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分析

2014-04-29 06:23:06杜引兰
学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然美初中教材

摘要:初中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美育教材,但每一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各种形态的美,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就蕴含着自然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恰当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与自然物的“比德”中获得教育,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育。

关键词:初中 教材 自然美 原始美 人为美 象征美

什么是自然美?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有哪些形态呢?

一、自然美的内涵

“自然美是现实美的一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今天所要谈的是广义的自然美。“广义的自然美指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自然事物的美。”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美是师生在审美经验中常常接触到的。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形态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到,自然事物既可因其天然属性而表现出美,又可因其肯定人的本质特色而表现出美。因此,自然美能呈现出多种形态。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叙写自然事物的内容也蕴含着多种形态的自然美。在此,我根据“自然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把初中语文教材所蕴含的自然美分为三种形态进行研究。

(一)原始美

即表现为未经人类直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自然性的美。“这种自然性的美,主要是以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所构成的形式美而呈现出来。”

自然事物的原始美是欣赏者从对自然的形体、声音和色彩等本身的心领神会中,达到通达于万物神理,与自然物相契相通而获得精神畅快。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写自然事物的内容,基本都以呈现其原始美开始,如果有必要再呈现该物其他状态的美。

例如《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文中描写的大雁色泽的黑白相衬、翅膀的慢慢扇动、前进的静静滑翔,无不透出一种没有任修饰的本能的沉稳自信,一种自有其存在价值的原始状态美——大雁的原始美,让所有欣赏者从心灵深处震撼折服,产生欲与之同体自由翱翔的物我交融感,这是对人生命的价值的肯定和充实,是一种自我生命本质的享受。

又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内容都重在表现自然物质原始美。你看,在作者笔下,自然物色彩迷人:太阳的红,草的绿,花的红、粉、白,雨的晶亮、灯光的昏黄;在作者笔下,自然物形态多姿:小草刚“钻”出地面,浅而平整,花儿纷纷“赶趟儿”,野花“星星”般散发,鸟儿跳跃飞蹿,雨的密斜;在作者笔下,自然物质地舒适:草嫩而软,风轻而柔,雨柔润晶莹。在此文中,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充盈着的是自然美的原始状态,蕴含着的是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读到文中景物,让人想起人正有的生命和应有的活力,让人想到生活,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便是《春》中自然物原始美的魅力!

自然物的原始美是自然美中最基础的形态,其他任何自然美的形态都是以自然事物最原始的美改造或引申而成。

(二)人为美

是直接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烙印的自然事物所呈现的美,即“人类实践活动直接改选、加工过的自然物所表现出来的”,因而自然事物的人为美直接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自然物的人为美与自然物的原始美的关系在于:自然物的人为美是对其原始美改造、加工的形态,以原始美为基础,自然物的人为美离不开原始美。区别在于审美意味不同,自然物的人为美,因其鲜明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痕迹而直接表现出人的伟大,而自然物的原始美则不具备这一层含义。

例如《观潮》(周密):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这里的潮水本是原始自然物,但流入钱塘江已被人为加工改造,潮水身上所拥有的原始美便也被改造成了人为美,潮水的雄伟壮观正是伟大人为力量的结果。

因此,自然美的人为美形态是既以原始美为基础,又以自然物与人的功利关系为条件的。例如钱塘江大潮,如果未能被改造成功,当它仍以不可阻挡的雷霆之势奔涌而来,要吞噬人的性命、毁灭人的生活时,便无法令人体会到美了。

(三)象征美

“这种美的形态是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生活的象征而显现出的美。”这种象征美是由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与一定的社会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而形成,并且主要是以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而具有审美意义。

自然物的象征美与自然物质原始美和人为美都有关系:第三种形态美要从第一种或第二种形态美引申而得,是一种由物及人的审美转化与深入,是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审美体验。

例如《紫藤萝瀑布》(宗璞):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这里细腻地描写紫藤萝的色、香、形,无不透着紫藤萝最原始的充盈美、最原始的生机美。然而,因为花儿由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与我国1966年到1976年十年浩劫历史和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的命运相似,所以文中表现的便是紫藤萝的象征美:不被厄运压倒,保持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阅读自然物的象征美形态的内容,既要联系自然物的原始美或人为美,又要联系写作当时的时代特征及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品质,与阅读者本身的生活阅历、个性修养以及阅读当时的心境都有关联。因此,自然物的象征美有其表现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再现方式的丰富性,是一种理论性很强的形态美。这是一种被强行赋予的美,是一种被动展现的美。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意义丰富、形态多种的自然美。“各种形态的美在同一审美对象身上并非截然分离的,而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审美对象的统一的、整体的自然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虽不必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却有必要引领学生去欣赏美、鉴赏美。通过美的感染,激发学生向善的意志力量,如奋斗的精神、高尚的节操、仁爱的情愫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自然美教育,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磨砺学生的意志耐力,以实现现代教育的培养创造能力和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完人”目标。

作者简介:

杜引兰,大学本科毕业,中教一级,初中语文教师,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中学。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自然美初中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东方教育(2016年21期)2017-01-17 21:29:28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