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4-04-29 06:23:06梁五岳
学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和谐高效课堂兴趣

梁五岳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效率低下,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大,对课堂上教师安排的任务不重视。要改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就只有改变现状,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场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摆脱以往枯燥的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创新 兴趣 和谐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美文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化,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在性格品质发展上能不断完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来开发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力,让他们通过感受语文课堂的美而爱上语文学科。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把学生引导进入语文的海洋中, 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知识带来的震撼,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新的教学观念,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对语文学科感兴趣。教师在对教学进行改革时,要吸收新课改精神的精髓,把新的观念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学的改革要和学生的实际紧密相连,因为离开学生的改革是不切合实际的。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改革也要围绕这个思想进行。通过改革,可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对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获得更高的语文能力。在改革过中,教师要有所取舍地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来对这些优秀经验有所改变的运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不断创新,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获得改进。在对教学进行革新时,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新,而是要在实际操作的教学中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之间交流方式的创新等。通过不断创新,可使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革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激发。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对语文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想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什么奥秘。这种欲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还没有布置任务时就能积极主动地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和深入理解,通过阅读和思考,对文章有了初步理解;通过向教师和学生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这个举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我在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刚升上初中时就让学生写语文日记,把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体会和自己表现都写到日记中。经过一段时期后,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时语文知识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他们在课堂上也能产生愉快的情感。把这种情感带入到所学的日记中,加深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体会。同时,经过长期坚持写日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教学改革中,随着教学形式的变化,课堂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呆板地听教师的讲授,而是对课堂内容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给出的题目,学生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期待获得教师的表扬。所以,和谐的轻松氛围能使学生对探索知识的兴趣更高。在和谐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包括对知识的看法和交流,还包括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起到主体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激励的语言和肯定的目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肯定自己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具有自学的信心之后,他们就能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思考时,大胆地探索知识,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会再害怕因为某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挨教师的批评。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能使他们在合作学习时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发生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课堂是教师发挥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是言无不尽,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普遍不高。这是由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能达到透彻的程度。同时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过度“关心”,使学生不用经过分析,就能通过教师知道问题的答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把教学方式的改变放在首位,并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拉近,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学生对教师充满了喜爱和崇拜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个性特征能在语文课堂上发展,教师就要把语文课堂创建成一个让学生能感到快乐和关爱的场所。在教学的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要对教材投入关注,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变化发展进行了解,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符,能让学生的语文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功连.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孙晓敏.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和谐高效课堂兴趣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0:54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8:08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