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2014-04-29 22:17陈国长
大观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儿童孩子

陈国长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比较多。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调研组的调研,仅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达250万人之多,居全国之首。由于父母无法直接监管以及生活中亲情的缺失,加上农村相对较低的教育质量,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顽皮任性、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因此,作为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使留守儿童享受亲情,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突出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据我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中发现:全校学生182人,其中留守儿童3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0%。笔者的班级共36人,留守儿童8人,占班级总人数的22%。在小学阶段,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一)学习兴趣较低且成绩较差

在笔者班级的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者不足4%,学习成绩居中下游者超过 70%,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笔者在平时测试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4-6分。

大部分有较为显著的厌学惰绪。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且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外界的监督和辅导对其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亲自辅导和督促子女学习;许多祖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且年龄较大的原因,也不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辅导。 因此, 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监督和辅导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处于无人监管和辅导的状态。在这种无人监督和辅导的状态下,留守儿童由于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和自我控制力缺乏的原因,学习成绩很容易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进一步引起老师的排斥和同学的疏远。而缺乏学习支持和鼓励的留守儿童很可能降低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恶性循环过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越来越弱,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甚至排斥在学校学习,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

(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多数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之中,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怨恨父母、性格偏激。一些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工作的行为不理解,抱怨父母无情, 有的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的情绪。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且缺乏沟通,一些留守儿童经常出现疏远父母的现象,与父母产生了情感隔膜。第二是性格内向、感情冷淡。由于年幼就与父母分离,与祖辈之间又有较深的代沟,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往往感觉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慢慢地就易养成不愿意跟其他人交流的习惯,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同伴交流,最终导致性格内向,情感冷淡。第三是心理自卑、缺乏自信。留守儿童会经常与那些父母未外出打工的同伴比较,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坚强的依靠,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如那些父母陪在身边的同伴,慢慢变得不自信,这种自卑心理甚至会引起他们完全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第四是心理叛逆、我行我素。由于缺少亲情的温暖,留守儿童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敌意,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把老师和亲友的批评认为是在欺压自己,有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觉得亏欠孩子,经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加上祖辈对留守儿童的溺爱,往往养成留守儿童独断专横、我行我素的坏性格。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缺失

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所接受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单亲教育,即由母亲或者父亲单独教育。在大部分情况下,留守儿童是由母亲独自教育;二是委托教育,即由祖辈以外的亲戚代替教育,比如留守儿童的姑姑、叔叔等帮助教育;三是隔代教育,即由留守儿童的祖辈教育,比如留守儿童的爷爷、姥爷等代替教育。由笔者的调查和访谈显示,对于单亲教育的方来说,由于许多留在家里的母亲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还担负着照顾老人的责任,往往导致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教育不足等问题。对于委托教育的方式来说,许多担当监管人的亲戚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衣食等基本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关注较少,这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共同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亲戚在处理留守儿童与自己孩子的矛盾时,往往偏袒自己的孩子,导致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像个“外来人”,找不到家庭的归属感,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于隔代教育的方式来说,由于祖辈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容易出现祖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专业的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留守儿童均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这对留守儿童以后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付出真情,给予关爱

留守儿童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亲情抚慰。所以我就给予留守儿童一个充满爱的“新家”。这个“新家”就是他所在的班集体,每个任课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亲,班上同学是兄弟姐妹。让留守儿童从内心能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他们才能在学习、行为、品德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为此,笔者对留守儿童做到三个优先:

优先辅导。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笔者在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和任课老师一起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目标。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实行优先辅导原则。

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留守儿童过生日的时候,由班级或小队组织,开展“生日,我和你在一起”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集体中的幸福。

优先安排。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二)建立完备的留守学生档案

作为一位班主任,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就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性格、爱好、身体状况等)、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外出的地址、单位及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及工作等情况。在充分接触了解之后,特别补充心理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态度、习惯和成绩,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性格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特征等。要求家长常给孩子电话,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地多回家和孩子团聚,做到挣钱和关心子女两不误。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建立起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路。

(三)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从留守儿童的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方面加强教育引导,由单纯的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爱信任,树立自信心。教师的关爱和信任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以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多一点信赖的目光,多一声嘘寒问暖的话语,多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验关爱和幸福。我还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等,选出每组的小组长,制定帮扶计划。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帮助。

(四)开展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关心、教育较少,他们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弥补,以致好逸恶劳在孩子们身上蔓延,乱花钱爱攀比,学习自然缺自觉,陷入“读书无用论”,即父母没什么文化照样可以外出打工赚大钱、做老板的思想。留守儿童长期在情感发展上缺乏关爱和支持,因而普遍存在这些品行偏差和心理健康障碍的现象,在平时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的班会课和活动课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前途理解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兴趣小组、拔河、打球等活动,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打电话、写信,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父母送去祝福,联络和沟通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和交流,以能共同及时地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做到学习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引导,心理上多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令留守儿童倍感关爱,弥补父母离开的空虚感,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创建孩子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学习环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深地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儿童孩子
名落孙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