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碹窑人家

2014-04-29 00:44盛湘颍
农家书屋 2014年7期
关键词:怀安龙泉寺窑洞

盛湘颍

“造窑洞不用学。”在河北张家口龙泉寺村,71岁的村民刘尚信笑着说:“一家造碹窑,全村人攒忙(帮忙干活),可不都会了?”龙泉寺村,位于怀安县第六屯南部的山半坡上,南靠白腰山,北望洋河水。这里四周环山,峰峦攒簇,沟壑纵横,地势高旷,黄土坚实。这个偏僻的村落至今仍普遍存在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满山坡的窑洞,人称“碹窑”。

这种平地起窑的独特工艺,被誉为“千年之苍茫,百里之画廊”。在怀安大山深处,这些村民代代与泥土为伴。他们出生在泥土造就的碹窑,在砖窑打工谋生,手巧的人还会做泥花盆、捏泥人作为副业……也曾有人离开村庄,离开大山,只是走得再远,终究也要落叶归根。他们的一生,始终与泥土相伴。纵然环境险恶,每个人依然在各自的时代寻找机会,力求改变人生。

窑洞深处是日子

据龙泉寺老人口口相传,这个已有500年历史的村庄原有泉池,为龙饮水地,山上有寺庙,故称龙泉寺村。刘尚信说:“听老一辈人说,一开始这里有好几个寺院,有四大天王、龙王庙,过来烧香拜佛的人多了,热闹起来后,才有了龙泉寺村。”

走访中,我们既没看到寺庙,也没见着泉池。当然,龙泉寺村最大的看点是它特有的碹窑文化。据怀安人说,碹窑最初源于小孩玩“过家家”时抟土窑洞的模型,后来演变为碹窑。明朝时,怀安以“某某窑”起名的村庄就有47个,现在还有43个保留了这种称谓,基本以姓氏开头,如李姓碹窑就叫李家窑,王姓就叫王家窑等。

直到今天,龙泉寺村还保留着诸多窑洞,村中随处可见那峰峦沟壑处,家家户户用黄土碹制的土窑。碹窑不同于延安窑洞,前者用泥坯筑成弧形垒、建、盖而成,后者依山就坡开挖而成。作为窑洞,两者亦有共性:冬暖夏凉,且价廉省工。

这是一个古朴的村庄,村民以谷黍、土豆、小米、玉米等为生,毛驴是当地主要交通工具。踱步在村中小道,偶遇的村民非老即少,鲜少看到年轻人,他们多已外出学习或打工。即便有留下的,也遗弃了低矮破旧的窑洞,住进了砖瓦房,只有少数老年人居住在窑洞中。

举目望去,山坡上布满了窑洞,窑洞外围通常有几棵高高的树,树下间或停着一头毛驴,陪伴着窑洞中的主人。纵然沦为空窑洞,那些经受风雨吹打多年的窑洞主体多数完好。很多没有人住的窑洞年久失修,木门都已上了锁,徒留裂缝布满土墙。

站在这片黄土坡上,一眼几乎可以望穿几代人。黄土坡、窑洞、毛驴,一代又一代在这里繁衍生活。

五六年前,刘尚信花500块钱跟同村一个村民买了几间空窑洞,从大山深处更偏远的老窑洞迁居至此。站在老刘家的碹窑内,这无梁之殿让人慨叹:不用一砖一瓦,不需一梁一椽,仅靠坚实的黄土,就可以居而有其屋,难怪有人称道:“碹窑是生土建筑文化中的奇葩,是天人合一的践行,是力学原理的诠释。”

对于碹窑,刘尚信有太多回忆。“我小时候村里全是窑洞,只有一两户人家住平房,那都是富农了。”谈起碹窑,刘尚信滔滔不绝,“造窑洞就是一个苦力活,村里的小孩不用特意学,一开始打打下手,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了。”

碹窑从和泥、抹泥板子开始,刘尚信说:“挖来黄土掺点稻草,做成泥坯(一块泥坯得六七十斤重),干透后,就着木匠师傅做好的一个拱形木头模子,就像燕子垒窝一样,开始搭建,先建后墙,再由左到右,碹成门洞,最后配置门窗,确保光线充足,满室通亮。”

事实上,垒窑是个技术活,不懂行的根本垒不起来。当地人说,怀安怀安碹窑的力学原理类似赵州桥,拱形泥板子晒干后,碹匠得以互相挤压的力学结构原理,用备好的拱形泥板子垒成平地起居的窑洞。

通常,碹窑建好后,还要保养。头几年,窑顶要除草,再夯实,以免长草。每年秋收后,可以在上面堆放玉米秆,可以晒葵花籽,晒玉米等等。筑窑期间,那个拱形的模子十分重要,尽管后期铁模子慢慢替代了杨树、柳树制成的木头模子,但由于窑洞的木窗、木家具的活比较多,木匠还是比较吃香的,刘尚信曾经就是一个木匠。

离不开的窑洞

刘尚信第一次正式参与造窑洞时,正20岁出头。“那时,村里一户叫张应尚的人家没有地方住,要造窑洞,全村人都去攒忙啦。”攒忙,即互相帮忙,早些年的龙泉寺村,喊人帮忙要管人一顿饭,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准备两三毛一盒的旱烟。

这种互相攒忙的日子,最终因为村庄的日益冷清而淡漠。龙泉寺村说起来有500多人,但常住人口并不太多,刘尚信说,大约1957年前后村里人还比较多,有800人。当村民不断远离村庄,首先遭受离弃的就是窑洞。站在黄土坡上,指着坡下一个在地里忙活的村妇,刘尚信说:“她叫王献果,77岁了,你看她旁边那个破窑洞,就是她公婆当年住的。”

“岁数大了,走不出村庄了。”偶尔得空,刘尚信就在村口转转,和其他老头聊聊天气与庄稼,他笑笑说:“庄户人不管外,就管各自生活。”刘尚信年轻时,也曾在外闯荡,但阴差阳错,就是没有离开这片黄土地。

刘尚信的老父亲种了一辈子地,虽一字不识,但一心期望儿子出山。老父亲总说:“你们说生活命苦,能比我们苦?”1961年,刘尚信考上了宣化技工学校,毕业后到宣化陶瓷厂上班,在瓷器厂第六车间负责给瓷器画花纹。

没多久,国家提倡大兴农业,瓷器厂开始压缩规模,刘尚信无奈回村,重新种地。1970年前后,听闻工人身份可以得到恢复,刘尚信满怀希望。让他无奈的是,文革期间,瓷器厂的老干部都已经不在厂区了,为了证明自己曾经是瓷器厂的工人,刘尚信跑遍了村、大队、公社,又找熟人和工友,但最终因为缺少一张下放证,没能再次进入瓷器厂。

不只是刘尚信,当初和他一拨进瓷器厂的8个工人,最后一个都没能留住。“这都是命啊,本来念书就为了出去,为了当工人,结果到了30几岁,摊上这么个事儿,连媳妇都娶不着。”刘尚信回忆说:“当时很多人去当兵了,我家就我一个儿子,没有去成。”

重新回村后,刘尚信开始种地,抽空跟村里一个叫席举成的老木匠学手艺。1975年左右,村里慢慢允许搞副业,刘尚信说:“有时干了活分不着钱,还得赔钱。”原来,按一个月28个工作日算,当时村民因外出打工而无法核算工分的,必须按每天一块七毛四的价格,补交28天的钱,然后参与分红。“情况好的时候,一天才分三毛钱。”

最初,以公对公的名义,刘尚信曾跟着师傅席举成到其他大队干活,慢慢地,日子越来越好,顺理成章地娶妻、生子。尽管日子安定,但他依然想外出闯一闯。1982年,刘尚信收到朋友胡义寄来的一封信,说河套平原有很多厂房需要建造,急需人手。胡义是附近的太平庄乡人,在河套平原种地。刘尚信感觉这是个好机会,于是瞒着父亲出发了。

“那一趟,我花了13块半,坐了十来个小时的火车才到。”刘尚信去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乌拉特前旗,这个距家600多公里的地方,也成为他迄今为止跑得最远的地方。在河套平原的一片树林子里,刘尚信大开眼界,“那是在树林子里开辟出来的一块地,要在林场里建厂房。那儿的树可真高啊,那儿人的生活条件不错,林场里50多个人,有很多牛、马、驴,牧场也多,可能政策比较宽松,好像都是归自个儿的。”

这一趟出行,刘尚信待了五六个月,以至于第三个女儿出生时,他都没有陪在妻子身边。但这分付出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期间,他在林场造房子挣到了五六百块钱。当时,林场一个姓李的厂长,一心想让刘尚信留下来。

河套平原的诸多机会,也的确让刘尚信动了留下来的心思,但最后,他顾及家中的两个老人,害怕他们经不住长途跋涉,因而婉拒了邀请,重新回到了龙泉寺的窑洞。“回就回了,没有什么后悔。”

回到家乡后,刘尚信又干起了碹窑和木匠活,只是,慢慢地,当地人不再需要那么多窑洞了,“有手艺也使不上”。几年后,刘尚信又曾两度来到河套平原干活,一次工程待几个月。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家乡。站在土坡上,刘尚信抽了口烟,笑笑说:“这就是生活嘛。”

一家人齐聚的时光

对于36岁的刘世平看来,住在窑洞里的苦日子,并不值得留恋,唯一怀念的是:“那时候,一大家族的人都住在一起,很开心。”

因久无人住,刘家的十间窑洞,已经十分破旧了,窑洞顶上长满了枯黄的杂草,墙体的黄土斑驳不堪,窑洞木门上的蓝色油漆早已淡褪,陈旧的木窗下凌乱放了几捆木柴,最右边的一个曾经堆放农具的窑洞,已经坍圮了一块。

刘世平的爷爷,弟兄共6个。早些年,这十间窑洞,曾经住了20几口人,既有各家睡觉的炕洞,还有做饭用的、放农具的窑洞。因为是一家人,这十间窑洞互通。刘世平自小就出生在这个窑洞,直到15岁那一年,他才随着父亲搬出了这个大家庭。他依稀记得,每年开春时,家中就有大人爬到窑洞顶上,抹一层泥巴。“那时候,我妹妹还小,我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总是特别开心。那时候没有电,就用煤油灯,天一黑,我们小孩都睡了,但我母亲总在炕上就着煤油灯,给我们兄妹补衣服。”

刘世平的父亲,年轻时在部队当过兵,回村后成了一名厨师。每到村里有人家办红白喜事,父亲总是掌勺大厨。到了刘世平这一代,生活提供给年轻人的选择虽然更多,但最初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18岁那年,刘世平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到了五六里地开外的一家砖厂当苦力。“每天凌晨四点出门,到砖厂刨土、做砖坯子、抓窑、放窑,到了晚上,黑得看不见天了才回家。”刘世平说,在砖厂打工的待遇并不高,最少时一年才挣了1000块钱,直到他结婚哪一年开始,工资才慢慢涨高,一年大约能挣一万多。

在砖厂干了几年后,刘世平打算外出开饭店,这一年,他的大儿子才四五岁。因为妹妹嫁到了张家口,想着一家人在一块儿能互相照顾,刘世平揣着在砖厂挣的一万块钱,在张家口租了一个几十平米的房子,年租金3000块钱。多亏了老父亲掌勺帮忙,开饭店一年下来,一家人一年挣了六七万。

刘世平没料到的是,就在开饭店的第四个年头,父亲身体不适,被查出得了肺结核。父亲生病后,刘世平的饭店难以为继,一家人又折腾回了山村。

回村后,刘世平在六屯买了一个楼房,在三合屯买了一个三间的平房。“回到村里后,除了种地,什么都没得干。”没多久,刘世平就到砖厂里当了修理工,仅靠一点对农用车的了解,他愣是学会了修理大型车辆及机器的技术。

2009年,刘世平贷款买了一台价值35万的半挂车,干起了拉煤的行当。一开始,老爷子反对说:“那么多钱,弄不回来,咋整?”刘世平也担心,全乡都没有几辆大车,赔了咋弄?但他总想着碰碰运气,说:“别人呢挣得了,咱也挣得了。”

很快,刘世平雇了一个司机,这个拉煤的车,就在河北张家口和内蒙古之间往返。一个多月后,刘世平就得到了大惊喜:买车40天,存了12万。一下子挣到了一笔大钱,刘世平乐滋滋地回味说:“一个字,爽。”

没多久,刘世平开始考虑再买一台半挂车,这一次,40万的车,他付了16万首付。去年,由于行情不好,活也没有那么多了,刘世平卖了一辆车,折旧为14万。他算了一笔账,说:“以前雇一个司机,月工资四五千,现在得六七千,这一涨,可以挣得钱就没我的份了。”

今年,刘世平的大儿子16岁了,仅读了几年小学,就当修理工了;他那8岁的小儿子在读一年级。指着远处一个山头,刘世平带着一丝独有的精明,说:“听说那里要开铁矿,我想让儿子在附近开个修车厂。”

其实对多数怀安的年轻人而言,碹窑终究已经日益远去。现在碹窑已经少了,曾经的碹匠进入古稀之年,制窑工具也在慢慢消失,这种与自然紧紧依偎在一起的古朴厚重的居所,终将被摒弃。那一天,碹窑真的就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如何保护并利用碹窑,成为一个有待破解的课题……

猜你喜欢
怀安龙泉寺窑洞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塞外珍宝
活埋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怀安河笑了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龙泉寺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
互联网高手出没龙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