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 22:17简荣平
大观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四川

简荣平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是党和国家一贯提倡并深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四川在这方面拥有丰厚的资源优势,如能将这些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四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与一般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具有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学科性质,在一些人看来具有枯燥说教的特点,不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共鸣。而在教学中将地方历史文化的突出特点融入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当中,以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切入点,将已经逝去的历史重新拉回到现实语境之中,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消除历史的隔膜感,感悟历史的真谛。这样既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丰富课外知识,提升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路径、原则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价植

(一)增教学之亲和力,长教学之实效。

《纲要》这门课的教学功能主要不在于简单的历史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讲解,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纲要》 课知识的学习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增强“纲要”课教学的亲和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要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除了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因素(比如人格魅力、语言艺术、恰当的教学方法等)外,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又当如何增强知识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也才愿意主动去了解并进一步学习。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引入《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课堂知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地方历史文化大都源自于学生土生土长的地方,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出现或发生在他们所在的村庄、乡镇、城市或者学习、生活的地方,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亲近感,他们一般也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本土史料进行教学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自然就可以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家乡是爱祖国的第一步。早在1987年6月,《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纪要》就已指出,研究地方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改变教育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实际的状况,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热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历史也就必然会格外偏爱。许多当地的历史传说、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不仅被载入了历代编篡的地方史志和学者、文人的笔记、小说中,而且还在广大民众中世代口头传承,历久不衰。这种心理特征和地方文化氛围,也必然会影响到青年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可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与爱乡情操,使爱国主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有助于学生达到由爱乡到爱国的感情升华,使大学生增加理性爱国主义精神。

(三)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都有值得敬怀的历史人物和值得瞻仰的历史遗址。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学生往往对家乡的人、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纲要 ”教学时适当补充介绍一点地方史料,会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故纸堆中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的存在。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不仅可以从情感上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而且还能起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这样自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而且《纲要》教材内容是从整体上阐释中国近现代史,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全局,如果通过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再截取整体历史中的局部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出书斋近距离地观察、思考历史与社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要迈出大学校门,到社会中感知、搜寻研究素材,这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纲要》教学中也要把说和做、坐而论道和起而行之结合起来。在和社会的深度接触中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细微处体悟历史,使大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对人生和社会认识的偏差,避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现象。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传承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以创造性的贡献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人”。因此,大学生除了学习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锤炼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时刻不忘了解历史、研究社会。在《纲要》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从认识学校或学生所在地域社会的历史中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利用本土资源,为广大学子搭建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大舞台的桥梁,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四川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勤劳勇敢的四川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谱写了壮丽多彩的篇章,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从中国近现代史上看:

(一)四川是推翻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的重要基地。

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四川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流血牺牲。19世纪末,杨锐、刘光第是参与“百日维新”而壮烈牺牲的“戊戌六君子”。20世纪初年兴起的反清革命斗争,四川更涌现出了邹容、喻培伦、彭家珍等名闻全国的英烈。孙中山先生在悼念蜀中死义诸烈士的祭文中说:“惟蜀有才,奇瑰磊落,自邹迄彭,一仆百作,宣力民国,厥功允多。”特别是1911年四川波澜壮阔的保路风潮和同志军大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敲响清王朝的丧钟,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民国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正如朱德在咏辛亥革命的诗中所说:“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四川无愧为辛亥革命的发祥地,四川人民“宣力民国”的功绩彪炳史册。

(二)四川也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基地。

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共有川军6000人被调参加了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抗英战争。清末,英国和沙俄加强了对我国西藏领土的侵略和争夺,川军又多次奉调进兵西藏,巩固边防,抵制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同时为经营川边,固川保藏,在川边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康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建设。到民国时期,先是设置川边特别行政区,后是建置西康省,有力地遏制了外国对西藏的侵略和西藏上层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大部分领土,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沦陷区的大批优秀人才,先进的工商企业和金融资本迁入四川,为国家保存了长期抗战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增强了大后方抗战的实力。而300多万四川儿女在抗日前线不怕牺牲、浴血奋战;5000多万四川人民在日机轰炸下,加紧生产,节衣缩食,支援前线。四川成为全国出兵、出力、出钱、出物最多的省份。民国时期,是四川对国家、民族做出牺牲最大和贡献最大的年代,完成了抗日民族复兴基地的历史使命,而永留史册。

(三)四川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最为波澜壮阔、斗争尖锐激烈的重要红色地区,并由此而遗留下了众多的丰富绚丽的革命历史文物遗址。

如历时两年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的行程就达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了四川70个县,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光辉历程,在整个红军长征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四川藏区的雪山草地,因其作为“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的历史舞台,而为世人所熟知;长征红军曾经在四川境内先后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其中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红色经典战例;长征期间中共中央在四川省内先后召开的两河口、巴西等政治局会议 ,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的两次胜利会师,都是中国革命史上很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重要一页;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战斗征程,不但是长征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且也是象征中华威、民族魂的巍巍丰碑。正因为如此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长征》一诗中,有四句都是说的红军在四川的长征事迹: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把全国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建在四川松潘县的川主寺 ,正是对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

再如 ,四川作为红军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创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其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也不容低估。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根据地 ,共设置了40个县、市、区,其中在四川设置了37个 ,川陕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四川。在川陕苏区浴血奋战的8万多红军将士,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 ,成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 ,大将王树声和上将洪学智、李德生、陈锡联、陈再道、许世友、程世才等 446 名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四)四川是众多革命伟人和英雄的故里。

既有像邓小平、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等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重大影响的无产阶级革命伟人;也有诸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共和国大将罗瑞卿,红色英烈李硕勋 ,共和国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先生,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革命家王维舟,“神箭将军”、“两弹一星”的指挥者张爱萍将军 ,一代革命文化名人郭沫若 ,用身体堵枪口的志愿军英雄黄继光 ,党和人民的好女儿、共青团员和中国青年的好榜样丁佑君烈士,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期主要领导之一的刘伯坚烈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吴玉章先生等一大批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的红色英烈。

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的路径

现行《纲要》课教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一直到现在刚刚发生的历史,时间跨度达170多年之久,而课时只有32节,对任课教师来说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可能有专门的时间,抛开课程的主体内容而专题讲授地方历史。同时进行“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懂得“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决定了教师教学的主导方向应该从宏观历史线索出发,阐明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不应过多的纠缠于地方史的细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达到教学目的和增强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将地方历史文化巧妙地融入教学进程之中,以增强教学效果呢?在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中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和途径。

(一)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课教学之中。

第一,导入式教学。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场白精彩与否是这堂课成败的第一个关键,如何导入新课显得至关重要。以地方历史文化导入新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吸引学生高度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的引导走进历史的时空。如在讲授综述“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时,以学生所熟知的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引入,再到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先进、最科学、最生态和谐的,仍然继续使用的都江堰无坝水利工程;以蜀文化的发源、内涵、影响,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后逐步扩散到整个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由此起到抛砖引玉之实效。

第二,穿插式教学。在讲授教材具体内容时,可不失时机地将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本土人物和本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穿插进去,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如讲维新运动时联系“戊戌六君子”中的四川人杨锐、刘光第的生平,说明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这是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经验教训。如讲辛亥革命的爆发时,必然会谈到四川的保路运动,这时就可联系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在成都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在简述这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从而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又如,在讲到土地革命战争时就可联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可加深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理解。

第三,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可配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地方历史的录像片段,往往能做到形声并茂,更易引起学生共鸣,使教材内容生动化,起到震撼学生心灵作用的目的。如放映电视剧《民主之澜》中的一些视频,以本校创始人张澜的生平为切入点,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创新中国的历史,深刻揭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知识分子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社会理想 。

(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课教学之中。

中宣部、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等。《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生动的实践性。其实践性最主要是通过深入社会生活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来体现。

第一,参观访问教学法是最为学生喜欢的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可结合课堂中讲述的地方历史相关内容,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访问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 (碑),或现场讲授,让学生自己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材料,亲身感受历史,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参观访问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写观后感等。如在讲到抗日战争一章时,由于日军未进入四川,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觉得有距离感,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个人或班级组织参观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其抗战博物馆系列建设有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等分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壮士群塑广场等。它们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生动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根据地战场的抗战,以及人民群众自发的抗日斗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为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后方,但仍然提供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前往前线,为八年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实践证明,本校学生虽绝大部分是四川人,但对川军抗战所知甚少,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全面抗战的理解。

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对集中地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对地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古迹、历史作品、历史材料、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不同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然后撰写小论文或考察报告。既可独自承担某一专题,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专题。如四川及四川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贡献、抗日战争中的川军抗战、红军长征在四川等。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了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得到深化和活化,从而达到 “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也有利于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运用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时要处理好与核心课程资源的关系,不应喧宾夺主。《纲要》课所使用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及其 “学习参考文献”、“疑难问题解析”等参考资料,才是其核心课程资源。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因而,在《纲要》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和主要的应该是《纲要》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开发与利用 。部分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能处于《纲要》课课程资源的辅助地位,且应该从属于核心课程资源;加之《纲要》课课时有限,所以,在《纲要》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部分地方史资源应该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过多过烦 ,连篇累牍 ,严重偏离教材内容,不但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反而会扭曲 《纲要》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地方史资源前,熟悉和掌握地方史料的具体内容,寻找与教科书的结合点,对与教材相关的地方历史加以适当选择,避免盲目性。

(二)针对性原则。

面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究竟哪些资源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才是有利于《纲要》课的资源,如何取舍?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遵循以下两方面的筛选标准。其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有利于《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据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地方史资源的运用应该紧紧围绕 “两个了解”和 “四个选择”进行筛选。其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纲要》课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它们贴近学生,对学生具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感染力极强,而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不当将有违《纲要》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纲要》课教学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亲和力,有针对性地采用能够弘扬爱国主义,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资源;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促使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性原则。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教学时,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它具有地域特征也毋庸讳言。因而我们在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时,不能仅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注重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帮助他们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简而言之,我们应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视野下,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纲要》教学;使学生透过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感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进一步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综上所述,在《纲要》课教学中合理使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但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必须注意针对性和适用性,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达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纲要》课的课程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en.2005-03-09

[3]齐熙泽.实践性地方教学资源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

[4]韦泽.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史教资料2010(07)

[5]刘进.地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6]贾大泉.重修〈四川通史〉导言[J].中华文化论坛2010(0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