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
摘要: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这个响当当的名头听起来可谓是如雷贯耳。圣人是某种程度上被神化的人,而如果把孔子还原为普通人,从凡人的角度来看他,竟会折射出别样的人格光辉。
关键词:孔子;圣人;凡人;君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在孟子眼中,圣人是“人伦之至”。明末学者黄道周亦说过:“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a,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1]
两千多年的时间,如川间流水,汹涌流过。而孔子其人,也早已被神化。我们已数不尽在孔圣画像前磕头如捣蒜的儒生,也说不清中国人对孔孟之道的膜拜奉行。然而在视他为圣人的时候,也应想过他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是真实存在过在这个世界的普通人。他一样会吃喝拉撒,一样会喜怒哀乐,一样会做凡人应做的事情。圣人,其实亦是凡人呵。
越读《论语》越觉得孔子有趣,越觉得他并不是那个被神话的圣人,只是个有着君子风范的老夫子。在《论语·子罕》一篇中,“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在学生都以为老师是圣人的时候,孔子自己却否认自己是圣人,说自己是小时候生活艰难才会多才艺,而圣人是不会精于小艺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对自己的认识既谦虚又到位,他虽不是圣人,但我认为他绝对称得上君子。
只要不是餐风饮露的神仙,作为一个普通人,当然也要追求吃啊。孔子对“吃”的研究与讲究可比现代人精细多了。孔子收的“学费”,也是很有趣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喜欢吃腊肉,于是学生交的学费也是腊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虽然“吃”也包含着对“礼”的讲究,但“吃”这个行为更多意义上是一个自然人的行为而非社会人的行为。而在饮食上的追求,更可以看出孔子其实也是个好美食的老夫子。
“子见南子”的故事,尤其让我忍俊不禁。我是不赞同后人揣测的暧昧之说的,只当他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前行。不过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倒是值得玩味。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虽是不高兴,但子路毕竟是学生。今天要是作为老师的话,学生对老师的私人问题要有不满,老师大可以不加理会。孔子是教育专家,若从教育角度出发,他的选择应该是同学生好生解释,像见南子的原因和结果。因为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并不需向子路隐瞒什么。但是孔子却说,我如果做了错事,让老天来收拾我咯。本来好好陈述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何必要这般辩解呢。一向理智的孔夫子,此时的急于澄清与尴尬之态,使他的可爱一面跃然纸上。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禁要再次慨叹,孔子对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真是再透彻不过。会这样欣赏这句话,可能也与我所持的认识论有关。我其实是相信不可知论的,并且认为人不仅不能完全认识世界,也没有能力完全改变世界。不管是从唯心或唯物的角度来说,人都不是自我主宰自我决定的生物。或生于神,或生于自然。而人再怎么样发展,也无法颠覆主宰自身的东西。在这个观点上看,人就是普通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之所能求者,亦是有限的。而圣人,却是被神化之后的“人”。“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能求的东西,就且由它去罢!而孔子想追求的,并不是称王称霸,亦非位极人臣,而是在我们眼中看来都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事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理想让孔子喟叹,也终于让我们讶异,原来所谓的“圣人”所求,竟是这么少。
就连孔子所创的儒学自身,也不是做圣人之学问,而是做好一个凡人的学问。“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因此在后世的两千多年里,中国人也一直浸淫在这种实用主义的熏陶中。虽然孔子自己的理想(像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并不现实,但是这种孔子的哲学,确实是现实又接地气的“凡人之学”。“学孔子就是学做人”,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如是说。孔夫子,其实是教学生做人的老师啊,怎么会是后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圣人呢?
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的追求穿越千年的时光,而像美酒一般历久弥香。而身为凡人的我们,却纷纷梦想着或发家致富,或手握重权,或美人在怀,或醉生梦死。惭愧至极的是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亦是如此。什么时候我们能拥有孔子一样,像沂水沐浴咏而归这种看上去不像个“圣人理想”的追求,才算是懂了夫子之良苦用心吧。我们是凡人,但是要做个能称为君子的凡人。
注释:
[1]《节寰袁公传》,明末,黄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