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萧楷成有书卷气。每每台上一亮相,翎子鲜亮,腰挺眉扬,掌声四起。他戏路广,小生、老生、丑角,身移步转,清亮的嗓子宽起来,高上去,又缓缓降下来。胡琴的咿呀声中,台下的人们看得哭了笑、笑了哭。常常忘记那小小的戏台上原本只是金榜题名虚富贵、洞房花烛假姻缘。
萧楷成对待自己很严肃。
倘是新剧,他得先将本子(川剧很讲究剧本创作)中的各色人等吃透了、处理好了角色之间的拿捏,再从容登台。
他前期咬字准,音色正,吐词清晰;后期愈见功力,唱到极处,字词已徐徐远去了,空中却还残留一缕气,铁丝般袅响。1937年夏,日寇越过卢沟桥。秋,他在成都悦来茶园义演《托国入吴》,当唱到越王勾践忍辱别国,他须眉贲张,泪眼滴血:
堪叹英雄受坎坷,平生意气竟消磨,
魂离故苑归应少,恨满长江泪转多。
……
拿着了吴夫差岂肯轻放,拿着了老伍员开肚破膛。
斩独夫方显孤执诛在掌,效齐桓和晋文五霸称强!
台下一片穆静。
[二]
萧楷成是成都崇州人。
今天,崇州的一些资料在提到萧楷成时,有写作“萧楷臣”的。而在梨园行老人们口中,他是少年扬名的“玉娃子”。很有点童星的意味。
童星听起来风光。川剧演员李良明15岁进入四川省合江县川剧团,和其他几个同伴几乎每天都是汗水浇灌,泪水泡饭。同伴熬不住走了,师傅冷冷对李良明说了一句“(你)学得出来吃艺饭,学不出来吃气饭”,激发出他天性中一股硬气,才终于咬牙坚持下来。
李良明学艺是在1956年。那时候,跑码头讨“开口饭”吃的川剧艺人大多已被纳入国家文艺体制,有了一份铁饭碗,昔日师尊徒卑条条框框的江湖气息已消淡了许多,而萧楷成正式登台唱“娃娃生”是在1889年,距李良明拜师学艺已整整六十余年矣。
那一年,是大清光绪十五年。萧楷成11岁。
前一年,他父亲病逝。
翻开发黄的《崇庆县志》(崇州原名崇庆县),萧楷成从童年到少年的日月年是以数行萧索而又伤感的字句呈现出来的。辛酸的身世读来正与那一段风雨如晦的晚清时局互为表里:
“……稍长,家贫辍学,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乃外出寻兄。辗转数县,寻兄不着,流落戏班。11岁登台唱娃娃生,艺名‘玉娃子。”
今天已经无从探知少年萧楷成的内心感受了。他十一岁的世界里,满眼都晃动着师傅“唱念做打”的身影;满心念叨的都是手、眼、身、发、步的功法口诀;小小的身躯每天都忍受着“绑倒板”“劈叉”等苦不堪言的训练;也许还有训斥、责骂、挨板子……
贫苦无依的孤儿,心中的凄惶能向谁言?
苦难的童年练就了萧楷成。童年的苦难也造成了他一生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然而,与川剧结缘的人生大幕已经不由分说地拉开,童星“玉娃子”内心再凄惶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将如何演出自己的戏剧人生?
[三]
千百年来,伶人们奉唐明皇为祖师爷,却忘了这位皇上是兴起玩票,伶人们对他而言,不过是“倡优蓄之”而已。而梨园行自身却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极具行业特点的江湖气息,那就是:成“角”你就是个王;没成“角”,一辈子就只能跑龙套,吃别人的残羹剩水!
江湖气息既能成人,更能毁人。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像萧楷成这样少年成名、青年被毁的童星在川剧界大有人在。与萧楷成同时代的“资阳河派”花旦谢海潮就因演唱《沉香亭》技艺超群,遭同行邓秀芝嫉妒,朝她杯中撒药,就此哑了嗓子……
萧楷成是幸运的,在其川剧生涯关键的时刻,他先是得到了名师刘育三指点,从“娃娃生”改习小生;再以《十美图》钻箱箱轰动全川,一跃成“角”;再因川剧班子“三庆会”的成立,而与川剧界素有“康圣人”“戏圣”之称的名演员康子林风云际会,莫逆相交,写就了自己德艺双修的人生传奇。
[四]
康子林是成都邛崃人,擅演吕蒙正,在川剧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因其悲壮的死亡以身殉戏,哀恸全川。
川剧雏形最早见于《三国志·许慈传》所载:刘备“使倡家假为二子(许慈、胡潜)之容”表演二人不和而有碍国家的事实。至唐,成都出现“杂剧”之称,且有“五人为火”的戏班,有“蜀戏冠天下”之誉。明代,出现“川戏”“川调”,状元杨升庵作杂剧、散曲多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汪曾祺过新都,为杨升庵多舛的命运写了两句诗: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
民国伊始,以三庆会为代表的戏班,首次将四川戏曲的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汇于一班,川剧趋于定型。三庆会的成立和辛亥革命的新气象密切相关:辛亥起,大清亡,民国立。在进步思想影响下,以康子林等为骨干的“川西派”川剧艺人倡议建立一个不受班主剥削支配而由艺人自己经营的班子。据《崇庆县志》记载,萧楷成当时和康子林齐名,出于一种微妙的心理,不愿和康子林同班。他说:“一个老鸹守个摊,一笼不藏二虎。”后经艺人们劝说,他才和康子林等创办三庆会。
三庆会的成立,为川剧的发展带来了改良的崭新气象。他们首创了固定的分账制,不论名演员、龙套或场面音乐人员,一律按成分账。逢演出淡季,名演员自动减薪,以保证“下四角”(龙套、马衣、彩女、朝臣)的最低生活。
然而这种有戏大家唱有饭大家吃的局面却让一些名艺人颇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吃了亏,于是纷纷退出,另组班子永遇乐,用高价拉走了三庆会不少演员,萧楷成亦在其中。然而康子林在这一时刻显示出了自己高尚的艺德,他不但继续留在三庆会,还特意去永遇乐演了三天义务戏。这让萧楷成深受感动,重返三庆会,就此与康子林惺惺相惜,成为莫逆之交。
[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江湖气息浓厚的梨园行,与康子林这样人品高尚者的友情迅速提升了萧楷成的精神格局,使他从所谓“名角”的狭小天地里挣脱出来,向大师之路迈开步子:
大师之路,以德为先。康子林提倡三德:“口德(不讲污言秽语),品德(尊师爱徒、主角与配角一律平等),戏德(演出严肃认真、不耍噱头)。一次,萧楷成演《吊翠》。戏毕,康子林对他说:“在演调情方面,只能点缀一下,不能表演过火。虽然观众在发笑,不一定全是笑你演得好,其实有时是笑你做得丑。”萧楷成闻言警醒,从此洁身自好。
大师之路,以艺为尊。康子林嗓音清脆,吐字清楚,行腔委婉,韵味隽永,演戏特别讲究情理,以刻画人物性格见长。在《评雪辨踪》中他饰演吕蒙正,从人物内心出发,着重刻画其共冷、窘、酸的形态,博得了“活蒙正”的美誉。与康子林相处的日子里,萧楷成虚心向他学习,将不少康派精华融汇于自己的演技中。
大师之路,以情操为贵。由于自小辍学,萧楷成自知学识、修养不够。重返三庆会后,他坚持自学文化,常向当时的川内名文化人如赵熙、尹昌龄等请教,上演他们的剧本。并与画家张大千、书法家杜柴扉等交往,学习书画,陶冶情操,酝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之质。
艺术之路上,萧楷成默默地行走着。
[ 六]
1930年,川军刘湘与杨森开战,杨森被逐,刘湘夺得不少地盘。刘湘手下遂自得意满,派人到成都,指名点姓要康子林到重庆演《八阵图》,以示庆贺。
生于1870年的康子林此时已年届花甲,只能演文戏,但军人们哪管这些,非要康子林赴渝……为顾全大局,保全“三庆会”,康子林只好率团赴渝,抱病登台。
《八阵图》乃是川剧武生重头戏,做工极为高难复杂,摆翎子、踢尖子、丢卡子、甩水发、变脸等动作均是绝招。康子林在戏中能摇动双雉尾做各种变化,俗称“二十四个凤点头”:耍翎、飞冠、甩发……令人叫绝,这出戏是康子林平生最为得意的杰出之作。但“康圣人”毕竟老矣,强撑上台,劳累过度,下到后台,当场吐血,卧床不起,不久逝世。
一代“戏圣”累死舞台,哀恸全川。康子林灵柩返回成都那天,重庆万人空巷,鼓乐喧天,鞭炮齐鸣,鲜花簇拥,挽联百副。送葬队伍蜿蜒长达几里,场面极为壮观。挽联上有人悲愤地写道:“功盖三庆会,累死八阵图”。
[七]
骤失挚友康子林,萧楷成表面坚强,内心却就此陷入了一片萧索。许多个月到中天的夜晚,三庆会的艺人们一觉醒来,还听见他那苍凉悲愤的唱腔:
“风一程,雨一程,处处都是愁人景,满目黄沙草不春。
南来之雁孤飞影,好男儿不得烈马天山千里骋。
蓝关凄楚却知成个塞外流人。”
这几句唱词原本是康子林拿手戏《离燕哀》中的。如今斯人已逝,世间再无“活蒙正”。深远的静夜里,萧楷成如诉如泣的声音久久回荡,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长夜的静默中,萧楷成揩干眼泪,决心为康子林培养传人。1941年,川剧演员王成康还未满15岁。在父亲朋友的介绍下,本名王兴荣的他进入梦寐以求的“三庆会”拜萧楷成为师,一学就是三年。
回忆起拜师的情景,王成康依然还为萧楷成与康子林深厚的友情感慨不已:“当时还是封建师徒制,一个师傅只能带一个徒弟。为了完成和康子林共同培养一位文武小生的心愿,师傅在自己和康子林中各取一字,将我更名为‘王成康,希望我能继承康派技艺。”随后,萧楷成便将康子林名剧、“三庆会”镇班之宝《八阵图》悉心传授给了王成康。“这在当时是无上的荣耀,于是我学得格外认真。”王成康感慨地说。
[八]
漫长的川剧生涯成就了萧楷成,然而童年的苦难、世道的艰难、梨园行的人事纷纭、常年演出的疲惫不堪等已深深地戕害了他的身心。不觉之间,他已身心俱疲。
1946年冬,萧楷成终于四肢瘫痪,不得不息影舞台。1949年12月成都解放,他强扶病体上街欢迎解放军。1950年7月20日黄昏,一代川剧大师萧楷成辞世,享年72岁,其时归鸟投林,残阳静默。他唱的一些戏,如《刀笔误》《托国入吴》《杀家告庙》等,幸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在30年代灌为留声片传世。
以《秋江》中老艄翁角色成名的川剧名演员周企何,到晚年依然记得萧楷成的演技:“他和康子林合演的《酒楼晒衣》,一扮陈商,一饰蒋兴,把这两个商人暗斗明不斗、心斗口不斗的心理演活了,堪称棋逢对手,真是几十年来没有再看过的好戏呀!”
补记:
萧楷成父萧伏山、兄萧金臣皆为川剧艺人。其父曾担任清成都崇庆州(今崇州市)署马粮,又于成都南门某卡任职,因喜玩票友而被罢职,遂“下海”为川剧艺人,以生净两行驰名。其兄萧金臣一副沙嗓,做工讲白均好,1918年死于霍乱。
[作者简介]杨虎,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生路》、散文集《庄稼跟我回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