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杜静波 蔡雨
摘要: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流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适应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将日语专业分流为“研究型人才培育组”和“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对“分流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分流教学 高校日语 教学模式
随着每年高考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每年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使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尽快地就业、适应社会,我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实行了“分流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分流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校日语专业的招生不分文科生和理科生,只要分数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即可录取。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文科生和理科生对外语的认知是不同的。一般来讲,文科生学习外语入门比较快,听说能力强,积极做课本剧的表演,善于表达;而理科生入门慢,听说能力差,喜欢做习题。由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对语言认知能力不同,导致传统的“一元化”的教学模式出现了瓶颈,违背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分流教学”模式的原则
我校在“分流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改变了以往以家长和教师为主导的现象。这也充分证明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自主学习和人际交往,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可以自主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对一些对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人生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参考,再由学生自己做决定。
在“分流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方面,我校是依据学生对未来的规划意向而进行的。因为“分流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迅速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分流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成效
(一)具体实施方案
我校日语专业的“分流”一般是从大二的下半学期开始进行的。大一和大二的上半学期是打基础阶段,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就要求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在大二下半学期开学初对大二学生进行一次测验,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和学生的志愿,把学生分别分为“研究型人才培育组”(考研组)和“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就业组)。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组队很重要,可与教师沟通后再进行选择。该选择可以是师生互选,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每个教师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并给予专项辅导。
下面分别介绍“研究型人才培育组”(考研组)和“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就业组)的具体实施方案:
1.研究型人才培育组。“研究型人才培育组”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对“研究型人才培育组”的学生加“小灶”,讲解一些关于考研的知识,对报考不同学校的学生推荐指导教师。我校日语专业的教师都是研究生学历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等等。
2.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教学改革方案:对于“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学生的培养,把重点放在了如何与社会接轨这一方面。一方面鼓励他们考一些应用性质的能力证书,比如导游证、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另一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两周开展一次“模拟公司场景”,给出一些场景直接进入角色表演,有时角色空缺指导教师也参与进来和学生一起演;三周开展一次“日语口语角”,围绕当前实事热门问题进行讨论,在“日语口语角”的活动中我们邀请外教参与指导,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就业前的“热身”,鼓励他们在实践假期走出去,多多参与一些与日语相关的工作。
(二)主要成效
1.自实行“分流教学”以来,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2013年同2012年相比考研率增长了34.6%,研究型培养组的学生有考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等多家全国重点院校的日语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是跨专业考研,录取比率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3%。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学生先后在苏州、广州、大连、北京等多家日资企业就业,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公务员。这些显著的成绩在学校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分流教学”为学生就业和规划未来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分流教学”的实施,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就业氛围,学生不再局限于“前人”的就业途径,而是结合自身的能力,拓展新的就业途径。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开始自己创业,开办了日语初级培训中心、日本动漫翻译组等,在牡丹江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分流教学”模式所获得的启示
(一)加强分流指导力度,避免盲目分流
分流后的人才培养针对性比较强,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分流前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学生在选择分流时犹豫不决,自我评估能力较差,这样很容易导致选错方向,一旦选错了方向就会导致学业半途而废,耽误了自己,同时也不利于分流后的班级的管理。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大分流前的指导力度,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及将来的职业生涯,给出一些意见供大学生参考,为分流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就开始实施“分流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日语语法和基础知识的授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要完成,这就要求前一年半的授课内容要科学合理,要做到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并熟练地掌握知识。另外,在分流之后的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培养类型的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课程。研究型培养组可以开设日语语言学、日语概说、日语古文等有利于学生考研的课程,应用型人才组可开设旅游日语、商务日语、外贸日语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任喜峰.高校“分流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2]许庆豫,卢乃桂.教育分流论[M],2005.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专项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我校日语专业“分流教学”的探讨与实践(2013JGZX0005)。
作者简介:
潘娜(1983— ),女,牡丹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