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俊
工作至今,听过各类各级公开课也有百余节。总觉得这样的课堂太顺畅了。课堂虽然练得扎实,却不精彩,学生虽然动口、动手,却不动心、动情。课堂下来——我不断反思,这是精彩的数学课吗?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了吗?智慧生成了吗?总感到缺少一种跌宕的美。
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在中国往往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与否,不外乎老师问学生:听懂了没有?“懂了”!会做吗?“会做”!有问题吗?“没问题”!这就是一堂好课。将有问题的学生都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问的问题教师都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式的教育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在日常数学教育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以“质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在问题中的探究反思为过程,以产生新的问题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创设问题情境。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课堂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课堂中没有问题,就不会引导学生去深层次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转换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教师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推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一开始难以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进行推算,这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如何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解决了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
2.设置问题悬念。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正。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悬念,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课的导入阶段、课的讲授过程、课的小结阶段精心设置一些“悬念”,以创设“问题情境”,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在讲三角形的外接圆时,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我先利用一些硬纸板做成如右图的残缺圆,在课前几分钟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补圆比赛,看谁能够最快想出办法把它补成一个完整的圆。应该怎样补呢?学生在动手前就会对补圆的方法进行思考,当他们还没有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时已经上课了,学生带着还没有解开的疑问走进课堂,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
3.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预热,只有预习的课堂才会师生共鸣。在每次上新课的前一天,老师都会向学生下发新课预习提示,其实这就是新课重难点知识的提示。老师在上新课前20分钟,首先要向学生征询预习中疑难问题;其次组织同学们讨论探究;第三,针对同学讨论的意见进行点拨。通过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把新知内容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一课时,我们的预习提示是这样:一是圆规怎样量长度?二是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三是“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这些提示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重难知识点。教师和学生就是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完成了新课的学习,达成新课教学目标。
4.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各个学校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课改,其核心理念就是预习、展示、点拨。想法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让课堂“动”起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质疑。第一,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少讲点,让学生有时间在课堂上多问点问题。第二,要求我们的老师应在教学中尽量不将一切都标准化、格式化、绝对化,不提一些没思考余地的问题;第三,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出示一些开放性题目,提供一些有刺激性的材料,提出一些有挑战性或无法下定论的问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质疑的空间,从而就有问可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