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2014-04-29 18:47:22杨辉
俪人·教师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杨辉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具备丰富的文化性与人文性,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众多学科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中招考试为指挥棒,片面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历史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文化的初级阶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常识与厚重的文化内涵,读史使人明志,读史使国家掌握发展规律,吸取经验教训,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仅仅局限在背诵历史知识之上,学生对记忆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望而生畏,产生厌倦心理。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任课教师也与学生学习兴趣密不可分。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由于不喜欢某个教师,从而厌烦这位教师所任的课程,可见教师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以新课标为正确指向,树立新型师生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人格相互平等,在自由对话中,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在这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更能主动地探究历史演进规律,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以开放性、自主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得到充分保障,这样的教学势必是成功的。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秦始皇的功与过”展开辩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争议性较强的秦始皇,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教师应当营造出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机会畅所欲言,发表看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大提升。

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

历史学科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精神,是一门人文性突出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被迫记忆一串串历史事件、一个个历史数字,原本生动的历史学科变得生硬、缺乏魅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自然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精心创设历史教学情境,通过讲述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节时,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声情并茂地讲述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的历史典故与渊源,学生在经典故事中感受到王昭君的人格魅力与汉匈和亲、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在切入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历史的背后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精神传承,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深入探究历史奥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还原了历史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了历史教学的内涵。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

历史学科讲述的内容贯穿古今,跨越东西,单一的历史教材只是在平面上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历史。然而,仅仅信奉一本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追求历史教学的立体化与丰富性,就要紧跟时代潮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吸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封建末期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可以选取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视频,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通过短暂的视频播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明清的集权强化,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程等等。多媒体技术承载着丰富的资源与多样化的形式,能够有效打破时空局限,有助于延伸学生的认知领域,开阔学生的眼界。新奇的世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学科,学习历史不能仅仅局限在记忆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方面,历史教学更应指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从历史演进中获取智慧,从而促进个人与现代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正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要将历史与生活密切相联系,使历史融于生活之中,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历史学习更加深入。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在欣赏古物中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深邃与悠久;教师也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使学生在竞赛答题中学习历史知识,增长见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红歌班班唱活动,使学生通过欣赏与演唱经典红歌,如《保卫黄河》、《歌唱祖國》等,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伟大意义。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了解历史,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要积极开拓这一课堂,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

结语: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自有人类以来形成的智慧与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加大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力度,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与前提。为此,教师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第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最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

[2]张积金;黄兆刚.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09)

[3]赵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8)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20:53:46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8:11:26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7:43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浅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对太极拳学习兴趣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