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头控制的关键点和核心。为了加快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建设,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制定了乡镇监管站建设标准,详述了在此标准指导下,全市126个乡镇监管站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效。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727
0引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省、市、县3级普遍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机构,城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入市检测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县以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而多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有的地方尚未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这就为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带来隐患。如何建立机构合理、管理完善、运行顺畅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检测机构,解决源头监管难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1]。
鉴于乡镇监管站建设是源头监管的重要支撑体系,从2008年开始,商洛市就着手探索乡镇监管站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采取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办法,全市建成126个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重点镇检测室14个,标准化检测室55个,配备速测仪、具备速测能力的监管站57个,企业自律性检测室46个,率先实现了镇级检测全覆盖[2]。
1建设背景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3]为了做大做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品牌,确保产品质量,商洛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商洛模式”,即“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将镇级监管站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制订印发了建设标准,从重点乡镇建设开始,逐步带动辐射全市126个镇,实现了镇级监管检测的全覆盖。
2建设内容及标准
2.1统一监管站名称
按照《商洛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标准》,全市统一命名“XX县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行政上隶属当地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上级农业行政部门和检验检测业务部门指导,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乡镇监管站内设检测室,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村级监管员,延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到村组。
2.2明确工作职责
市农业局统一下发文件,明确镇领导小组、镇监管站、检测室及相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制定了镇监管站人员配备和各个岗位的职责。镇监管站设站长1名,监管员2名,检测员2名,监管员负责辖区内生产基地的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监管,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监管基地、市场农产品的安全以及质量安全信息的报送等;检测员负责基地和市场农产品的抽检,实验室样品的检测,生产基地农药、兽药的安全使用、生产技术指导等。在辖区内企业(基地)建设自律性检测室,企业配备检测人员,县区负责检测技术的培训指导,设立村级监管员,定期开展培训,落实各自的职责任务。
2.3确定基本建设标准
镇监管站应有固定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30 m2,检测室面积不少于10 m2。监管站配备电话、电脑、相机、桌椅、流动抽样车等必备的办公设备。检测室配备农残速测仪、兽残检测箱等仪器,装备工作台、空调、冰箱、电脑等检测所需设备。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设立自律性内检室,配备检测人员,培训内检员。每个村聘请1名监管员,按照动态监管平台的设计,村级监管员必须配备1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便携式监控仪,及时上传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2.4保障运行经费
为了解决经费难的问题,对监管站运行经费进行了规定,镇级监管站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2.0万元。检测抽检、试剂购置,流动抽样车运行费用不少于1.0万元。村级监管员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600元。企业内检员报酬由企业负担。
2.5制定考核办法
为了保障全市镇级监管站整建制推进,市上统一制定监管、检测工作规范和科学、合理、公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年度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4]。
3乡镇监管站建设现状
3.1实行镇级监管站建设整建制推进
乡镇监管站是基层监管的枢纽,既要对县区农业局、检测站负责,又要组织村级监管网络运行,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新动态。市农业局十分重视乡镇监管站建设,按照《商洛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标准》,商洛市126个镇监管站全部挂牌成立,每镇配备了监管检测人员3~5名,改造实验室总面积2300 m2,购置农残、兽残等仪器设备200余台套,为重点镇配备流动抽样车14辆,1774名村级监管员全部上岗。从2010年3月起,首批建成的14个重点镇全部开展工作,目前126个镇全部建成,开展监管和检测工作,年检测样本20000个以上,上报监管信息6000条以上,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消费安全。
3.2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
按照商洛市首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要求,实行政府负总责。镇政府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了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对未完成目标管理任务或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镇、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3.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通过多年来的摸索,一致认为:“合格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从生产源头抓起,将监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乡镇监管站和村级监管员的基层监管作用,加大农业投入品、环境质量状况监管,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强化基地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为此,逐步完善镇监管站监管检测职能,要求企业(基地)内检员、村级监管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了覆盖全市,延伸到村组的基层乡镇监管检测网络[5]。
3.4建立稳步推进乡镇监管站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商洛市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强监管责任体系应急处理机制、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制定下发了《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商洛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标准》一系列方案、预案、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等,为基层乡镇监管站建设提供了建设依据和制度保障[6]。建立健全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信息收集、报送制度和应急处置报告制度,稳步推进乡镇农产品监管站建设,提升了基层农产品安全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7-8]。
4存在的问题
4.1农产品安全法律意识淡漠,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由于一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农产品安全观念淡漠,责任意识不强,加之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文化层次偏低,对农业投入品辨别能力差,生产记录、购销台账不完善,镇级监管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部分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仍需加强,农产品安全隐患依然不容忽视[9]。
4.2技术力量薄弱,监管检测体系尚待完善
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初步建成,仍需不断充实和完善。虽然每个镇均配备了3~5名监管检测人员,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对人员知识层次要求比较高。目前,基层从事农产品安全工作的同志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老化等问题,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大多是在原基层农技站的基础上,加挂牌子成立的,监管检测任务增加,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并未增加[10]。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是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一项主要问题[11]。
4.3部分监管检测运行机制尚需健全,效能有待提高
目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但在运行过程中仍有不完善之处,如风险监测体系、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市场准入体系等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应加强食品药品、工商、质检、商务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以便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产品监管工作效能,真正发挥源头监管作用[12]。
4.4经费保障体系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商洛市属贫困山区,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难以保障监管检测工作经费。按照《陕西省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市、县、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经费由本级财政保证经费投入,但部分乡镇检测经费尚未落实,抽样难、检测难,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5对策及建议
5.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乡镇、村组、基地、企业,加强政策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面向社会公众、基层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开展诚信教育,建立企业信誉档案,将违规违法企业录入黑名单,定期公布。推行依法行政,从严从重处罚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震慑犯罪分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利用专题讲座、义务咨询等形式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3]。
5.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与普通的农技推广工作差别很大,技术性强,具有专一性。目前,商洛市建立了126个乡镇监管站检测室,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初步对检测员开展了培训,但基层监管检测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深入,检测操作技能不熟练,急需进行脱产培训,提高检测水平,提升监管与检测能力。
5.3健全运行机制,保障规范管理
依据《商洛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探索建立制度性风险评估机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4]。在充分发挥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前期安全追溯的基础上,扩大质量安全追溯品种和地域,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15-16]。目前,在商州大荆现代农业园区也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制定相关考核与评定准则,对考评结果定期在市域范围内进行通报,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运行机制,保障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5.4加强企业内检员管理,落实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负责本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的具体责任人。要加强对内检员的培训,进一步强化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制度。将企业内检员管理是否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等作为申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全面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建立农产品认证标识补贴机制,提高企业认证积极性,切实为生产过程提供安全保障[17]。
5.5强化村级监管员管理,防止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县区定期开展村级监管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源头监管水平。充分发挥便携式监控仪的作用,及时上报本辖区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隐患等有关信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关口前移,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强化村级监管员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落实薪酬,提高工作积极性,把好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源头关。
5.6争取财政支持,落实农产品安全经费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人尽皆知,抓住机构改革机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力争将农产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重点解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经费,保障基层开展工作的需求。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保障制度,增加乡镇监管站人员编制,提升基层人员高、中级技术职称比例,提高基层边远地区人员工资待遇,确保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正常运转,保障市民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 钱永忠,王芳,高山,等.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1):13-15.
[2] 董自庭,高林,李枫,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商洛模式”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3(7):88-91.
[3] 陈晓华.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任务及近期工作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10.
[4] 张心明,郑健康,钱瑾,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6):63-65.
[5] 倪艳华,李忠阳,何振风.食品农药污染综合监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3):241-243.
[6] 章力建,胡育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5):60-63.
[7] 史兆光,林红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12):103-105.
[8] 燕香梅.沈阳市农产品监管模式发展研究[J].农技服务,2010(1):147-148.
[9] 夏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分析[J].农村经营管理,2009(2):24-26.
[10] 周云风,张利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实困境和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6):57-62.
[11] 林森知,杨孝彩,陈巧红.三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与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5):14-15.
[12] 卢海燕,梁颖,白洪武,等.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0):179-182.
[13] 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29-32.
[14] 邹小南,谭红,钟英鹏,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在农药残留上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169-172.
[15] 刘秀萍,赵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0(7):1-3.
[16] 李圣军,孔祥智.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13-19.
[17] 殷艳,金山.构建农产品标识补贴制度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