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武
汉代文物遗存中常见一种胡人形象,以深目高鼻、头戴尖顶虚帽或瓦椤帽、身着窄袖衫为其特点,或为胡人陶俑或以胡人形象为器形、装饰,仅西安市及附近就出土有以下几种:
(1)绿釉带扁壶胡人坐俑(图1、图2),高5厘米。1979年西安市汉城乡郭家村出土。
(2)绿釉胡人烛台(图3、图4),高27厘米,口径5厘米。199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这种形象的烛台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收藏。
(3)绿釉带扁壶胡人坐俑(图5),高9.4厘米。1979年西安市草场坡出土。
(4)绿釉带扁壶胡人坐俑(图6),高6.4厘米。1955年西安文管会移交。
(5)黄釉陶仓(图7、图8),高36厘米。1955年西安市北郊纬十三街出土。
汉代最常见的胡人当为匈奴,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势力强盛,统治大漠南北,和汉王朝时战时和,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入居内地,南北朝时成为逐鹿中原的“五胡”之一,曾先后建立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公元367年,北匈奴西迁,渡过了多瑙河,当时欧洲史学家哥特人约丹内斯描述匈奴人的相貌,男人有着“敦实的身材,粗壮的手臂,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还说他们身材短小、粗壮,五官平坦,肤色黝黑,塌鼻子,大头,小眼,总之是亚洲人种的形象。从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也可见匈奴人面部轮廓是典型的蒙古人种。《史记·匈奴列传》描述投降匈奴的李陵见苏武时一副“披发椎结”的匈奴人打扮。所以从面相、发饰来分析,此类胡人形象非匈奴人。
1919年,王国维撰《西胡考》和《西胡续考》,随后吕思勉撰《胡考》,赞扬王氏“博征故籍,断言先汉之世,匈奴、西域,业已兼被胡称;后汉以降,匈奴浸微,西域遂专胡号,其见卓矣”。汉代狭义的西域,指的是汉玉门、阳关以西,至葱岭之地。《汉书·西域传》载西域“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于西域设都护府,以郑吉为都护,从此,西域纳入汉的版图。东汉时,汉与西域虽有“三通三绝”,但仍设都护府或长史长驻西域,保持着与西域的密切关系。西域诸国,人种、风俗不同,且人数较少,其流入内地当有限,这似乎与此类胡人形象大量出土有矛盾。
广泛的西域是指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是昭武九姓,九姓胡生聚的地域,汉魏时称粟特,是一片东西长、南北狭的中亚绿洲。其中最重要的是康国,《新唐书》卷221《西域传》对康国来历及分支有这样的记述:“康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当作“匈奴”)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九姓胡礼俗,“服毡褐,衣皮,裳服褊急,齐发露顶,或总剪剃,缯彩络额。”
《史记·大宛列传》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此地即指昭武九姓,《唐会要》载九姓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须髯”,这些都说明九姓胡是深目高鼻的白种人,这与此类俑形象相符。
关于粟特人的服饰特征虽少见于汉代文献记载,但唐代刘正言《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描写石国胡儿:“织成蕃帽虚顶尖,细胡衫双袖小”,可资参考。这里石国胡儿所戴尖顶虚帽即如此类俑,而双袖小的胡衫也即如玄奘所见的“裳服褊急”,即以紧身窄袖为特征。
九姓胡是“善商贾”的民族,公元前4至前3世纪,粟特人已开始探索前往中国的路线,他们“好利”,利之所在,无所不往。西安出土的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围屏石榻上均有粟特商人形象,也与此形象酷似。所以此类形象应为粟特人。
绿釉胡人烛台,可能与粟特人信仰的拜火教祭祀有关。玄奘《大唐西域记》载,经过康国时,“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如此烛台作成粟特人形也就不奇怪了,而成人手抓小孩,如献祭牺牲,可能是拜火教的一种仪式。
绿釉带扁壶胡人坐俑,其所带“扁壶”据孙机先生考证,当时称为,《说文·本部》:“,酒器也。”类器中最常见的是扁壶,扁壶的专名为。《广雅·释器》:“扁谓之。”而“”字本身就包含椭圆形之意。《后汉书》有“美酒一”的记载。九姓胡既“善商贾”,又是“人嗜酒”的民族,其传统产品葡萄酒,早在汉、晋时代已驰名中夏。《后汉书·西域传》云:“粟弋国出众果,其土水美,故葡萄酒特有名焉。”因此,“胡人岁献葡萄酒”是完全符合自身的物质文化状况的,这种酒壶在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宴饮图中也能见到。
(责编: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