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轩
严格意义上,我不同意一种说法,说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上学时的一些“后进生”,事业有成者相当多,一点也不亚于那些考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优等生”,百万资产的大老板绝非个别,而且这些人比当年的优等生更尊敬老师。不同意的理由如下:1.这种说法容易鼓励落后从而安于现状;2.这是在拿后来成功的“后进生”与遭遇失败的优等生比较;3.衡量成功的标准只是财产和金钱多寡,过于单一,说服力不够(这跟学校单靠考试分类学生一个道理);4.不尊敬老师的优等生不能算真正的优等生;5.后进生的成功更为难得、更出乎意料、“逆袭”色彩更浓厚,有更强的“样板”效应和“浪子回头”层面的借鉴意义。但是我非常严重地同意一点:后进同学与优等生一样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实现自我!
后进生的逆袭
我高中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入学,中考分数高的被划分为“希望生”。分数线下面的则被称为“非希望生”。希望生大多数是穷孩子,学费、生活费、教材费等等一切全免,为的是未来给学校打广告造声誉;非希望生大多是家境良好,相对学习基础薄弱,成绩都不算太好。后来有家长提出意见,认为不应该叫“非希望生”而应该叫“后进生”,他无疑是对的——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
小斌是我们班“非希望生”中的一位,属于“富二代”,人高马大长得也很帅,篮球打得也很好,典型的“高富帅”。有一次学校要听地理课,地理老师想出个彩儿,准备让小斌在课上回答问题,露个脸儿,并提前早早跟小斌进行了演练。等到正式听课了,老师问:“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小斌,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小斌站起来思索良久后回答:“维纳斯!”全班崩溃了……
小灵也是“非希望生”中的一位,是一个女孩,超级喜欢文科,极端厌恶数学,是业余短跑选手。有一次,她问我一道有点难度的数学题目,我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她答案,而是详细地讲解了有关基本知识点和必要的分析思路。让我吃惊的是她真的居然把题目给解答出来了。我俩当时都很有成就感,她说难以相信,我鼓励她说:“你看你这不是也挺可以的吗?”
小鑫也是后进生中的一位,是我的同桌,她挺知道学习,很想进步,一直也很努力,可是成绩偏偏一直没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不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开朗乐观,每天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但作为“同桌的你”,我知道她内心很苦恼。
举这几个例子。绝对没有讥讽和嘲笑的意思在里面,而是想告诉学习后进的同学一些改变自我的路径。小斌后来子承父业,经营着一家中国北方最大的种子公司。手底下最少有十几个研究生学历的员工,现在他自己会抓住一切时间参加一些管理培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小灵后来参加了自学考试,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她的老公也是我们高中的同学,当时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好,但是一直坚持努力学习,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学校当老师,两个人生活得很幸福。小鑫更励志了,也是参加的自学考试,期间还长期在新东方自学英语,后来考取了西北大学的研究生,目前供职于中石油。
后进生的优秀品质
所谓优等生与后进生,划分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按照布鲁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仅凭学习成绩一个标准给人一个后进或者先进的定论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智能组合体,他们的能力是由多方面构成的,绝非只有学习文化这一方面。此外,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智力差而后进只是个别现象,相反,绝大部分“后进生”都相当聪明,他们不但聪明,而且在长期后进的过程中磨砺出了“优等生”身上所不具备的优秀的品质,这些可贵的品质包括:
在沉默中养成的顽强毅力。在学校里,“后进生”听数学、听英语跟听天书一样,他们却能坚持在那里坐着。日积月累地磨练出来的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关键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后进生”同学虽然自己学不懂,却能够自得其所,并不会主动干扰好学生的学习。
从失败中培养的超强抗挫折能力。很多“后进生”也想进步,可是课程越来越难,成绩一次不如一次,不断接受着失败的考验。一个成年人在工作上要是一次也没有胜利过,心情会如何?而“后进生”们,面对屡考屡败的尴尬境地,却能屡败屡战,日久天长磨练出来的是多么顽强的抗挫折能力。
在“冷眼”中养成的过硬心理承受力。在一个仅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后进生”没有成功和赞扬,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同情和理解,更多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冷眼”和疏离。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考试,让“后进生”没有发展才能的机会,甚至没有辩解的权力,经年累月,练就的是何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在对比中拓宽自己的胸怀。“后进生”这么难,每天吃完早饭,背上书包朝着这个又苦又累,又没人理解同情,还不断得到批评和嘲讽的学校走来。对批评他们的老师,嘲笑他们的同学,“后进生”常能一笑了之,这需要多么开阔的胸怀。大部分的“后进生”都胸怀开阔,待人诚恳,心直口快。最值得肯定的是,他们虽然落后,却能够“悦纳”别人的优秀,发自内心地为别人的优秀鼓掌和叫好。
在一个以考试这一唯一手段划分优秀与落后的学校里,用着共同的教材,使用基本相同的教育手法,基本没有“因材施教”和差异对待的措施,后进同学面对的学习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教育中,受歌颂和赞扬的只是天才和顺臣。大器晚成的人收获的只是抱怨和寂寞。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同情、帮助和鼓励后进同学。
永不放弃
我在这里决不是鼓励同学们努力去做后进生或者甘于落后,也不是说只有后进生将来才有发展,而是说后进生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这样的成功或早或晚,可能是商业方面的,可能是艺术方面的,甚至可能是科学研究方面的。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任何一个人的潜力。我就遇到过很多后进的同学,甚至在高中时代就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我的一位同事,初中是游泳特长生,也想在这方面发展,当然长期坚持参加游泳训练,占用了很多的学习时间,到高二时还是班里后几名。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太可能在游泳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高三一年奋起直追,疯狂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终于考上了心目中的名牌大学。
我最怕的是后进的同学放弃努力,千万不要暗示自己“不可能”!我有一个学生,高考数学考了87分,都没及格,因为是市优千才踩着录取线被录取了,偏偏被分到了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需要学习数学。他曾经提出过要转系,可是他们系又不允许转系。我曾经十几次提醒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可每次他都表示,一上数学课就头疼、就昏昏欲睡,简直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别的同学四年毕业了,他却没有拿到任何证书。参加工作后才幡然醒悟:拿不到证书等于高中毕业。于是就请了个学数学的研究生辅导自己,自己也更加努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学校规定的毕业后两年的时间里全部修完了总共17个学分的所有数学课程,拿到了学位证和学历证。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西谚云“Itsnever toolate to learn”,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高考数学不及格的同学自己意味深长地总结说:“一切皆有可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