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灾难片的生态文化

2014-04-29 00:44:03康宁
考试周刊 2014年79期
关键词:灾难片

康宁

摘 要: 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正确地对人们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好莱坞灾难片的出现,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向人类展示了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激发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灾难片 生态文化教育 生态意蕴

一、灾难片的定义及特征

好莱坞灾难片近几年发展迅猛,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灾难片《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龙卷风》(Twister)等上映,将灾难片的票房纪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灾难片已经逐渐成为美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类型。那么什么是灾难片呢?据调查考究,灾难片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也没有在严格意义上的界定。2009年时光网根据全球票房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二十部灾难篇,排在榜首的是《泰坦尼克号》(Titanic),紧随其后的是《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龙卷风》(Twister)、《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在这个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片的题材非常宽泛,有表现自然灾害的《龙卷风》及《后天》,有外星人袭击地球的《独立日》,有以沉船为主题的海难片《泰坦尼克号》。灾难片并没有明显界定,它可能混杂这科幻片的模式,或者混杂恐怖片的情节。《电影艺术词典》对灾难片有这样一个定义:灾难片是以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为题材的故事片。其特点是表现人处于异常状态下的恐惧心理,以及灾难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并通过特技摄影造成感官刺激和惊秫效果[1]。从银幕表现手法看,灾难片往往杂糅其他类型的影片,如科幻片、恐怖片、战争片等。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灾难片应该是反映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大规模的灾难事件,并且表现人类与灾难相抗衡的类型电影。

二、灾难片中的生态意蕴

新世纪以来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而灾难片,之所以能得以迅猛发展,主要是因为它通过大规模的灾难事件,让人们预见了生态危机的可怕后果,从而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动物乃至整个宇宙之间的关系,洞悉灾难是生态危机的表现。人类对自然造成巨大的毁坏,同时让自身失去家园[2]。

2004年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后天》就凭借高超的数码影像生成技术逼真地反映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气候变暖使得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异常的天气造成冰雹、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最后龙卷风袭击了洛杉矶,纽约在短短一天之内气温急速下降,各种象征人类文明和权利的现代建筑物,包括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大本钟在内,都骤然冻成了冰柱,地球再次进入冰河期。在《后天》中,导演艾默里希望通过这种虚拟电影世界呈现出严峻的生态现实,以此警醒观众,让观众意识到全球变暖现象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厄运。

事实上,电影中显示的各种气候异常是有科学根据的。由于人类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大自然过度攫取。这种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全球的生态环境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重新分配,世界气候格局发生改变,生物链、食物链也遭到改变。全球变暖既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近几年人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地球气候的异变,大自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随意攫取进行惩罚。2004年印度洋海啸导致了20万人死亡;2008年汶川地震7万人遇难;2010年智利地震200多万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亡。这些骇人听闻的自然灾害无一不验证了《后天》中假设的灾难情景,让观众在感叹导演惊人的前瞻远瞩的同时,使人们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如果人类继续放任自己,对大自然恣意掠夺,那么真正的“后天”离我们就不远了。

新世纪的灾难片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大部分影片最后都重现了人类美好的生存环境,这种失而复得的结局处理,使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不会放弃希望,让人们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然,正确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在电影《2012》中,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杰克逊一家和地球上幸运的其他人到达方舟基地,人们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三、生态意蕴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样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灾难片能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观众发出警示:大自然会用残酷的方式报复人类对她的藐视,从反向的角度倡导了人类的生态文明,号召人们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融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类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轻视大自然,则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担。

参考文献:

[1]徐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

[2]高莉敏.“灾难片”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J].电影文学,2007(9).

[3]郭小平.灾难片的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文明的影像传播[J].今传媒,2009(1).

猜你喜欢
灾难片
没人想在二月死去
核桃源(2020年2期)2020-11-18 20:01:37
没人想在二月死去
草堂(2020年3期)2020-11-18 01:02:19
浅析灾难电影中人性折射
小说月刊(2017年12期)2018-02-05 17:46:16
电影《末日浩劫》的生态话语解读
戏剧之家(2017年12期)2017-07-17 02:41:13
浅析影片《后天》中人性的光辉
灾难片的经典之笔,人性光辉的伟大颂歌
青年时代(2017年3期)2017-02-17 17:57:41
从电影《1942》中看灾难片展现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 11:29:01
艾默里奇灾难片的英雄叙事
电影文学(2016年12期)2016-08-13 10:03:06
灾难片原型意象的“昨”与“今”
艾默里奇灾难片叙事模式
青春岁月(2015年19期)2015-11-03 1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