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 向元芳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有大量的上颌尖牙唇侧错位的病例,其中一些复杂病例给矫治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患者颜面部的美观和咀嚼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固定矫治器加强支抗装置,取得了令人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某女,20岁。主诉,前牙不齐影响美观要求矫治。无遗传和全身性疾病史。临床检查:正面观患者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突起。侧貌观下1/3前突。口内检查:恒牙颌,前牙对刃颌,中线右偏2mm,左侧尖牙及双侧磨牙关系为中性颌关系,13位于11、12唇侧间低位,上、下牙列Ⅱ拥挤,双侧颞下颌关节无明显压痛及弹响,升口度和张口度正常(如图1~5)。
1.2X线检查分析: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12根尖轻度吸收。18、28、38、48存在。
1.3诊断: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Ⅱ拥挤。
1.4矫治设计:①拔除14、24、34、44;②自锁矫治器直丝弓技术;③口内支抗(上颌横鄂杆,下颌舌弓)。
1.5矫治过程
1.5.1全口粘结0.22"(1"=2.54cm)Damon Q自锁固定矫治器(13暂不粘结托槽),16、26带环焊接横腭杆,36、46带环焊接舌弓,17、27、37、47粘结颊面管。
1.5.2上、下颌依次应用0.014"、0.016"、0.018"镍钛圆丝,0.018"×0.025"镍钛方丝排齐整平牙列,疗程4个月。
1.5.3上、下颌0.018"×0.025"不锈钢丝,磨牙带环前弯制停止曲,右上尖牙粘托槽,先上颌托槽水平辅助管上0.012"镍钛圆丝辅弓垂直引导,当右上尖牙牙尖平齐上颌0.018"×0.025"不锈钢丝后,右侧Ⅰ﹢Ⅱ类橡筋牵引,入牙弓后,换0.018"镍钛圆丝、0.018"×0.025"镍钛方丝排齐整平,疗程8个月。
1.5.4上、下颌0.018"×0.025"不锈钢丝,滑动法关闭剩余拔牙间隙,疗程5个月。
1.5.5上、下颌0.019"×0.025"不锈钢丝精细调整牙轴倾、转距及磨牙关系,疗程3个月.
1.5.6稳定3个月后拆除矫正器,压模制作透明颌垫式保持器保持。治疗周期约23个月。
2矫治结果
矫治结束后面像左右对称,侧貌直立,上、下牙列整齐,中线正,无拔牙间隙,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磨牙咬合关系中性,牙周状况维持良好(如图6)。
3矫治体会
3.1合适的矫治设计:临床上颌尖牙唇侧错位的病例很多,其治疗方案采取:邻面去釉、减数、扩大牙弓和口腔修复等方法。但本病例右上尖牙在同侧中切牙和侧切牙间唇侧低位,上、下牙列Ⅱ拥挤,畸形较为复杂,临床矫治设计考虑减数治疗,除拔出24、34、44外,对拔除12、13、14中的哪一颗牙尚有争论。本病例患者为年轻女性,美观要求较高,考虑到矫治后应达到面性直立,牙弓左右对称,稳定的咬合关系,故因而设计: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长距离远中移动错位右上尖牙,关闭拔牙间隙。
3.2采用的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本病例使用是Ormco公司产 Damon Q被动自锁托槽矫治器,因具有美观小巧、舒适圆滑、简单的椅旁操作、低摩擦力快速的牙齿移动、匹配的水平、垂直辅助管设计、和精确扭转的控制,是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3.3有效的支抗控制:矫治初期排齐整平时,上颌尖牙唇侧错位越低,上中、侧切牙作为支抗牙,其唇侧牙周膜面积小,牙槽骨壁薄,在承受龈颌方向的负荷能力时,力值越大,支抗越容易丧失,支抗牙冠发生龈向唇倾,前牙覆牙合、覆盖可能变浅甚至导致开颌。采取主弓丝+辅弓的方法(上颌0.018"×0.025"不锈钢丝+0.012"镍钛圆丝)垂直引导上尖牙伸长,有效避免前牙开颌。
上颌尖牙近中错位越远,施加水平、颌向牵引时,作为支抗的上、下颌磨牙必定受到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由于受力点多位于抗力中心的唇侧,因此支抗牙可能被近中前倾、移动或鄂舌向旋转,即支抗丧失。患者年龄越小,牙根发育程度低,牙槽骨骨密度较低,越易受矫治力的影响而发生改建。牵引距离越长,牵引的阻力越大,支抗的要求越高。采用轻力,右侧Ⅰ﹢Ⅱ类橡筋牵引,能有效降低支抗牙的支抗丢失和右上尖牙根、冠同时远中移动。
控制支抗的方法有很多:微种植体支、口外支抗装置(口外弓、J钩+颈带或复合头帽)、口内支抗装置(上颌横腭杆、Nance弓、下颌舌弓)等。该患者使用0.018"×0.025"不锈钢丝+辅弓、第二磨牙粘颊管、弓丝弯制停止曲及口内支抗装置(上颌横腭杆+下颌舌弓),所以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傅明魁.直接粘结正畸附件矫治上颌尖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1,16:214.
[2]胡炜,傅明魁. 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及支抗控制[J].口腔正畸学,1999,6(3):133.
[3]霍娜,段银钟,陈巧珍.口腔正畸支抗装置的临床进展[J].人民军医,2005,48(7):414-416.
[收稿日期]2013-01-15[修回日期]2013-02-18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