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湘颍
“小时候喝的粥都是香喷喷的,现在的米怎么熬都不香了。”近几年,很多网友吐槽现在熬的粥不香了,果蔬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就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在“抱怨”这个问题时分析指出,“现在熬的粥不香”与耕地质量下降有关。
对比过去,我国现在不少耕地的土层变薄了,有机质含量减少了,直接影响大米的口感。耕地质量直接关乎粮食的质量安全,而提升耕地质量,标准手段必不可少。近日,我国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经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已于2014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起正式实施。
据了解,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在当前水土资源趋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的情况下,要实现保障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目标,必须改变农田基础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表示,我国耕地类型多样,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及土壤酸化、盐碱化、贫瘠化、生物性状恶化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造成耕地土壤水库和作物养分库的功能不断下降,综合生产能力难以大幅度提升。
《通则》一大亮点是把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作为重要内容,体现了重大思路性转变。目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明显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程度提升,土地污染得到进一步遏制。
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认为,虽然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状态较好,但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农业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和环境过度承载基础之上的,实际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粮食增产基础脆弱、需求继续刚性增长、有些粮食品种在供求上存在结构性矛盾等。
作为首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国标,《通则》的实施无疑对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规范。据标准委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5月,全国约有农田建设相关标准639项,其中现行国家标准173项、行业标准309项、地方标准157项。
“这些标准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都提出了基本要求,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存在标准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从内容上看,部分标准的指标要求较为笼统,难以量化考核或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构上看,标准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层次不够合理,难以构成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说。
值得注意的是,《通则》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定期全面报备建设信息,实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上图入库”和部门共享,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及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等情况,为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据透露,我国将以《通则》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与田地相关的标准体系。一方面以基础性、通用性技术要求为重点,加快国家标准制定步伐;另一方面,分别以行业性、专业性技术要求为重点,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和以区域性、差异性技术要求为重点,加快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如我国将在今年立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有望在2015年发布。
“贯彻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通则》国家标准,重点要做到坚持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农田基础工程同步建设、田间监测体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实施。”何才文说,要通过国家标准的实施,引导各地重视并建设好耕地的内在质量,确保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