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珍
摘要 2010~2012年6~9月,在闽北地区邵武市境内对野猪夏季卧息地的生态因子作了初步研究,认为闽北地区野猪夏季最适卧息地为针叶林、隐蔽条件好、下坡位、阴坡、离水源近、低海拔的地方。同时,各生态因子常常共同作用于野猪夏季卧息地的选择。
关键词 野猪;夏季;卧息地;生态因子;闽北邵武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621-02
野猪(Sus scrofa)属偶蹄目,猪科。在分类学上,闽北地区的野猪属我国5个野猪亚种之一的华南亚种(S.s.chirodontus)[1]。2000年8月,我国将野猪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自国家采取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狩猎等保护措施以来,野猪种群数量明显增长,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但与保护相矛盾的是,野猪对农作物的残害较为严重。目前,国内对野猪的研究常常为狩猎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一般报道[2-6],在其生态、生境选择方面,高中信等[7]对野猪东北亚种(S.s.ussuricus)、王小明等[8]对野猪华南亚种的冬季生态作了初步报道,但尚未有野猪夏季生态方面的报道。为合理利用野猪资源, 2010~2012年,笔者在邵武市境内对野猪夏季卧息地的生态因子作了部分研究,2012年6~9月,又进行了补充调查,以期填补野猪夏季生态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研究区概况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偏西,武夷山山脉东南侧,位于117°02′~117°52′E,26°55′~27°57′N之间,面积2 845 km2。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11.6%,低山占28.1%,高丘陵占34.1%,低丘陵占7.5%,山间盆地占4.2%。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基本同期,年平均气温18.6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6~28.5 ℃,极端最高气温41.4 ℃,年均降水量2 133 mm,相对湿度79%。森林覆盖率高达80.1%,其中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木林为主要林型。
2 研究方法
随机设置样带119条,样带的布设以1/50 000的地形图为基本工作图,布设样带时,样带的起始点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的省级固定样地相吻合,样带的长度为7.21 km,宽15 m,覆盖了邵武市各主要林型。发现野猪巢穴或卧迹时,记录并测量发现地点的林型、坡向、坡位、坡度、隐蔽等级、海拨、人为干扰度、距水源距离8项生态因子,各因子的测量定级标准如下:
林型以植被的生长型外貌命名,依邵武市林型组成划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木林及其他林型;
隐蔽级、海拔、人为干扰程度的定级标准依王小明等[8];坡向、坡位、坡度的定级标准依高中信等[7]。
3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中共发现了32个野猪卧迹,没有发现野猪营造的巢穴,说明野猪在夏季没有营巢的习性。
3.1 林型
由表1可以看出,有22个野猪卧迹(68.8%)在针叶林中,8个在针阔混林中,1个在常绿阔叶林中,1个在灌木林中,由于样带已覆盖邵武市的所有林型,因此可认为闽北地区野猪夏季卧息地的最适林型为针叶林。在夏季,野猪多在田埂边拱食蚯蚓、植物块茎等食物,由于在邵武市,针叶林(松树林)的周边大多有农田,且多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能够为野猪提供良好的隐蔽条件;而在常绿阔叶林,虽有发现野猪的足迹,但未发现其卧息地,主要是由于在阔叶林中野猪所需的食物来源相对少,不能保证野猪长时间的停留。而在冬季,阔叶林能够为野猪提供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如植物的果食等),所以高中信等[7]及王小明等[8]所研究的野猪冬季最适卧息地的林型为常绿阔叶林。
3.2 水源
水源对野猪卧息地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野猪的卧息地大部分离水源只有40~50 m;并观察到野猪经常跑到附近有水的地方戏水及饮水,这与高中信等[7]研究的相同,而与王小明等[8]研究的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井冈山水源十分丰富的缘故。
3.3 隐蔽等级和人为干扰度
在隐蔽级方面,野猪对卧息地的隐蔽条件选择性十分明显,从表1可见,有21个(65.6%)的卧息地是选择在隐蔽条件很好的地方;人为干扰因子对野猪卧息地的作用并不明显,有19个(49.4%)野猪卧息地离人类活动点的垂直距离在500 m以上,调查中还发现在某些离人类活动点较远的地方其隐蔽条件一般,而在离人类活动点较近的地方隐蔽条件较好。
3.4 坡向、坡位和坡度 坡向、坡位在野猪选择其卧息地时的作用较为明显。调查发现有25个(72%)在阴坡,7个在半阴阳坡,而在阳坡却未见卧息地;有29个(90.6%)卧息地在坡下位,3个在坡中位,而在坡上位未见卧息地。说明闽北地区野猪在夏季非常喜欢选择阴坡、坡下位山凹稍偏上的地方作为卧息地,都是为了要选择能降温避热的地方。这与高中信等[7]及王小明等[8]所研究的野豬冬季非常喜欢选择在阳坡、坡上位作为卧息地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冬季野猪的卧息地要选择在干燥、温暖的地方。
此外,野猪喜利用缓和平坡 (坡度大部分小于5°,占81.3%)作为卧息地,而对陡坡的喜好性很低,这与王小明等[8]所研究的相同。
3.5 海拨
海拔高度对野猪卧息地的影响明显。有卧息地30个(93.7%)发现于海拔900 m以下,这与王小明等[8]所研究的是不同的,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夏季,阔叶林中野猪所需的食物来源少,而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多为阔叶林。
4 小结
闽北地区野猪夏季对卧息地的诸种生态因子具有不同的选择,野猪对林型、坡位、坡向、坡度、隐蔽条件、人为干扰和海拔高度的选择是非常明显的。森林植被类型是野猪夏季卧息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子,因为其能够提供野猪所需的食物和隐蔽条件,其次是水源,能够为野猪提供足够的水源和消暑的作用。隐蔽条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一因子常常与海拔高度、坡位等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于野猪夏季卧息地的选择。在夏季,天气炎热,野猪在选择卧息地时,不仅要选择食物来源较为丰富、隐蔽条件的地方,而且还要选择在能降温避热的地方。笔者认为闽北地区野猪夏季最适卧息地大致是针叶林、隐蔽条件好、离水源近、下坡位、阴坡、低海拔的地方。而高中信等[7]及王小明等[8]所研究的野猪冬季最适卧息地为常绿阔林、缓和平坡、朝阳、人为干扰程度小和隐蔽条件好的地方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在冬季,野猪的卧息地要选择在干燥、温暖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王岐山.安徽兽类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7-239.
[2] 林文峰.野猪食场狩猎法[J].野生动物,1982(2):55.
[3] 许春远.安徽山区野猪为害情况及其防治方法[J].动物学杂志,1958,2(2):120-121.
[4] 巫露平.华南野猪的生物学机中心食场狩猎法经验[J].兽类学报,1984,4(1):75-78.
[5] 赵绍梧.野猪的生活习性及其狩猎方法[J].动物学杂志,1959,3(8):371-372.
[6] 中国昆虫研究所狩猎组.介绍几种打野猪的方法[J].动物的防治与利用,1971(5):18-20.
[7] 高中信,张明海,胡瑞滨.小兴安岭地区野猪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1995(1):25-30.
[8] 王小明,应韶荃,陈春泉.江西井冈山野猪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9,18(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