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枚
摘要:语文是初中德育的核心载体,在初中语文中加强德育不仅有条件,而且有责任,教师应当义不容辞,积极作为。初中语文的德育重在基本道德常态化和传统美德现代化。初中语文的德育要找准切入点,促进学生自醒、自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 切入点
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引导初中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与人相处、律己向善,是初中教育非常重要的责任。语文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初中德育的核心载体,理应成为初中德育的主力军,但在实践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成效有所下降,甚至十分微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责任感,要抓住重点内容有的放矢,要与时俱进,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对初中语文德育的一些积累和思考,就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责任和践行途径作一些梳理,提出一些想法,请同仁们指正。
一、初中语文的德育有责任、有条件,应当义不容辞,积极作为
(一)初中语文的德育责任不容推辞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思想教育过程,其重点是要给学生以科学方法的启发和人文关怀的熏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的认识或行为有关,都在或明或暗地告诉学生怎么看、怎么做。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是因为语文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的。离开语文的德育可能就是空洞的说教、无头的苍蝇,离开德育的语文,同样也会沦为机械的公式、无味的理论。三年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向学生说清楚,作者“看”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有责任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看,怎么做;有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内容,履行德育的义务。
(二)初中语文以文育人大有可为
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学科,语文所具备的道德感染和品质熏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通过一篇篇经典文章的学习,学生会知晓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很深的印象。有意识渗透德育,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引导,找到更准的方向。特别是初中生,从朦胧无知的童年走向定形定能的成年,鉴别能力、持久能力都相当不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更加需要为人师者的循循善诱,语文教师无疑是在这方面条件最好、责任最大的角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此要有高度统一的认识,要把德育的成功、德育的胜出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和重要契机,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因有位而有为,因作为而惠人。
二、初中语文的德育重在基本道德常态化和传统美德现代化
(一)促进基本道德常态化
掌握并坚持基本的是非观、公共道德和人生准则,是初中德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初中语文履行德育责任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努力通过学生所学的作品来挖掘、拓展,引申一些与生活贴近的例子,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如感恩教育,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让学生学而有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少人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向古代孝亲事亲的人物学习,勤俭节约,体贴父母。德行修养,要引导学生努力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爱国主义、集体观念、自强不息、舍己为公等基本品德。理想教育,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不断养成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和品质。
(二)促进传统美德现代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多数是当时最高品德的要求。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传统美德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里确实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初中语文德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外在形式,要告诉学生孝在古代是怎么体现的,在现代社会里又应该做到哪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德育不能只是翻版,而应该是一种创造,最关键的是要告诉学生现在怎么做才是有道德的,如何做才是对的。比如在学生阅读《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埋儿奉母”时,教师不但要提醒学生学习古人的孝的精神,而且还要让他们想想现在应该如何孝顺父母,而不是一定学古人那样去卧冰、埋儿。
三、初中语文的德育要找准切入点,促进学生的自悟自醒
(一)吃透教材,找到切入点
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真正的德育内涵,明确切入的时间点和程度,让学生不仅懂得其中的道理,更要在受到激励后去自觉行动。
(二)循循善诱,促进自醒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只有让他们真正地信服了,才会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因此,在初中语文德育中,教师要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要更多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更多地通过学习、交流、总结而体验出来,行动起来。
文以载道,道以载人。语文教人以文,最终目的是为了载道、载人。因此语文应当自觉地集智育、德育和美育于一体,努力成为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基础课程。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有效平台,把德育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大大提高德育的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岳兵.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德育功能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9).
[2]吴卫星.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
[3]岳桂香.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语数外学习:九年级(下旬),2013(9).
[4]熊启林.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J].学周刊:B,2013(10).
[5]韩磊.润“德”细无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8).
[6]产秀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9).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