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

2014-04-29 00:44沈必胜
学会 2014年6期

沈必胜

[摘 要]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组织归属感,是衡量高校科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开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高校科协建设,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归属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 科协 组织归属感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科技工作者集聚的场所,也是培养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基地,在科协工作体系中具有挂靠学会多、学会理事多、学会会员多的特点,因此加强高校科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很多高校都相继成立了科协组织,其中福建省有25所,占福建高校总数的28.74%,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为了了解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归属感,进一步做好高校科协工作,我们于2012年8月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普通高校开展了相关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4份,回收率为92.4%。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当前我省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组织归属感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高校科技工作者组织归属感现状

(一)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对科协有感情,但相当一部分不太认同高校科协的地位和作用

在被调查者中,有82.4%表示有必要成立高校科协组织,有76.2%表示愿意参加高校科协组织的活动,说明高校科协组织在科技工作者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13.7%的人认为高校没有必要成立科协,究其原因,其中6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与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重叠,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发挥好高校相关学术团体的作用即可,11.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高校科协具体是做什么的。有21.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会参加科协活动,其中有43.5%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29.4%的人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这说明进一步加强自身宣传,让广大科技工作者认识和了解高校科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对当前高校科协工作不够满意,影响了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归属感

在回答“影响科技工作者对高校科协组织归属感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时,有68.3%的被调查者选择“官僚习气严重,工作方式不够创新,缺乏工作活力”,59.1%的被调查者选择“观念转换不到位,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差距”,47.5%的被调查者选择“加强科技工作者之间交流不够,有没有参加科协的区别不大”,也有42.8%的被调查者选择“科协很少或基本没有开展活动”。

(三)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希望得到科协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从而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调查显示,85.6%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科协的关心与帮助;同时在回答“你认为如何才能增强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组织归属感”(可多选)时,64.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争取有位有为”,57.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水平”,49.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增强科协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46.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可见,高校科协应该成为科技工作者温暖的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高校科协组织归属感的因素中,对高校科协的职能定位、自身建设、活动成效的认同是前提和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是来自科协的组织支持。这说明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而科技工作者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影响高校科协作用的发挥。高校科协作为高校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必须把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协工作的主体,以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增强科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成为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摇篮。

二、加强高校科协建设,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归属感

(一)夯实组织基础,强化组织体系保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科协经历了恢复初期的红火时光和政府整顿、规范社团组织的沉寂时段,与单位科技行政部门合署办公,成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准”消失阶段[1]。目前其综合实力、组织能力、运行模式等方面还很不完善,难以胜任高校科协自身的使命和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盼和要求。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组织虚拟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行实体化形式运作的全国高校科协组织占比只有10%左右,超过80%的高校科协是与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的高校科协占比也不超过45%,大多数高校科协成为无固定场所、无固定编制、无专门经费的虚体组织。还没有建立科协组织的很多高校,也正是考虑到如果没有固定职能和各类资源作为支持,发挥不了作用,还不如暂时不建。二是主体边缘化。科协是高校党委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其主体就应该是也必须是高校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但是在实践层面却往往被纳入到高校行政体系,而且是“可有可无”,失去了群众团体组织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以福建省高校为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由校领导兼任科协主席,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兼任秘书长,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科协理事会中的比例均不超过15%。作为科协工作主体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变成了科协活动的“旁观者”,再加上过于松散的组织形式与治理机制的缺失,使高校科协难以在广大高校师生中具有号召力、形成凝聚力,也使高校科技工作者对是否参加高校科协的活动变成可有可无的兴趣安排[2]。三是民主形式化。民主办会是高校科协的重要准则,但是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地方科协缺乏有效的手段支持高校科协民主办会等多种因素,在高校科协实际运行中起主导作用的多是领导意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科协组织中仅有15%左右进行了会员登记,仅有8%左右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没有开展民主选举、贯彻民主管理以及实现民主监督的机构与机制保证,从而使得民主办会流于形式。另外,社会各界对高校科协关注更少,广泛监督与适当激励成为空话[2]。

加强组织建设是高校科协履行职责,完成自身使命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因为,我们应切实把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调动各高校的积极性。高校科协工作的开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目前大多数高校科协虽与工、青等群团组织享有同等地位,但待遇却有天壤之别。要努力让各高校真正重视并积极支持科协工作作为群众工作和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启动高校科协组织标准化建设。以增强高校科协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为目标,通过推进队伍建设、运行机制、阵地建设、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的“六个标准化建设”,制订并落实办公条件、人员配备、阵地条件、经费保障等细化指标,实现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基础扎实,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标准统一、运转有序、作用凸现的目标。三是全面推行会员制。实行会员制度是中外科技社团的基本共性之一,是增加组织凝聚力和成员归属感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科协真正落实会员制的不到8%,且实行效果并不理想。要进一步总结并推进已建高校科协组织全面推行会员制,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真正将高校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明确目标定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高校科协由于缺乏高校科协理论支撑以及地位的不明确、不独立,至今还未找到自身发展的道路,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协纵向深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缺少独立发展的对象。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是高校科协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同时他们又是各大专业学会、研究会等科技团体的主要成员,选择服务的工作性质是必然的;而另一发展对象大学生团体,由于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处或校团委,因此也较难开展工作[3]。二是缺少独立的发展空间。由于高校机构设置比较齐全,工作职能划分比较明确,高校科协成立时其章程赋予的职责与已有管理部门的职能重合交叉。而科协作为群团组织,与行政部门在地位作用、可支配资源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在夹缝中很难开展工作。

明确目标定位,找寻发展空间,探索建设之路是高校科协冲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群众团体的组织特性,坚持错位选择的职能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开展工作,高校科协才可能探索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一是明确“人民团体”的组织定位。与国外非营利组织(NPO)相比,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组织上的唯一性、政治上的鲜明性和经济上的薄弱性。高校科协作为党委联系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在组织和政治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团体的主体地位,必须不断地强化自身非营利性组织职能和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同时也要直面运行经费有限这一现实,坚持公益性主导方向,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努力增强创收能力,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1]。二是贯彻“错位选择”的职能定位。高校科协作为学术共同体,在职能定位上要与科研处、学生处等行政部门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要与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有相对清晰的职能边界,在高校中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职能格局[3]。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从高校科协的特点看,许多事情是可以见缝插针地开展的。但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认识科协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一些有影响、有显示度的工作,形成在全国高校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树立高校科协的良好形象。

(三)发挥独特优势,引领大学生科技创新

高校科协工作的对象不仅是教师,也包括广大在校学生。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最具原创潜能的群体,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未来栋梁和后备力量。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价值导向缺位。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语境中,大学生低年级时把大量时间花在英语、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上,高年级时又忙于实习和找工作,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被划归“非正业”行列,大学生们无心,也无意参加。二是指导教师缺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少,而且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效果不显著。三是活动载体缺失。当前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参加学术讲座以及“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创新竞赛,活动数量少,参与面有限,对于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的年青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学校只有为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的竞赛而临时搭建的活动室,根本谈不上活动场所的建设,更没有相应设备的投入[4]。

要改变这种局面,大学必须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其中高校科协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素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组建专业性科技社团。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人文社团多、科技社团少的冷热不均现象,高校科协要积极引导学生组建与本专业实际相结合的科技社团,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普及专业科普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成立一些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技社团,使大学生在横向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中产生创新灵感。二是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校科协可利用自身工作的内容和特点,积极组织针对大学生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活动,并让大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自主自发地组织、策划和实施,让学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取长补短,在科普宣传中培养“科技造福社会”的思想观念,并树立献身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心。三是在师生结对指导中实现教学相长。广泛发动科协教师会员,与大学生进行1对1指导,让大学生了解科技政策,熟悉科学研究,形成科学思想,提高科学素养。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次锻炼,是带、教的好机会,能更好地洞察学生可能拥有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邹建.高校科协实现“有为有位”的思考[J].学会,2008(11):48-50.

[2]彭涛,柏坤,何国祥.高校科协组织治理结构理论研究[J].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11(6):107-112,129.

[3]彭涛,何国祥.高校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制约问题研究[J]. 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10(9):17-21.

[4]贺永玲.高校科协应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J].上海:科技创业科技创业,2004(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