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文
摘要:目前台湾地区的大学在台湾教育部政策性的引导之下,皆订有《大学生基本能力素养》,希望能借此培养出具有高度竞争力同时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台湾财富,提升台湾的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 基本能力 素养 台湾高校
一、总论
在人才培育方面:台湾高校灵活化入学管道,营造弹性学习体系,放宽修业年限,强化高等教育体系终身学习功能;持续检讨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扩大学校招生选才及学生选校空间,改进弱势学生升学优待措施;扩大办理“繁星推荐”,实现“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目标;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菁英计划”,促进大学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国际化;研拟专业学院教育之具体方案,推动重点人才整体培育及运用;逐步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研修与就读,检讨修正两岸学术交流策略,共同提升华人学术成就。
在提升教学研究品质及竞争力方面:延揽并培育优秀人才,强化大学创新研发品质,追求世界级的研究与教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推动奖励大学的“教学卓越计划”发展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强化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持续精进大学评鉴事务,全面提升大学教学研究品质与国际竞争力。
在强化大学运营效能方面:推动产学合作加值计划,强化产学(研)合作资源整合,促进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鼓励民间参与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大学经营规模,提升大学自主经营及运作管理效能;规划专业机构模式,赋予大学财务会计自主权及人事权,落实大学法人化精神,强化大学行政弹性与效率。
在社会责任方面:鼓励大学院校推动“课程”结合“社区服务”的学习,深化服务学习课程内涵,促进大学投入社会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及台湾地区事务;扩大对经济弱势学生的就学协助措施,降低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二、灵活随性的导师制度
1.导师制度多元化:实施多元化导师制度,除每班设班级导师外,结合业界导师进行双轨辅导,协助学生生活学习适应与提升就业资讯及产学互动;导师制度之编组方式由各系务会议决议。主要有这三个方面:(1)班级导师制。(2)混合式导师制。(3)业界导师制;
2.导师透过 “Facebook”“Twitter”等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互动。从台湾的教师经常直接把相关的学业内容、学习任务等直接放在“Facebook”上可以看出,他们对网络的运用更加频繁,甚至很多台湾学生都将教师的“Facebook”“Twitter”等当成教师的官方发布平台;
3.导师主动参加相关辅导研习会,提升辅导技能。在研习会上,所有的教师都会进行相应的经验交流,让彼此都能从各自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上得到相关的经验,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
4.导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小范围班会或做个別辅导。课后、课间,周末、放假等时间教师都不会放过,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和学生接近,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感想。很多都不是正式的会面,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闲聊中,很多台湾学生的问题被发现并得以圆满解决。
三、学生学习历程档案平台
台湾高校还有一个普遍的记录学生成长的方式,就是学习历程档案平台。这是个人化的学习成果展现与记录,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与特质,从而激发自我反思学习,并能够提供生涯规划与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这个电子平台里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点滴、修课记录、辅导记录、社团活动、奖惩记录、专业证照。
经由以电子化的形式收集、记录学生在校的生活点滴,提供给学生一个了解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成就的工具,以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学生可以不断进行反省、思考,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增进自己的生涯发展思考,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自我行销与求职的能力,结合职业生涯辅导,作为将来就业或升学时自我行销的依据,以提升未来就业及升学的竞争力。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历程档案平台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目标与评量策略更能紧密结合。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因而能提供更佳的教学辅导服务。
四、学生宿舍管理
1.开学提供入住服务,用于简化入住流程,协助住宿生融入大学生活。在台湾高校看来,当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心里必定是惴惴不安的,这时候只有帮助他们迅速地安顿下来,培养他们对新环境的认知度,让他们与新环境迅速进行“交流”,才有助于安定新生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突发情况的发生。
2.防灾疏散演练,配合校园安全宣传活动,加强住宿生防灾技能。在台湾高校里,安全演练经常可以见到。学校一学期有好几次,让学生把碰到危险时所应有的反应烂熟于心,通过反复加强演练和相应的宣传,让大家能够在真正碰到危险时,把伤害降到最低。
3.定期举办宿舍座谈会。座谈会是由学生和相应的宿管教师进行的,也经常有学校的领导参加。双方坦诚相待,学生将自己认为学校需要改进的建议明确提出,而校方则对学生需要改正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定期这样的座谈会,让师生双方能够彼此了解双方的用意,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小问题的累积而发生的摩擦,比如学生与宿管之间的矛盾,学生有问题屡教不改等,可以提高宿舍的和谐度以及校园的整体素质。
4.定期举办校内宣传活动,如环境整治、志愿者活动招募、行车安全推广等。这些活动,让“校园是我家”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只有学生在心中真正把校园当做自己的家来看待,整个校园环境无论内在与外在才会都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准。定期举办的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思想认识到位,像爱惜居室一样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争当维护校园环境的模范。校荣我荣,人人为校园建设增砖添瓦,进而学生的行为规范也会到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5.宿舍关怀活动。年度三大节庆举办关怀活动,营造宿舍温馨气息。台湾高校会在每年的冬至、端午、中秋,举行全体宿舍的活动。冬至大家会一起搓汤圆,端午一起包粽子,中秋则是进行台湾传统的烤肉会。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到温馨,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学生的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会加强,对于学校的整体环境提升以及学生团队意识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好处。
6.日常生活反馈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以台湾中科大为例,学生宿舍的任何设备问题都能在2天内及时进行处理,如果需要更换设备等也会在5天内完成,这样的处理迅速,保证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
五、校园品格文化建设
台湾高校德育,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台湾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品格文化建设。校方认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品格”。品格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近年来,台湾的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指出“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2.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的运用,弘扬以孔孟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但无不贯穿德育教育。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3.德育注重实践性。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极其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正是在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向世界证明华人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而这和台湾高校的品格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六、学生自治团体之辅导及运作
台湾高校的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有着高度的自由权,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初的策划进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一旦通过,所有活动全部都由学生一手策划、组织、进行。学生只有在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才向教师求助,教师才会介入。这样的学生自治体制保证了所有的活动都是学生原汁原味的思想体现,也保证了所有活动的创意与灵感,避免了活动内容的沉闷导致与年轻学生的思想脱节。每年,台湾的教育部都会从所有高校中评选出学生活动举办得最好的高校,进行评奖,而评委均由上一届的优秀学生活动的主要学生会干部组成。
对于学生组织的成员培养在教师的协助下又分为两个方面。对于一般社团成员的培养主要借由多元训练,培育社团成员实作能力入手:(1)培养企划与行政能力。每年办理社团干部研习营,开设动企划写作、公文撰写、经费编列等相关课程,培养干部具有基本作业能力。(2)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针对社团负责人会议、学生会会务会议中订定专题发表或分享,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沟通及组织、思维能力的训练。(3)培养分析与组织能力。每年学期结束前办理社团资料评定及观摩,借由档案整理及资料保存,完整传承至下一届,另由学生会开设社团资料与社团评鉴课程,强化社团干部经验传承。
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则是属于“精英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栽培本校特殊专长与领导人才,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包括:(1)特殊专长学生,协助发掘自我特殊潜能,发展其独特竞争力。(2)遴选优秀学生担任活动评审及活动主持人等,培养学生多元专长。
2.对于领导人才,则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训练课程:(1)短期营队或研讨会,如大学青年康辅营、大学社研。(2)开设提供实务训练课程,如社团学习五校策略联盟。(3)于相关活动中安排实践机会,如报选全台社团评鉴之评委。(4)课外体验,选派至校外参加相关研习,如全台学生自治组织研讨会。
七、志工(志愿者)活动
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很大一部分是以大学为平台,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主体。以义守大学为例,他们对志愿者培训的基本定位是:“办理志工教育训练,将可了解志工的动机、观念、报复、态度、技巧及潜能;并希望经由教育训练激发问题,进而带领志工汲取经验和告诉志工如何去做。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品质,保障受服务者之权益,本校特办理此基础训练,整合校园与社会人力资源,使愿意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之学生最有效之运用,以发扬志愿服务之美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已成为台湾地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志愿服务的意识深入台湾大学生的内心。
平时在上课或者做学生辅导时,台湾教师会常将服务他人的理念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回报社会的价值观,到了有需要学生做志工时,学生的反应都相当踊跃。高校会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在进行产学结合的同时,帮忙承办相关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相应的志工培训,让学生能够经常有机会参与志工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例如中科大协办新竹县龙舟赛、承办苗栗县国际马拉松赛以及2013台湾新竹国际灯会等。
台湾高校的志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校园志工。主要负责校园环境美化,校内大型活动司仪、礼宾、音控、交管等人员。这些志工平日皆安排定期训练,提升专业技能,在创造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将优质校园呈现在大家面前。(2)社区志工。以台湾中科大为例,这些志工会为临近的火车站服务,为坐落于新竹的台湾世博馆导览,为中科大新竹校区所在的湖口乡做运动会志工,与当地的基金会合作等等。与在校内不同的是,担任校外志工可取得学分。(3)社团志工。这些志工承担的是平日街头表演,担任社区联欢晚会表演团体,到邻近的中小学演出、服务,带动临近中、小学的发展,访视育幼院、老人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协助规划、筹办校园临近社区的活动,为附近的居民办理生活技能教学,协助新住民,如帮助年长者学习基础电脑操作等等。(4)国际志工。例如台湾中科大在这几年就有前往至泰国北部华人村落、柬埔寨、日本等国,进行教学、环境美化、贫困户探访、田野调查等服务工作,并定期与外国友好志工进行相对的交流学习。
九、结语
台湾高校,尤其是科技大学,即为原来台湾的高等专科学校,他们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校园文化内涵的建设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我校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高度重视闽台合作,积极从台湾姐妹校吸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这对我校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我校闽台合作的优势将会日益显现,我校闽台合作也将有着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