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陇南八峰崖石窟的创始年代尚存争议,但经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石窟始凿于北魏时期,唐、宋、元、明、清各代继续开凿或重修、重塑、重绘。窟龛、建筑、造像皆因地制宜,地方特色明显。各窟皆为平面纵或横长方形窟,窟顶多不规则。现存14窟,窟内大小造像175身(其中宋、元、明、清142身),第8窟中的“华严三圣”系宋代原塑,明、清重要壁画约18平方米,明、清、民国碑7通(含缀合碑)。
关键词:八峰崖石窟;内容总录;窟龛形制;塑像;壁画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5-0029-06
Revising the General Catalogue of the Bafengya Grottoes
WANG Baisui
(1. Institute of Dunhuang Studi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20;
2. School of Culture and History, Longnan Normal College, Chengxian,Gansu 742500)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correct, supplement, and polish the General Catalogue of the Bafengya Grottoes in Longnan.Although opinions differ about the time of these grottoes construction,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construction began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the caves were rebuilt, repainted, or renovated. The caves, niches, and statues were made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 and exhibit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The caves are generally rectangular, while most ceilings are irregular in shape. The extant 14 caves house 175 statues of different sizes (142 of which date from the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8 square meters of wall paintings dating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7 stelae dating from the Ming,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s.
Keywords: Bafengya Grottoes; general catalogue; form of the caves; statues; murals
收稿日期:2014-01-24
基金项目:2012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一般项目“陇南石窟调查与研究”(12LZUJBWYB126)
作者简介:王百岁(1968- ),男,甘肃省西和县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和石窟艺术研究。
① 笔者曾在《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上发表《陇南八峰崖石窟内容总录》一文,因当时条件所限,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是在充分吸收近年相关最新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文所做的修改、补充与完善。第一,在体例方面进行了规范;第二,各窟龛开凿、殿堂重修、塑绘创作之朝代根据综合分析予以判断;第三,明确了各窟龛的形制;第四,对于各窟龛中重要塑像、壁画的方位,壁画的面积,壁画的内容等尽可能地予以说明;第五,对于前文中各方面欠妥的表述进行了更正,并补充了部分内容。
八峰崖石窟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县城南约35公里石峡镇石峡村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现存14窟,窟内各类大小造像共175身,其中宋、元、明、清造像142身,明、清重要壁画约18平方米,明、清、民国碑7通(含缀合碑)。八峰崖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以后历代继续开凿或重建、重塑、重绘,虽屡次遭劫,但窟龛尚存,许多造像、壁画也保存下来。197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 八峰崖石窟相关问题
(一)开凿年代
八峰崖石窟的创始年代,学术界尚存争议,迄今亦无定论。张学荣、张宝玺、刘永增、魏文斌、孙晓峰等先生认为,八峰崖石窟现存佛、菩萨塑像及壁画等,不会早于明代。后张学荣、孙晓峰等先生认为部分塑像具有宋代风格。笔者导师施萍婷先生认为,八峰崖石窟现存最具代表性的佛、菩萨(如第8窟一佛二菩萨)是宋代的原塑,其塑造艺术水平甚至不亚于敦煌莫高窟同时期的部分塑像。
本文关于窟龛始凿、重修以及塑像、壁画创作年代的观点系笔者和施老师经过综合分析(因本文题目所限,暂不展开讨论,另有专文论述)后得出的结论,反映了目前的认识水平。
(二)关于窟龛形制
石窟分上、下两层,利用天然石隙凿建而成。可将14个窟(龛)看作一个整体,但各个单元又是相对独立的(图1)。具体地说,第1—5窟(图2)、第6—10窟各窟之间有廊道(或台阶)连通,窟与窟之间有隔墙(图3);第11—14窟彼此相隔,门前共用一条长廊(图4)。第2—6、10—14窟,每窟各有2—3个(或更多)坛(龛),而第1、7—9窟每窟只有一个坛(龛),故各单元可笼统地称为“窟龛”或“窟(龛)”。各窟(龛)都是依北壁,以砖石、土木、屋瓦等材料建成。
第1、7—14窟坐北朝南,第2—5窟坐西朝东,第6窟坐东朝西。
(三)关于部分造像
1. 第1窟:灵官一般为红脸,龛内塑像为黄脸者,恐因年代长久而变色所致。其他塑像或有类似情况。
2. 第9窟:二胁侍菩萨与中间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构成“华严三圣”组合,唯二胁侍头顶被塑成貌似佛的肉髻,但据笔者推测二胁侍本来应是被当作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来塑造的,所以此处二胁侍应理解为“菩萨”而非“佛”。
3. 第10窟:此前许多学者和信众、游人称“布袋和尚”为“弥勒佛”,施萍婷先生认为称其为“布袋和尚(罗汉)”更妥当;另外,根据造像内容及窟内结构并参照其他各窟例,布袋和尚(罗汉)与地藏菩萨似应彼此分开,即本殿应分出“地藏殿”和“布袋和尚殿”,但为避免造成窟号的混乱,并考虑到罗汉所在空间实际很小,故本窟名称姑且一仍其旧。
4. 第13窟:药师如来佛的胁侍一般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但也有以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胁侍的,或以药王、药上二菩萨为胁侍的,或以观世音、文殊、大势至、宝檀华、无尽意、药王、药上、弥勒等菩萨为胁侍的。本窟以观世音、文殊二菩萨为胁侍。
5. 第14窟:在三大菩萨殿中,一般是观世音居中,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但此殿则不同,当地群众称此窟为普贤殿。
(四)关于碑文内容
明、清、民国碑,因字数较多,拟载入笔者博士学位论文《陇南石窟研究》,故此处暂略。
(五)关于维修保护
历史上,八峰崖石窟栈道几经兴废,窟龛、殿宇屡圮屡兴,塑像、壁画或损或补(现存各窟龛均有历代重修迹象)。196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窟前建筑,损毁极其严重。2008年5·12大地震使窟龛、塑绘受到一定破坏和影响。2009—2010年,由县文化局负责,湖北楚风园林古建有限公司承建,对八峰崖石窟的山门、栈道、殿宇、僧房等进行了整修重建。
(六)关于当代塑绘
山门通向第1窟之栈道右侧崖壁小龛中,有当代新塑门神、四海龙王、牛王菩萨、马王菩萨、文魁星、武魁星、土地神等10身像,新绘壁画、板画多幅。在第13窟与第14窟之间,有一个近年新造王母龛。
石窟主体是14个窟(龛),内容总录中有关窟龛、塑像、壁画的统计数字中不包括这些新造窟龛及其中塑绘,14个窟中的当代新塑造像、新绘壁画,原则上不予介绍,仅于必要时提及。
二 八峰崖石窟内容总录
第1窟 灵官殿
时代:宋(清重修);灵官为清塑,北、西壁壁画为清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130厘米,宽240厘米,高218厘米。
内容:
(1)塑像1身。北龛灵官高113厘米,身穿甲胄,左手握凿下垂,右手执鞭上举,左脚前蹬,右脚踏轮做腾空状,黄脸白须,三目怒视,张口。龛台长106厘米,宽64厘米,高54厘米。
(2)北壁、西壁以红为底色,可见所绘树枝、树叶等。
第2窟 哼哈殿
时代:唐(宋、清重修);哼将为清塑,北壁壁画为清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233厘米,宽295厘米,高217厘米。
内容:
(1)塑像2身。北坛哼将高132厘米,头戴宝冠,上身裸露,丰满劲健,面相忿怒,左前臂为断后新补。坛长206厘米,宽87厘米,高52厘米。南坛哈将为当代新塑,坛长229厘米,宽58厘米,高47厘米。
(2)北壁以红为底色,绘有项光、云纹、火焰纹、花草纹。
第3窟 天王殿
时代:唐(宋、清重修);四大天王为清塑,南、北壁壁画为清绘。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进深373厘米,宽298厘米,高224厘米。
内容:
(1)塑像4身。北坛东侧西方广目天王高136厘米,左手托塔,右手抚腿;西侧北方多闻天王高140厘米,左手抚腿,右手拄长柄幡;坛长343厘米,宽80厘米,高60厘米。南坛东侧南方增长天王高139厘米,左手按腿,右手持剑置胸腹前;西侧东方持国天王高142厘米,左手握琵琶,右手做弹拨状。坛长284厘米,宽79厘米,高55厘米。
(2)北壁、南壁绘有项光、花草纹、火焰纹、云纹。
第4窟 玉皇殿
时代:唐(宋、清重修);关帝、华佗为清塑,西、北、东壁壁画为清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264厘米,宽373厘米,高214厘米。
内容:
(1)塑像3身。西坛当代新塑玉帝像。北坛东侧华佗高122厘米,西侧关帝高128厘米。坛长207厘米,宽102厘米,高71厘米。
(2)西壁北端画周仓,纵120厘米,横71厘米。北壁正中画盆中花草。东壁北端画关平,纵124厘米,横68厘米;南端画山水、花鸟、草、树等(模糊),纵134厘米,横61厘米。边沿可见重层迹象。
第5窟 三世佛殿
时代:唐(宋、元、明重修);三佛为元塑,十六罗汉为明塑,四壁壁画为明绘。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进深516厘米,宽332厘米,高232厘米。
内容:
(1)塑像22身。西坛塑三世佛,皆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分别高90、84、85厘米。三佛莲台分别高26、25、26厘米;坛长342厘米,宽52厘米,高90厘米。佛坛左、右前侧分站当代新塑迦叶、阿难。北坛塑坐姿十六罗汉(8身),每身高57厘米左右。坛长327厘米,宽78厘米,高43厘米。东龛东面窟门处朝西龛内小方台上当代新塑韦陀护法面对三佛而立。南坛塑坐姿十六罗汉(8身),每身高57厘米左右。坛长289厘米,宽35厘米,高64厘米。
(2)西壁北端画背光、云纹、花草纹等,纵108厘米,横84厘米;中间壁画模糊,大部分残缺;南端壁画模糊,残损严重。北壁西端画草、树、花鸟、山水等,纵142厘米,横54厘米;中间、东侧画二十四诸天(12身),有背光、花草、云纹等(模糊),纵105厘米,横347厘米。东壁北侧画山岩、花草、动物等。南壁西端画山水、草、树、云纹、房屋、人物、动物等(模糊),纵164厘米,横47厘米;中间、东侧画二十四诸天(12身),有背光、花草、云纹等(模糊),纵108厘米,横351厘米。
第6窟 娘娘殿
时代:唐(宋、清重修);三位娘娘、三个蹲坐小孩为清塑,北、南壁壁画为清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253厘米,宽310厘米,高215厘米。
内容:
(1)塑像12身。东坛中间送子娘娘、南侧金花娘娘、北侧催生娘娘,分别高117、120、110厘米。坛长277厘米,宽65厘米,高67厘米。坛北端长方体台基上泥塑圆柱体(高14厘米,直径26厘米)上塑3身蹲坐小孩,自前向后分别高18.8、20、14.5厘米。前面的小孩右臂残损,中间的小孩躯体有裂缝。南坛当代新塑站姿女侍者2身。北坛当代新塑坐姿女神2身,各抱1小孩。
(2)东壁壁画(模糊)绝大部分残损,唯见边缘极少部分。南壁、北壁、西壁(北端)壁画(模糊)有残损。
第7窟 药王殿
时代:唐(宋重修)。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289厘米,宽336厘米,高338厘米。
内容:
塑像4身。北坛自东向西依次为当代新塑药王、药王右侧侍者、太阳神、月亮神。
第8窟 华严殿1
时代:唐(宋重修);一佛二菩萨为宋塑。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330厘米,宽437厘米,高338厘米。
内容:
塑像3身。北坛中间高138厘米的毗卢遮那佛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台座上,左侧高128厘米的文殊菩萨倚坐于青狮上,右侧高124厘米的普贤菩萨半跏趺坐于白象上,二菩萨微侧向佛。莲台、青狮、白象分别高27、40、34厘米;莲台下须弥座(有4身呈背负、托举姿势的力神影塑)、青狮基座、白象基座分别高68、50、58厘米。坛分2层:第1层长403厘米,宽211厘米,高148厘米;第2层长403厘米,宽140厘米,高50厘米。
第9窟 华严殿2
时代:唐(宋、明重修);一佛二菩萨为明塑,北、东、西壁壁画为明绘。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进深288厘米,宽255厘米,高338厘米。
内容:
(1)塑像3身。北坛中间高122厘米的毗卢遮那佛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台座上,左侧高116厘米的文殊菩萨半跏趺坐于青狮上,右侧高80厘米的普贤菩萨半跏趺坐于白象上,二胁侍菩萨侧身向佛。莲台及其下基座分别高20、28厘米,青狮、白象分别高38、43厘米。坛长191厘米,宽158厘米,高155厘米。
(2)北壁、西壁背光等大部分残损。东壁背光、花草纹、云纹等残损较轻。
第10窟 地藏殿
时代:唐(宋、明重修);布袋和尚为明塑,北、西壁壁画为明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264厘米,宽496厘米,高338厘米。
内容:
(1)塑像15身。西坛双层仰莲台座上坐姿布袋和尚,高124厘米。莲台高23厘米。坛长145厘米,宽50厘米,高93厘米。北坛当代新塑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十王、判官、鬼卒等14身,菩萨坐于高坛上,其余或坐或站于低坛或小方台上。
(2)西壁画背光及山水、花草、树木(模糊),纵93厘米,横132厘米。北壁西端画山水、花草、树木(模糊),纵158厘米,横64厘米。
第11窟 真武殿
时代:北魏(唐、宋、明重修);真武大帝、金童、玉女、三位神将为明塑,北、东壁壁画为明绘。
形制:平面近纵长方形,进深294厘米,宽284厘米,高305厘米。
内容:
(1)塑像6身。北坛真武大帝高176厘米,坐于台座上,身穿铠甲,左脚缠蛇,右脚踏龟,左臂前举,右手持剑,目视前方。真武左、右侧分别站金童、玉女,分别高100、107厘米。坛长208厘米,宽96厘米,高81厘米。东坛北、南侧分别站龟将、蛇将,分别高131、133厘米。坛高30厘米。西坛南侧神将(原为北侧神将,原南侧神将被毁,当代新塑神将被置于北侧,故现在南侧神将实为原北侧神将)高26厘米。坛高133厘米。
(2)北壁绘有背光、火焰纹、海水纹、云纹。东壁南侧背光、花草纹、火焰纹、云纹残损近半。
第12窟 三官殿
时代:北魏(唐、宋、明重修);三官与文武将官为明塑,北、东、西壁壁画为明绘。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进深428厘米,宽246厘米,高305厘米。
内容:
(1)塑像7身。北坛中间天官、东侧地官、西侧水官,分别高131、135、130厘米,皆倚坐于高112厘米的台座上。坛分2层:第1层长270厘米,宽164厘米,高25厘米;第2层长242厘米,宽60厘米,高138厘米。东台北侧文官、南侧武将分别高118、136厘米,长方体站台分别高62、55厘米。西台北侧文官、南侧武将分别高118、131厘米,长方体站台分别高70、59厘米。
(2)北壁画桌案、官印、令牌、宝剑、书籍等。东壁北侧画背光、云纹等,残损较重。南侧画面中牌坊屹立,衙门肃然,官员危坐,骆驼过市,山青水绿,海浪翻滚,不同行业、等级、民族的人物熙来攘往,人和物均大小错落,图景远近结合(模糊),纵103厘米,横134厘米,内容待考。西壁北侧画背光、云纹等,局部残损。南侧画龙车凤辇马舆(模糊),一只凤凰、一匹马、一条龙各拉一辆车,三辆车分别在画面的上、中、下部。车上有帐子,车前有华盖,车后有掌扇,同向(面对壁画的观画者左侧方向)并进,兵将簇拥,旗幡招展。画面的南缘残损,边沿可见重层迹象, 纵145厘米,横124厘米,内容待考。
第13窟 东方三圣殿
时代:北魏(唐、宋、明重修);一佛二菩萨及佛左、右前方侍者为明塑,佛前方供养人为明雕,北壁背屏为明雕(绘),东、西壁浮塑为明塑。
形制:平面纵长方形,进深457厘米,宽386厘米,高305厘米。
内容:
塑像65身。北坛中间高70厘米的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结跏趺坐于莲台(两品相叠,上品为单层仰莲台座,下品为双层仰莲台座)上,左侧高82厘米的观世音菩萨倚坐飞龙,右侧高80厘米的文殊菩萨半跏趺坐于青狮。两坐骑均站立于双层仰莲台座上。药师如来、观世音、文殊的莲台分别高36、19、23厘米。佛稍前左、右侧各有1位侍者,侧面向佛。佛正前方为1石雕供养人(头部丢失,今人补以泥塑头),与足下小型方形石台连为一体。坛两端各有当代新塑侍者1身。坛长352厘米,宽60厘米,高96厘米。东壁、东坛主体渡海图中有塑像12身,有站、坐于坛上和附着于壁上的菩萨、罗汉、天王等(浮塑、影塑);上部北侧皈依图,南侧八仙图和西游图有塑像19身,北端塑一棵大菩提树。西壁、西坛主体图案构成似东壁、东坛,有塑像12身;上部北侧猴子捞月图及南侧八仙图和取经图有塑像14身,北端塑一棵大菩提树。
第14窟 普贤殿
时代:北魏(唐、宋、明重修);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及普贤左前方胁侍菩萨为明塑,菩萨背屏为明雕、塑、绘,东、西壁塑绘结合图案为明代所塑、绘。
形制:平面横长方形,进深361厘米,宽470厘米,高305厘米。
内容:
(1)塑像27身。北坛中间头戴宝冠、高160厘米的普贤菩萨半跏趺坐于白象上(下面是双层仰莲台座),普贤左侧高117厘米的观世音菩萨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台座上,右侧高130厘米的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台座上。普贤、观音、文殊莲台分别高18、16、19厘米,莲台下须弥座分别高39、80、78厘米。普贤左前方1名胁侍菩萨高169厘米,所站莲台、莲台下小方台分别高10、8厘米。普贤右前方当代新塑1侍童。普贤、观音、文殊菩萨背后有塑、雕、绘结合的龛式莲花背屏。坛分2层:第1层长358厘米,宽182厘米,高27厘米;第2层长456厘米,宽109厘米,高51厘米。东壁、东坛、西壁、西坛腾云图中人物站于坛上和附着于壁上者(浮塑、影塑)﹐为菩萨、皈依佛教者、供养人等。每壁(坛)11身(上6下5),合22身。
(2)北壁三菩萨龛式莲花背屏各自分立,皆为绘、塑、雕结合图案。东壁、东坛、西壁、西坛绘、塑结合的腾云图有菩萨、皈依者、供养人及大量云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