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子
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好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和交际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这门学科看起来很简单,但学起来有无穷的乐趣,有无数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探讨。
一、课内学好语文的基本步骤
(一)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制定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就会心中有底,不会盲目乱学。我们在课前制定出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学习,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前预习
预习分为整本书的预习和每一节课的预习两种。学前预习是在假期里把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先看一遍,对这个学期要学的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复习相关的旧知识,了解要学的新知识,提前把新旧知识进行一个有机的联系。课前预习是学习这课的内容先看一遍,找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这些地方做个标记,以及对课文后面的练习和难度较大的问题做出标记,在听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到这些地方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把过去用到的旧知识回想一下,再看一下这节课要讲到的新知识,做个知识的整理和贮备。
(三)抓住课堂时间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每一节课是掌握各门功课的关键。课堂学习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不单需要毅力,还要有好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1)紧跟教师的思路;(2)抓住难点和重点;(3)积极思考,学思结合;(4)抓住课堂时间,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5)进行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把教师所讲的最基本的内容消化吸收,才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四)复习要及时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要及时,尤其是一些要求背诵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淡忘,过一段时间一定要及时重温一下。一些当时不太理解的地方,通过复习和消化复习时一般会有大的收获。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系统复习;(2)总结错题;(3)写单元小结。学生通过自己的笔把学过的内容在脑海中梳理一遍,就能实现捡漏、加深等效果。
二、课外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一)博闻强记,增加阅读量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也不是一星半点内容就行的。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阅读课外有益的书籍,比如一些世界名著,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精神给养。学生应挤时间,利用分分秒秒读书,枕头边或床上最好放上几本喜欢阅读的书籍,不在时间长短,只要有时间就读上几页,外出看到有用的东西也不要手懒,而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很轻松地积累很多知识。
(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必须学会做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但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还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所以要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
(三)借助工具书
学习要认真,不要想当然,拿不准的事情要细究到底。学生学习时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里的内容条理分明,内容齐全,不仅仅只是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也可以作为一般书籍一页页地读下去,形成一个系统的丰富的知识库。
(四)勤于朗读背诵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积累词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手段。
(五)勤于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学好各学科的必要方法,对于语文这个学科也是一样。知识不能简单堆砌,而要通过思考把握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相互关联,养成立于善于思考的习惯。好的思维方式可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学生还要善于变换角度去思考,这样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六)勤于记日记
语文就是一个表情达意的好工具,可以利用日记把自己一天之内的经历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梳理、表述能力。
总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住课上和课外,且持之以恒,相信每一个位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