自律,同时希望菲律宾等感受到中国的善意,在维护地区发展大局前提下同中国一道以“共同开发”方式处理南海争端,但菲律宾等根本就以虚与委蛇的方式应对。在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大的不利于菲律宾等的变动的情况下,菲律宾等继续侵夺中国权益,力图以符合国际法的方式巩固期合法利益。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对此前侧重于“共同开发”的南海政策做必要的调整。
在国际舞台上明确回应越南等非法划界案基础上,中国加大了维护南海权益的力度。外交上,中国首次在联合国舞台提出并不断强调“九段线”,突出南海主权在我,对参与其他争议国南海油气开发的外国石油公司发出明确警告。行政执法上,中国以高频率的行政执法行为维护中国南海海域权利,扣留他国违反船只和人员,阻碍他国非法勘探活动。军事方面,中国开始加大运用显示现代化海军实力的方式表明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不断提高在九段线区域内巡逻的频率,扩大海军演练的范围,提高海军演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M. Taylor Fravel,“Chinas Behavior in its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Assertivenes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oundtable: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U.S.-China-ASEAN Relations , CSIS ,October 28, 2011这些强化南海权益维护的举措是1988年南沙海战以来最为公开集中的,其原初目的无外乎是维护主权,并维持南海局势的稳定。Ian Storey,“Hardening Positions over Dangerous Ground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CSIS Conference on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hington D.C. June 20-21, 2011.然而,随着南海地区形势的发展,中国微调的南海政策逐渐具备更深远的战略性。因此,尽管这次政策微调更多是被动反应性的,但其实施与具体推进在外界看来则越来越呈现进取性特质。系列文章为Chris Rahman , Martin Tsamenyi,“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Security and Naval Issu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cean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Law, Vol. 41, No. 4, 2010; Robert D. Kaplan,“The South China Sea Is the Future of Conflict,” Foreign Policy, SEP/OCT 2011但是菲律宾等显然低估了中国南海政策微调的意义,对中国南海权益的侵犯依然是有增无减。2010年的南海核心利益说不仅未能震慑菲律宾等的野心,还引来美国的积极主动介入。依仗美国支持,菲律宾等并不担心中国动用武力维权的可能性。2012年1月,与美国政府联系紧密的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南海问题研究报告警告中国,如果中国动用海军在南海维权,美国将会立即构建针对中国的安全联盟,并加速实现战略转移。Patrick M. Cronin, “Cooperation from Strength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CNAS, Jan 2012:111-112.在此背景下,菲律宾等认为,中国的行政执法方式不足以应对己方的军事侵夺。因而,菲律宾等继续在南海蓄意挑起事端,意在巩固和强化其所谓合法性。
对中国微调南海政策决心和力量的低估只有在现实面前才会深刻感受。在黄岩岛问题上,中国显然有条不紊地执行其微调政策。所不同的是中国充分注意到经济手段和国内民意的力量,并运用之。至于美国介入性因素,中国也做好了各种准备。因此,此次菲律宾的黄岩岛冒险政策遭到了空前的失败。由于黄岩岛事件时间长影响大,由黄岩岛事件而产生的“黄岩岛模式”自然就具有了特别的价值。在黄岩岛事件过程中,对于中国处理的各种争论和疑惑从未间断。然而,不论形势上中国处境如何有利或不利,中国始终坚持微调政策,并最终实现了堪称完美的“黄岩岛模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该模式就是南海政策微调的成功实践。
第三,“黄岩岛模式”再次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黄岩岛是中沙群岛的一个环礁,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末,菲律宾就借黄岩岛挑起事端,由于顾及地区发展大局和双方关系,中国采取了宽容政策。从此,菲律宾判断中国不会在事关中国主权的南海问题上动用武力,一直积极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并不时在南海搞小动作以巩固其非法利益。2012年中国不仅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航母、世界先进水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也已经海试;标志着海洋战略国家化的十二五规划也已经出台。虽然菲律宾也明确知晓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但其南海侵略政策形成的思维定式依然驱使其在黄岩岛大搞冒险。根据黄岩岛事件经过来看,菲律宾显然处心积虑制造对抗。为了迫使中国让步,菲方不惜挑动民族主义情绪,还颠倒是非到国际社会抹黑中国,到处制造中国以大欺小的恶劣形象。正是判断中国不会动用武力,菲方才敢于调动本国最大军舰与中国渔政船对峙,并不断动员国内各种力量到中国所属的黄岩岛海域,向中国核心利益所在发出各种挑衅。
菲律宾是小国,但其依仗大国支持和所谓国际道义无视中国主权的种种侵略行径却极其霸道。然而,小国毕竟是小国,期待他国替自己火中取栗,希望大国在事关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出让步的诸多一厢情愿只能是痴心妄想。在与中国实力对比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还敢于向中国发出挑衅实在是大大的不智之举,这直接引起中国国内普遍的“以武力教训之”的声浪。对于南海问题而言,中国爱国主义力量最不能释怀的是:虽然中国诚心诚意愿意与菲律宾等在南海搞“共同开发”方案,菲律宾等不仅虚与委蛇,还不断借机扩大侵夺;在国际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上,作为强国一方被弱者“欺凌”确属罕见。因此,中国各类媒体动武之声不绝入耳。可见秦宏《面对菲律宾,我们有足够手段》,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5月8日;罗援《菲律宾若再不收手,南海舰队可以牛刀小试》,http://mil.news.sohu.com/20120514/n343095579.shtml;程刚《中国在南海不必再客气》,载《环球时报》2012年6月13日;孙晔飞《防止黄岩岛事件在南海产生 “多米诺”效应》,载《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8日;郁志荣《必须遏制住越南的嚣张气焰》,载《环球时报》2012年6月25日;贾秀东《中国南海出拳迫不得已》,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6月30日;贾秀东《挑衅一次就反击一次》,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6月22日;宋忠平《中国应维护南海利益,不怕开第一枪》, http://v.ifeng.com/mil/mainland/201206/ee4e72e3-c3f7-45cc-8a54-a2d2fe8ab81d.shtml;等等。
有些议论指出,中国不愿意在南海动武是因为中国担心巨大的后果。实际上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和实力不容美国小觑的军事大国的当时,全球化不断深入背景下的中国完全可以承担各种所谓“巨大的”代价。2008年的俄格战争并未见对俄罗斯有多大影响;不顾后果连续进行核试验的印度依然在制裁过程中不断发展;美国也不担心巨大代价不断扩大并拉长反恐战争。事实上,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担心选择重大事态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而且历史往往表明,这些预测的所谓巨大代价经常并不存在。更何况身为世界经济主要发动机的中国已经和美国、欧洲、日本和东盟等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与自己利益联系极小的国家与中国交恶。整个事件过程也表明,不论是东盟还是美国,都不愿意在该问题上选边站。尽管如此,中国还是没有选择在不少国人看来“简便易行效果好”的武力方式。
对中国没有选择武力方式解决争端的解释可能有很多种,一个根本原因是无论如何也不该忽略的,这就是:中国数次对全世界庄严宣告的中国将一如既往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中国发展论转变为对地区、世界有极大贡献的中国机遇论。正是因为中国经过深思熟虑采取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在许多甚至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慎言武力,这与当代世界其他大国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和平发展道路绝不意味着一味妥协求和、放弃包括领土主权在内的各种合法合理利益,而是一种对自身实力和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自信。中国相信自身的实力可以整体和平的方式实现包括领土主权利益在内的各种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自身发展,并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强调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否定特定情况下动用武力的可能,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以和平自缚手脚,让他国有机可乘。包括南海在内的海洋权益维护事关中国存亡与复兴的伟业,是中国长期发展的根本之一,中国绝不会有丝毫的退让,但同时中国也会尽力注重维权与和平发展之间的平衡,运用和平方式缓解乃至解决之。
小国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中不断挑战中国底线,完全不惧中国庞大的软硬实力,其根本依据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误解。然而弱小的菲律宾不可能实现其企图,因为拥有各种强大实力因素的中国在根本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就足以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中国在处理该事件时竭力避免动武的简单化手段,不仅拒绝了权力的诱惑,也抵制了国内的强大压力。这充分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因为一些小事件轻易改变。
四、 “黄岩岛模式”后中国南海政策的新挑战
“黄岩岛模式”的本质是以和平方式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客观而言,该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与中国相较而言,菲律宾不仅整体实力过于弱小,其他实力要素也极其羸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菲律宾政府的执政能力不够,对中国南海政策微调缺乏准确的把握以及美国等第三方因素的犹疑等等。就中国方面的经验总结来看,主要强调的则是和平方式下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所取得的重大成功。然而,使得“黄岩岛模式”之所以得名的这些因素由于时效性的制约,很难在类似事件中再次出现或发挥对中国而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黄岩岛模式”被广泛认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其具体形式和过程很难推广。
首先,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菲律宾而是越南。与菲律宾相比,越南的综合实力可谓全面超越。越南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强悍的执政能力。尽管其军事实力已经被列入全球前20名的最强者行列,越南依然不断向俄罗斯等购买基洛级潜艇、苏30战机、C300地对空导弹系统、“闪电”级大型导弹艇和“猎豹”级轻护舰等先进武器。《新四大金刚——越南海军现代化面面观》,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vietnamnavy/越南扩展军力意图非常明显,即维护并拓展其在南海的非法所得。《越南成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国,被指平衡中国崛起》,
http://365jia.cn/news/2012-10-25/69363FE41F8D5814.html2014年5月以来,越南置此前与中国就南海问题达成的共识于不顾,再次主动强硬挑起西沙钻井平台争端。虽然面临中国空前的反制措施,越南依然调动所有资源积极为其无理违法行径开脱,并一直以超级强硬的态度挑战中国的合法维权举措。
其次,中国以和平执法方式实现主权维护的目的也被认为难以持续。在黄岩岛对峙中几乎完全失败的菲律宾很快认识到,要加强其行政执法力量;美日立即表示以极其优惠的形式向其提供足以应对中国渔政海监的相应公务船。受该事件影响,越南等也在加强海洋行政执法力量。同时,为加强其捍卫所谓主权的决心,越南等已经敢于运用空军力量在中国南海海域巡航。而且,越南还敢于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40余年的西沙群岛屡屡挑起事端。这表明,如果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很难依照“黄岩岛模式”维护主权。另外,与其他被菲越等完全实际控制的南海岛礁不一样,黄岩岛由于地理条件太差并未被菲律宾完全控制;这使得中国可以不用武力方式和平维权。而对于其他已经为菲越等长期实际占领的南海岛礁而言,中国如果要实现主权恢复,则很难放弃武力选项。国际关系史表明,关涉领土主权的争端,尤其是被认为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的领土主权争端,希望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菲律宾采用国际仲裁方式挑战“黄岩岛模式”。在加强武力准备的同时,菲律宾认识到以国际仲裁方式维护自身南海非法所得本小利大,而且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经过长时期准备,2013年初,菲正式提出国际仲裁方式解决与中国的南海争端问题。中国的坚决斗争固然不会让菲律宾得逞,然而,中国无法阻挡越南乃至马来西亚等采取同样方式对中国南海主权发起的挑战。在南海争端国际仲裁方式扩大化趋势下,中国必须在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和司法诸领域推进更加进取性的举措。
第四,受黄岩岛事件影响,美日与菲越在南海问题上相互援引势态逐渐形成。就南海问题而言,虽然菲越很难从美日得到实质性的支持,但由于在防范中国认识上基本一致,四者之间相互援引、对抗中国的小动作一直不断。黄岩岛事件以来,美国判断中国的南海政策进取性趋势增强;日本认为,需要借助南海分散中国对钓鱼岛的关注;菲越则认为,一己之力已经难以抗衡中国的综合压力。为此,四方加大了相互援引的力度,其相互援引的势态已经构成。突出标志是,美国一再就中国设立三沙市发表指责中国的声明。其突出事态是钓鱼岛形势趋紧时期,美国航母编队造访菲越,鼓励菲越借机生事;另外,美日还多次表态支持菲律宾就黄岩岛事件提出的国际仲裁方案,在国际上制造于我不利的舆论。
就在黄岩岛事件结束后不久,钓鱼岛之争越演越烈。与越南等相比,日本综合实力大大超出,与中国相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完全可以与中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各个层面展开全面长时间的博弈。迄今为止,双方在钓鱼岛形成的对峙局面已经近两年,而且不见终结的迹象。虽然同样是侵略方采取新一轮挑衅行为,面对菲律宾,中国可以通过“黄岩岛模式”有效维权;面对日本,中国就只能与其维持长时间的紧张对峙而难以拓展维权。越南和日本等在海洋问题上对中国形成的这些挑战表明,中国应该以更大的智慧来处理包括南海在内的海洋权益纷争问题。
五、 关于中国南海政策的几点建议
黄岩岛事件以来,南海局势不断升温,菲越挑动的针对中国抱团取暖趋势不断强化,美日强势干涉南海问题已成现实且不断深化。而且,南海问题与钓鱼岛问题已构成联动之势。对此,微调后的中国南海政策深入发展,已在“黄岩岛模式”中体现出的积极主动、进取性创新特质不断深入呈现,具体为强硬的高规格的主权声明和针对性极强的反击举措。近期事态主要为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就南海问题发表的不惹事、不怕事的讲话,以及随后4月初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对来访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关于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的直率批评。突出事件主要是中国对菲律宾提出南海国际仲裁的强烈批驳和2014年5月以来中国对越南侵扰我西沙油气钻探进行的持续强硬回击。中国南海政策已经走向主动、积极、进取性创新、原则性极强的拓展性维权道路并不断取得较好效果。除非有对现政策极其不利的重大的国际国内事态出现(根据当前各种情况来看,上述事态出现的概率极低),这意味着该政策走向只会持续加强而不是相反。为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朝向有利于中国方向的缓解乃至解决,在考虑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权力转移的大背景下,Suisheng Zhao, “Delicat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AsiaPacific: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ic Rebala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hip,”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Vol. 1, No. 2, July 2013, pp.109-133.本文就中国南海政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关于中国南海主权的声明、解释和舆论宣传,维护南海权益的决心和措施要让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深切感知,既不断推进南海维权,又保持周边形势总体稳定。针对南海的武力准备要加强加快,增强威慑力,使想进行武力挑衅者不敢轻举妄动。各类标志中国南海主权存在和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乘势而上,如南海油气钻探、渔业管理、气象或航道标识设置和南海远海旅游等等。中国要像新中国初期对待台湾问题一样,对支持菲越者如日本直接报复,要让世界其他国家逐步理解乃至接受中国关于南海的近期主张和政策,中国需要以持之以恒的政策和措施影响世界他国南海举措,使之认知中国维护南海权益并不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相冲突,力推南海走势逐步朝向中国希望的方向发展。
其次,对于无法绕开的美国因素,中国除了继续坚持反对任何第三方干预立场和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阐述南海问题的本质外,要强化将南海问题置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盘中进行思考的思路,以不妥协的利益博弈方式实现小步快跑、更多权益的恢复。中美就南海问题展开的博弈不应该局限于东盟一隅,就事论事,而应该有大局观;同时应注意斗争艺术,既要用美国听得懂的方式,又无必要过分刺激而节外生枝。必须立足于美国强硬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南海的进取政策,中国可以与美国就利益平衡和交换的方式实现至少短期内放任中国行动的目标。西沙海战、美济礁事件告诉中国,完全可以迅速行动,小步快跑,恢复较多权益。
第三,加快与东盟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着手落实“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为中国东盟关系巩固发展夯实基础。中国的善意要为包括菲越在内的东盟十国准确地感知。当前“南海行为准则”不可能是解决南海问题的终极方案,在朝向达成该准则的不短的时间里,中国东盟的相互依存度会更高、更加复杂化,那时的准则也会与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一切需要中国同东盟的共同努力,着手落实“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就是大力支持并巩固双方关系的务实之举,可以先与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先期合作进而铺开,逐步加深东盟各国与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信心。
最后,对于菲越等强势挑衅中国南海主权底线的侵略方要以综合政策惩戒之,以儆效尤。中长期来看,菲越等的南海侵略政策受美日支持,不会改弦更张;同时考虑到与中国过于悬殊的实力差距,菲越等铤而走险动武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在此背景下,除对各种侵略行径进行坚决反击外,中国还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坚定的综合政策让其付出不断加重的沉重代价,使之逐步接受中国认可的南海问题解决方案。具体做法如下:其一,中国要认真考虑并逐步落实针对菲越等的经济制裁,主要表现为中断且持续大幅度降低投资、压缩贸易额。其二,各类文教部门要尽快组织力量制作包括黄岩岛事件在内的中国历次维护南海主权斗争的各种宣传材料,普及南海主权教育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其三,将从菲越抽调出来的经济资源在东盟进行再分配,并将对中国南海政策的认可程度作为主要分配依据,同时限制直至杜绝中国企业只为经济利益而不顾国家战略大局的经贸活动。
此外,对海峡两岸就南海问题开展的合作也宜大力推进,中国海军在菲军警枪杀台湾渔民事件期间的行动颇为海内外所关注。《解放军两只舰队实兵实弹赴南海策应台湾》, 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3-05/16/c_124722727.htm如果两岸能够展开进一步的实质性合作,则南海局势稳定的可能性更大,更有利于南海维权与复权。
六、 结语
继2012年7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的讲话以来,《人民日报》2012年7月8日。中国最高层多次在国际国内场合公开发表坚决捍卫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讲话。 2012年9月以来,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主要领导人多次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讲话。2014年以来,习近平、李克强等多次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讲话。其中最为突出的为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就南海问题发表的不惹事、不怕事的讲话,以及随后4月初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对来访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关于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的直率批评。中国已经注重通过强化南海主权声明方式积极主动捍卫南海权益。
同时,各种强化中国南海主权存在的举措不断推进。自2012年6月正式设立三沙市以来,中国陆续两次开放南海区块以供开发,地方政府海南省通过《渔业法》条例,《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http://www.hainan.gov.cn/data/law/2013/12/1900/在西沙群岛中建岛海域开展钻探,《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中建南项目完成作业答记者问》,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dhdw_602249/t1174834.shtml初步确定在西沙海域5个岛礁设立灯塔;《中国拟在南海建灯塔,越南抗议,美国表示关注》, 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southchinasea/story20140810-375693南海行政执法巡逻不断加强;海军舰队已成常态的南海演练持续深化。另外,中国明确反对美国的冻结提案,驳斥菲律宾的“三步行动计划”,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强调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美国提出的冻结提案主要内容为声索方自愿冻结可能激化南海争端的行为;菲律宾的“三步行动计划”主要指:在短期内冻结可能导致局势升温的行动,中期目标为争取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长远则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主权争议。美国和菲律宾方案的实质是否定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混淆是非。中国的“双轨思路”指: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具体见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2014asean/#_from_ralated这一切表明:中国未来的南海维权在主权原则问题上将会不断趋于强化,同时着力加深与东盟的地区整合,以赢得东盟的方式弱化菲越等的对抗,在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中逐步拓展维权。
(责任编辑: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