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与升学考试

2014-04-29 05:49:10于洋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应试技巧信息素养

于洋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被纳入中考科目,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而且还要根据考纲和考题调整教学思路,总结备考经验,驾驭好复习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应试技巧,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考 考试目标 试卷结构 信息素养 应试技巧

自2010年开始,唐山市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到中考科目,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分数以20分计入中考总分。这不仅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奠定了基础,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与升学考试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评价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且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规范使用相关技术和软件的能力,检测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五年信息技术中考试题,总结试卷结构和出题思路,不仅有利于把握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更能够指导以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笔者对如何应对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与升学考试,怎样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行了以下归纳和总结。

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一、考试范围

唐山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与升学考试范围是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考试包括“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模块。考试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和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考试目标和要求

1.知识性目标。考查学生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技能性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能够掌握网上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能够真实、准确识别和评价电子信息来源。

3.情感性目标。结合知识技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和责任,能够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的方式,每场30分钟,考试成绩20分。

1.试卷结构按试题类型分类。

(1)选择题:40%。

(2)非选择题(操作题)占60%;Windows基本操作题占10%;Word文字处理操作题占15%;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占10%;Excel电子表格操作题占10%;Flash动画制作占5%;Internet网络操作题占10%。

2.试卷结构按知识内容分类。

(1)信息技术基础:信息与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初步、信息技术发展、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的结构和软件、计算机硬件及其基本原理、计算机安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2)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3)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文本的编辑修改、图片表格的插入、版式设计。

(4)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数据的处理。

(5)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多媒体文字的编辑、各种媒体资料在演示文稿中的使用、效果处理。

(6)制作动画:舞台大小和背景色的设置、动画中的帧、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动作命令设置、文件的导入和导出。

(7)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的基本概念、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简单的网页制作。

四、根据考纲和考题调整教学思路

1.夯实基础,概念清晰。信息技术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操作能力。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死记硬背的方法使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具体技能操作来理解、记忆基本知识,以操作代知识,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操作中,学生乐于学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扎实又牢固。实践操作与基础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操作时才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如中考中的网页下载题,要求进入“盘点冬季国内10大绝美旅游胜地”栏目,打开“推荐一:南迦巴瓦雪山”网页,将该网页以保存类型:Web档案,单一文件(*.mht),并以“推荐一.mht”为文件名保存到NETKT文件夹中。这道操作题要求学生进行的操作是保存网页。一道题考查了四个基本知识点:(1)会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保存网页上的全部信息。(2)能够正确选择文件保存的路径。(3)不要忘记给文件改名。(4)保存类型改为Web档案,单一文件(*.mht)。本题要求要对网页下载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扎实。学生要掌握保存网页的方法、会更改路径、改文件名和选择保存类型,这些基本知识点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练习“保存网页”操作时,要将路径、文件类型等知识点掌握的全面到位,概念清晰,并通过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细节,规范操作。操作不细、不规范是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确,有些操作题的结果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如Word中的字体、字号、字颜色的设置,既可使用菜单栏中的字体命令,也可以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字体命令,还能使用格式栏中的相应命令来完成。但也有些考题做完之后,虽然结果看上去与正确答案没有两样,但评分系统不给成绩。这是为什么?就是细节和操作规范上出现了问题。

如历年考生常错的一道演示文稿制作题:在第三张幻灯片中插入一个横排文本框,文本框内容为PPTKT\倡议书.txt中的内容。学生完成操作后,能在第三张幻灯片中见到一个内容为倡议书文本文档中文字的文本框,但练习系统评分没成绩。错误原因有两种:第一种错误操作是学生从文本文档中复制文字后,在没有插入文本框的情况下直接了执行了粘贴命令,粘贴后,第三张幻灯片中虽然有倡议书文本文档中内容的文本框,但由于学生没有执行“插入文本框”的操作,所以系统不会给分。第二种错误操作是学生在插入文本框的过程中没有拖动,而是在幻灯片上轻点了一下,结果在粘贴时由于文本框太小而找不到了,于是又重新插入了一个文本框,造成在第三张幻灯片中在两个文本框存在而不得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注意细节,虽然会操作但不得分。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反复强调细节、规范学生的操作,理清概念,重点难点反复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不细心的缺点。

3.信息素养,情感养成。历年信息技术试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注重联系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如演示文稿试题中的内容包含我们关心的时事话题“钓鱼岛是中国的”、我们美丽家乡唐山的历史新貌“唐山抗震纪念碑简介、李大钊故居、曹妃甸新区”、贴近我们生活的“保护环境远离雾霾”等题都和我们的生活、时代紧密相关。通过信息技术考试,不仅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做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在平时授课和中考复习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极强的实用性,学生平时应多关注与社会、生活、自然等相关的热点问题、重视生活实例教学和情境教学,加强信息技术知识与方法跟生活事例的联系,充分挖掘跟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学题材,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并让学生深感“学以致用”。

五、针对性复习与冲刺

信息技术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考试时间早(每年三月份),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重点。

教师应精讲精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习题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应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工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缺补漏。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还要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六、考场发挥与应试技巧

考生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层次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后,中考时还应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所谓应试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这对于实现中考目标是十分重要。

1.认真对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仅20分值的信息技术重视不够。教师应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足够重视。有的考生“容易的题丢分多”“会做的题做错了”,这实在是可惜。“慢做会的求全对”,这是个基本策略。教师应告诫学生千万不要一看会做就马虎,而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操作,确保会做的题全做对。

2.仔细审题。既要抢速度,又要求细心。30分钟的考试过程中,审题不认真,操作不仔细,这也是每年中考都要发生的问题。要静下心来,至少看两遍再作答。马虎也是常见病,把会做的题答错了是考场上最大的遗憾,所以要认真审题。

3.选择题谨慎。信息技术选择题是四选一。试卷给了四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三个是错误的。但是这三个错误选项要对正确的选项构成干扰。教师应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概念清晰,审题仔细,完成选项后要复查。

4.做完要检查。许多优秀的考生,在答完试卷后,完全有时间再检查一遍。如何“检查一遍”?就是打开操作题中与考题相对应的文件夹和文件,一道一道审题的同时对照检查相应的操作结果或文件是否正确。要查看有没有漏答的题,在细心审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对答案。

总之,在信息技术总复习中,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2]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3]初中信息技术考试说明.

[4]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应试技巧信息素养
CET新题型短篇新闻听力的特点及应试技巧
考试周刊(2017年6期)2017-02-13 08:59:36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和应试能力的技巧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13:47:22
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新增新闻听力应对技巧与实践探索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13:29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技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09:14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3:12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03:36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9:10:14
初中英语中考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22期)2016-05-06 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