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诠释

2014-04-29 00:44俞翀
北方音乐 2014年6期
关键词:曲式分析贝多芬

俞翀

[摘要]正值壮年的作曲家贝多芬在经历生活的磨难时,创作了很多传世之作,降A大调第12号钢琴奏鸣曲(op.26)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的“青年”时期结束,开始迈入高产的成熟期。文章将通过对这首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分析,尝试着去走近30岁的贝多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探讨贝多芬如何在深陷绝望,自认为是上帝臣民中最不幸的人的思想下,依靠内心听觉和对艺术的热爱,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也借此对贝多芬的坚忍、崇高与力量表达至高的敬意。

[关键词]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6号;曲式分析;作品诠释

1770年12月16日,在德国莱茵河畔城市——波恩市区的一栋小楼里,一位年轻人迎来了他唯一的儿子.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年轻的父亲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第二个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于是在贝多芬很小的时候便让他学习音乐。直到青少年时期的结束,贝多芬也没能被所有人,特别是父亲所希望的贵族们所认同。于是,在1792年,血气方刚的贝多芬离开家乡,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并且成为赫赫有名的作曲家海顿的学生。由于具有出众的音乐才能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贝多芬幼稚地认为可以凭借着个人奋斗,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功之后,贝多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非常满意,甚至于有些飘飘然了。在和一位贵族小姐的恋爱失败后,残酷的社会现实使贝多芬清醒。他希望成为一名自由艺术家,依靠自己的创作才能谋生,却受到出版商的层层剥削,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然而,最要命的打击接踵而至,1798年,贝多芬出现了失聪的迹象。在被医生多次诊断为肠胃不适引起的听力下降后,贝多芬的耳朵终于在1802年完全丧失了听力!而这对一位雄心壮志的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的致命打击!在与命运作着顽强抗争的同时,贝多芬仍然以惊人的进度进行着创作。伴随着欧洲战乱、病痛折磨、经济窘迫,十年后的1814年起,贝多芬逐渐进入彷徨郁闷的创作危机时期,他不得不暂停写作,但却从未停止内心音乐的思考。在大概四五年的沉默之后,贝多芬于1818年再次开始创作。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无不反映了这位伟大作曲家在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斗争之后变得越来越深刻。然而,贝多芬在与自身坚持不懈的抗争后,被病痛折磨的他没能再次“扼住命运的咽喉”,孤独的大师在1827年3月26日停止了呼吸。

在贝多芬一生大量的音乐作品中,不得不说钢琴奏鸣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被贝多芬自信满满地寄予厚望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2号),令人惊异地平淡无奇,毫无反响可言的“失败”后,也许也预示着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成熟”期。于是紧接着,贝多芬似乎为了颠覆般地创作出了这首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6号。

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0年至1801年间,出版于1802年3月。出版时被标记为“大奏鸣曲”,受题献者是利西诺夫斯基亲王,因为贝多芬在这几年间的一切生活费用均为这位亲王所赞助。如果把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来看,那么这首奏鸣曲便属于第二时期的开门之作。贝多芬对于调性和主题的选择自由,致使他的创作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这首奏鸣曲意味着贝多芬的创作已向浪漫的体现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显示了其创作风格逐渐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热情奔放,甚至放弃了曲式第一的概念,融入了全新的内容和生命。

虽然这首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却没有一个属于典型奏鸣曲式的乐章。第一乐章由变奏曲式写成;第二乐章为诙谐曲;第三乐章采用了“一位英雄之死”的葬礼进行曲;第四乐章是练习曲般的回旋奏鸣曲式。这首作品被当时的评论家评价为“形式的尊贵”和“想象力的飞翔”,称其可能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完善的一首。因为它织体灵活,没有勉强夸张的成分。人们试图找到四个乐章间的联系,但始终徒劳后只能认为贝多芬仅仅以各种各样的片段来构思形成作品,并以风格、调性等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看到贝多芬对奏鸣曲整体的标题性和感情结构坚定地探索,才能解释贝多芬整个奏鸣曲创作的发展轨协.

第一乐章: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采用主题变奏的形式创作,使各个变奏曲之间的性格分化,从而让它们之间存在大胆的对比性,但同时又彼此交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乐章主题有着充满宗教性的高贵感觉,所以要以圆滑演奏充分的音响和良好的触键来把和声弹好,并且不能随意减慢速度,使乐章听起来延缓。它透露出贝多芬内心所感受到的苦恼与悲痛,但民谣般的内张力主题又是那么的温暖纯朴。第一变奏由与主题同样的速度静静开始,但后半部分强而有力并且要稍微快些。旋律乐句的自然渐强减弱一定要很好地表现出来。第二变奏的整体感觉要比第一变奏显得轻而流畅,因此速度也要稍快一些。而第三变奏又回到与第一变奏相同的速度演奏,左手的段落要弹得干脆利落。第四变奏则和第二变奏速度一致,风格优雅而轻巧。第五变奏再次回到主题的速度,最后在平静之中慢慢远去消逝而直到结束。整个乐章似乎预示着贝多芬希望得到宁静、幻想般的田园生活。和曾经热心于的英勇相比,从中隐藏着多么强烈的内在战斗力。

(1)弱起小节。主题温暖而优美,产生出一种幸福感。

(9)主题的第二个部分开始,断奏要特别注意表现出来。

(27)再现了主题的第二个乐句,可以用原速结束主题。

(35)第一变奏:由新的动机开始,表明了一种明朗的性格,音乐充满了憧憬。

(49)要准确用连线连起来的音符的时值。

(69)第二变奏有着浓浓的田园风格以及热情洋溢的舞蹈面貌。

(99)这四个小节的断奏要弹得轻柔。

(103)第三变奏用了小调写成,情绪变得严峻、阴郁。

(110)低音的特强符号要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以加强悲怆气氛。

(137)第四变奏一扫阴暗,变得简单而纯朴。

(150)左手断奏要演奏得干净利落,颗粒清楚。

(171)第五变奏又回到了开始的沉思气氛。

(216)音乐逐渐消失,好像慢慢远去。

第二乐章:此乐章是灵敏、快速和活泼的,极富有强烈的幽默感并且充满活力。它预示着下一个乐章的到来。如果说第一乐章里有着同时期创作的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影子,第二乐章简直就是交响曲《田园》和《英雄》的过渡。它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内心的复杂性和挣扎性。既隐藏着巨大的悲痛,掩盖其不屈不饶的反抗心灵,又洋溢着大自然的静谧与沉着。说明了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才能及无比巨大的生命力。

(1)弱起小节。主题由降E大调开始。

(17)中间部分有主题性格,要生动地展现。强弱对比要鲜明,富于力度的变化。

(27)三度音符要演奏得整齐、均匀并且连贯。

(41)pp虽然轻但要弹得十分清楚。

(60)和弦的速度不能改变,要从容。

(68)没有连接部分,直接进入三声中部。

(89)突然出现的弱奏,表达了一种悲痛的姿态。

(96)没有间断,重新回到谐谑曲。

第三乐章:被称为葬礼进行曲的第三乐章,无法考证究竟为谁而悼念,只是附有“某位英雄之死”的副题。我们无法知道这位英雄究竟是谁,和贝多芬有着怎样的关系。但这个乐章却是贝多芬创作中最有力的形象之一。整首曲子端庄威严,牢牢抓住进行曲的音乐特征,顽强地重复着沉重的和弦,形成了始终缠绕不去的冷峻思考的印象以及面对死亡不屈不饶、英勇顽强的姿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贝多芬即将完全失聪时,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1)弱起小节。速度一定要慢,体现出宏大严肃的感觉。音色要弹得有厚重感。

(3)内声部像安静的步伐般衬托出高声部的庄严。

(8)运用了大调的色彩,像是阳光洒在了送葬队伍上。

(9)转为了b小调,似乎仇恨再次萌发。

(10)注意和声的变化,要弹得十分愤慨。

(20)音阶式的行进应该弹得沉重、刚毅,因为这里再一次回到了悲哀。

(31)进入三声中部。这里凯歌般地到达了广阔境界,呈现出绝壮的场面。

(70)尾声逐渐消失,好像送葬队伍渐渐远去。仿佛对伟大英雄的思念,因此速度不能改变。

第四乐章:这个乐章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托卡塔,漫不经心地演奏出轻柔的节奏。对于钢琴家们而言,这更像是一首很好的练习曲,因为它使分解和弦的技巧服务于音乐的目的。

所有的十六分音符都应弹得十分匀称、平均和整齐。贝多芬本人在演奏此乐章时也常说“乍见别无所异,事实上却非常重要。”无穷的乐章,和葬礼进行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邻居在葬礼之后跳康康舞一样”。这是流动而又充满朝气、骚动而又不安的作品。

(1)弱起小节。回旋曲主要主题的陈述。

(14)似乎欢快的歌曲片段被加快了。

(33)伴奏部分要弹得均匀、轻巧,稍微着重第一个十六分音符。

(44)阻碍终止。音阶部分在节奏上要弹得非常准确和流畅。

(53)主要主题的无变化再次出现。

(81)近似三声中部,要弹得热情奔放,力度对比鲜明。

(137)这里要弹得尖锐、凶狠些。

(161)一直保持速度不改变。

本首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正处于逆境中创作的。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都仿佛能看到贝多芬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身影。事实也确实如此,在1802年3月这首奏鸣曲被出版的半年后,贝多芬搬到了维也纳市郊的海林跟施塔特进行疗养。因为此时他已完全失聪,听从医生的建议来到这里一边治疗一边进行创作,也从此正式踏上他与自己的命运作抗争的征途。而也就是在这此后的十年间,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高峰期。对于这首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来说,则开启了贝多芬抗争之路的大门。

猜你喜欢
曲式分析贝多芬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前奏曲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四月——松雪草》曲式分析
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曲式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
贝多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