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芬芳,在“进”“退”“停”之间

2014-04-29 10:21费静亚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李时珍宋庆龄小燕子

如果将课堂比作旅途的话,语文教学就是师生行进在“语言文字”之路,品味其魅力并不断提升其运用能力的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因步履匆匆而错失风光无限。此时,我们须调整前行节奏,让语文的芬芳散发在“进”“退”“停”之间。

一、跨前一步的精彩

都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却常是“有去无回”,有着踟蹰不前的遗憾。例如案例一:《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李时珍事例”的教学。

(学生默读,圈画出体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句批注后交流)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1:我从李时珍“从小就立志学医”看出他小时候就有一个远大志向,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可见他目标专一。

生2: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历尽了千辛万苦。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为了采药草而向一个个悬崖峭壁攀登的情景。

生3:“终于”是说经过了许多的努力,真是凭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李时珍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李时珍的事例告诉我们,他成功的原因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以上教学实例,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三自然段进行研读,感受三个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课堂交流情况来看,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或想象、或猜测、或结合词语意思理解了李时珍(第一个事例)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获得了成功。但课堂之旅仅到这一步就可以戛然而止吗?“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王尚文)阅读教学中,坚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固然重要,但如果就此踟蹰不前,那语文之路的美景就丢失了大半。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跨前一步,将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请看案例二:2012年江阴市小学语文高年段短课观摩研讨会上,云亭中心小学薛贤老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李时珍事例”的教学片断。

(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体现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句进行批注,然后进行交流)

生交流(环节同上,略)。

师: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坚持不懈。现在屏幕上出示的这段文字,同样是描写李时珍历尽艰辛编书的事情,你看看和课文中描写有什么不同?

屏幕出示:“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片段)

生:我发现这段文字描写得特别生动,仿佛看到了李时珍尝药草时的动作、神态,听到了李时珍的语言;而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却只用了“尝药草”三个字进行概括。

师:这就是记叙文、说理文在语言上的不同,说理文的语言相当简洁。(板书“语言简洁”)

师: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这个事例,课文是如何将李时珍“滴水穿石”的精神说清楚的?

生:课文先介绍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从小立志学医”,接着讲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翻山越岭、访名医、采草药”,最后告诉我们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师:先点明人物,然后叙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表现,再写出其取得的成就,事例从三方面有序地写出了李时珍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了成功。

与案例一相比,薛老师延伸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让学生对记叙文和说理文语言特色进行比较;第二,让学生揣摩李时珍这个事例的叙述特点。这样设计的妙处在于:

首先,《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为了说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这一观点,课文运用了正反两面事例,其中正面选用的是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这三个事例在表达形式上有何特点?细细揣摩,发现它们都充分体现了说理文中事例描写的特点:语言平实简练,紧扣中心有序表达。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第一个事例(李时珍事例)进行研读时,不仅读懂了其内容,而且通过对比领悟其语言特色及表达的顺序,掌握了事例是“如何写”的奥秘,为后两个事例的学习提供了方法的借鉴。

其次,对于说理性文本的讨论,通常主要集中在思想的“高处”、表达的“妙处”,这是一种“鉴赏者”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当然这是不够的。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得在实践中加以历练,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人只是靠着“滴水穿石”精神获得成功的典型人物的代表,文中有一个省略号说明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学习“李时珍事例”的写法,让他们紧扣课文中心挑选一个自己了解到的名人成功的事例进行练写,学生在写事例的时候就会做到语言简洁、有序表达。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崔峦)薛老师向前跨了一步,阅读教学的旅途顿时精彩无限。

二、退后一步的旖旎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古人所写的《插秧诗》。阅读教学亦如此:单一、机械的读写,虽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语文之技,但却会丢失语文的人文之道,消解语文该有的活力和灵气。退后一步,理解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请看案例三:《燕子》第一自然段教学。

师:让我们一起将目光聚焦到春天的小精灵——燕子身上,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写出小燕子的“活泼机灵”?

生:抓住了羽毛、翅膀、尾巴来写的。

师:为什么不写小燕子的头、眼睛或爪子呢?

生:因为这些部位最能反映小燕子的活泼机灵。

师:所以我们在写一种动物的时候,要抓住最能体现其特点的部位写。大家再看,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生:小燕子的羽毛是“乌黑光亮”的,翅膀是“俊俏轻快”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师:“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多么准确,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做到用词精准。下面我们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动物的外形。(学生尝试)

和案例一相反,案例三中的教师将目光锁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让学生明白《燕子》第一自然段抓住凸显其“活泼机灵”的“羽毛”“翅膀”“尾巴”而写,而且用词精当。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迁移。然而,正如“本位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陈建先老师所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学习、情感的熏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如果把语文变为纯粹的工具,那操作的刻板、内容情境的弱化乃至缺失,就会使语文课成了作文写法的剖析课,这种冰冷的技术分析掏空的将是语文的灵性。矫枉过正,必然又是“误入歧途”。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的表述上特别突出了“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与试行课程标准相比,缺少了“理解”二字,但并不表明不再重视“理解”。“只有经历了‘理解语言文字和‘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语言的积累与内化,言语经验的体验与获取,缺少了‘理解都是无法实现的。”(刘仁增)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燕子》的这一段描写呢?可参考案例四:《燕子》第一自然段教学。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燕子外形之美的?

生:作者抓住燕子的羽毛是乌黑光亮的,翅膀是俊俏轻快的,尾巴是剪刀似的,写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

师:(根据学生回答圈画“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再读读,有什么感觉?

生:(对比读后)这些词写出了小燕子的特点,让人觉得小燕子特别讨人喜欢。

师:这些词组,都用“( )的( )”这样的结构。再读读,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感觉读起来特别好听,特别有节奏,就像诗一样。

师:你能读出这种美感吗?(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圈出“小”字)这个“小”字,让你觉得燕子怎样?

生:我觉得这个“小”字写出了燕子的可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燕子非常喜爱。

师:作者抓住羽毛、翅膀和尾巴这些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用上准确的词语写出了燕子的可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喜欢的情感。现在请你学着作者的介绍方法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可以仿照运用“一 ,一 ,加上 ”这样的长句形式。

(生模仿说话,互动指导、评价)

在案例四中,教师引导学生做足了“理解”的功夫:明确作者是抓住特点写出燕子外形之美;通过形容词去留对比以及“小”字魅力的感悟来体会燕子的可爱;各种练读让学生真情抒发对小燕子的喜欢。在逐步深入的理解中,学生明白了写一种小动物,就要抓住它的特点,要用词优美、恰当,要将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融于描写之中。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一点,写其它的小动物也就能驾轻就熟了。

三、原地踏步的睿智

“慢慢走,欣赏啊!”这是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景色迷人的大路上的标语。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行走在语文课堂,让我们在“踟蹰”时“进一步”,在“跳跃”时“退一步”,在“疾走”时“踏一步”,语文的芬芳就随时散在旅途上!然而把目光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在疾步向前,一路追赶的同时,忽略了停下来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例如案例五:《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自然段教学。

师:人们为什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请同学们阅读搜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想想她是个怎样的人?

生1:宋庆龄是个顽强不屈、一身正气的人。

生2:宋庆龄是个永葆革命青春的人。

生3:宋庆龄是个温柔、典雅的人。

……

师:那为什么人们总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呢?

生:因为樟树的可贵之处是香气能永久保持,它象征着宋庆龄的高贵品格。

师:正因为宋庆龄有着高洁的品格,所以,人们总是(引读)——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美国学者W·S·格雷认为,阅读心理过程分为四步骤:即“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类知识,要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质变,必须要经历“反应”和“综合”。这种过程是学生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它需要学生自己去体悟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意味,通过顺应和同化,在阅读过程中将它们内化、纳入自己的语言图式和知识体系中。《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其难点是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及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之情。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对宋庆龄的印象,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明白了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浅层次的。究其原因,就是缺失了文字和学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知识的建构过程。

语言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的真切体会和逐步接纳过程;同时语言体验也是一个结果,是阅读过程中所受到的情感影响,是对语言及其内容的感同身受,甚至是对语言秘妙的发现和创造。就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如何使学生来获得这种发展呢,这就需要原地踏步的睿智。请看案例六:《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自然段教学。

师:为什么我们要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宋庆龄的故居呢?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想想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在哪里?(生默读资料,圈画宋庆龄的可贵之处)

师: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在哪里?你能不能用上“无论……总是……”“只要……就……”“即使……仍然……”这些关联词来赞美宋庆龄?最后一句要这样写: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生动笔写后交流)

生1:宋庆龄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即使孙中山逝世,她仍然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勇敢顽强地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作斗争。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生2:当国民党以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战的罪名传讯和监禁爱国救亡运动七位领导人时,宋庆龄不但在法庭上大义凛然,而且亲自向高等法院要求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可见,无论情况有多危险,宋庆龄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和营救爱国人士。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生3:宋庆龄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即使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她仍然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保健机构。她的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师:现在你明白人们怀着崇敬心情瞻仰宋庆龄故居的原因,那为什么还要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生1:因为宋庆龄充满活力,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生2:樟树有永久保持的香气,宋庆龄有一身令人敬佩的正气。在人们的心目中,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樟树身上,人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

师:树如其人,游客们见到这樟树就想到了宋庆龄。在樟树下合影表达了人们对宋庆龄的怀念。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语言体验”:对搜集到的宋庆龄资料进行信息筛选,运用关联词进行写话,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一种被吸引的创造”,不断加深着对宋庆龄伟大人格的认识。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种来自“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才真正理解了人们对宋庆龄崇敬的原因,理解了宋庆龄和樟树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并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言语经验。

(费静亚,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2144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李时珍宋庆龄小燕子
宋庆龄,三城记
小燕子
解码李时珍
听小燕子唱《小燕子》
宋庆龄
小燕子回来了
中国药神李时珍
小燕子,背把剪
科学大咖李时珍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