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辉
摘要:网络文学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新近产生的文学,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网络文学的体裁、内容以新奇为主,文学性较弱,但随着时间的积淀,传统文化的杂糅,正逐渐改变,但由于先天性的猎奇元素,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新生事物会茁壮成长,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会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性;成长;前景
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一、市场形态
(一)网络文学想有良好的发展,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不能缺少相应制约。起点的重大人事变故搅动了整个网络文学产业,不仅踢爆盛大文学的“内忧”,也让盛大看到真正的“外患”:盛大文学难以再一家独大,网络文学整个产业版图正悄然改变。腾讯科技获悉,低调蓄力已久的腾讯正对旗下文学业务做全新整合,并与原起点创业团队达成合作,“腾讯文学”开始浮出水面,使网络文学产业首次产生真正的震动。
用户付费的形式一直是移动阅读类应用的主要盈利模式。塔读作为在线原创文学阅读平台,内容大多来自于自己的签约作者,已有一个近千人的作家团队。中国产业洞察网《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腾讯文学”涵盖腾讯网读书频道、基于QQ空间的社会化阅读平台“QQ读书”、WAP阅读平台“QQ书城”及手机阅读应用“QQ阅读”等多个平台资源,成为腾讯泛娱乐战略接下来的发力重点之一,整体业务布局统一由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牵头负责。占据中国50%以上图书线上市场份额、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当当网,也拓展了网络文学业务。
(二)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有“文学城”、“榕树下”、“中文网络文学精粹”、“黄金书屋”、“碧海银沙”、“莽昆仑”等网站。出版的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有《第一次亲密接触》(蔡智恒著,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网》(周洁茹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别薇安》(安妮宝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旧同居时代》(张建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圣东方朔》(龙吟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点击1999》(顾湘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年1月版),“网络之星”丛书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网络文学”丛书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评论形容图书市场将由“读图时代”进入“读网时代”。
二、写作目的
(一)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为获得更多认同而创作的作品。作品以小说为主,但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的诗和散文。文学爱好者想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发帖,用诗、小说、散文的形式获得认同,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二)写手的创作目的首先是出于爱好,但也抱着一定的功利性。作品中小说占了绝大多数。想写小说首先是喜欢,通过互联网,得到了认同,往往会衍生出新的想法,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取报酬。特别是像《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作品的爆发,作者一夜暴富,触发了很多写手的神经,大量超长篇幅的作品相继问世。
(三)虽首发于网络,却以网络平台作为进入传统媒体的跳板。作品也大多是小说。笔者也是网络写手,也是通过网络首发,实现进入传统媒体的,和笔者一样想法的不乏其人。
(四)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情而在网上写的作品。大多文学性较弱。体裁比较多样。网络文学是快捷的传播方式,能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正是随意的写,往往会忽略文笔和内容的重要性,造成文学性很弱。
(五)为了推广自己的公司或是产品。这种就是现在网络上比较多的软文。这种说明似的文字根本不具备文学性的,也是占据较多空间而没建设型的网络文学。
三、特点
网络文学以小说为主,写手年龄大小不一,作者多数是年龄偏小甚至很小的孩子、但有一部分已经写得出深刻而有内涵、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年龄偏小的写手以抒发感情、获得认可、互动、提高为主。他们的想法简单,往往能写出真挚的作品。但由于在知识、认知、文笔上有所欠缺,写出来的作品稚嫩,衔接上会有连贯的现象,容易造成作品的不完整,出现很多硬伤。年龄较大的抱着一定的商业动机,在写作上喜欢跟风,更偏向哗众取宠的方向滑去。只要能挣到钱,生拉硬拽的东西很多,并不注重在文学的修养。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网络文学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因为据统计,目前国内上网的约5000万网民中,21岁到40岁的占85%。网络文学兴起的背后是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及90年代出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形容为“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网络文学的兴起能够“吹响新文明的号角”。
(二)网络文学需要健康说理、鞭辟入里的网络文艺批评。网络上关于网络文学的“e批评”十分热闹。这种“e批评”,是指在网上非常普遍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张贴上去的评论,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一句话,一个词。几乎所有的重要文艺现象,在网上都有大量的或短或长的“e批评”。但这些评论多数在论坛上不经任何编辑地张贴,随感式、谩骂式的批评较为常见。
(三)著作权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1999年王蒙、毕淑敏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引起文艺界和网络界广泛关注,判决结果引起争议。六位著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未经许可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学作品,如《坚硬的稀粥》、《一地鸡毛》、《死亡预约》、登载到网上,法院判决六作家胜诉。法院判决指出,作品上网是作品传播的一种新方式,作品的数字化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作品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因此,被告未经允许将原告作品上载到因特网上,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的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原告经济损失。此案被称为“中国网络侵权第一案”,其审理结果对网上著作权保护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保护网上版权会阻碍国内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的阶段,现有作品的数字化也是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解决好网络文学方面的问题,做好更好的引导,网络文学会更加健康的成长,尽管网络文学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本人认为写手除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得注重自己的维权,再者就是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写出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