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一凡
【摘要】中国古代乐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见证者。从远古时期的文化启蒙时期到唐宋时代文化的百花齐放,乐舞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标志性的载体和纪念物,是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乐舞;乐舞文化;宗教;创作;传承
一、中国古代乐舞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乐舞的历史起源——黄帝管律与八佾之舞
从先秦时代的典籍和文物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代乐舞的影子。在更早期的史前岩画和雕塑中都能找到原始时代的乐舞记录,由此可见,乐舞的起源几乎和华夏民族的起源是同时的,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乐舞几乎完整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原始时代的乐舞在内容和功用上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宗教。由于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知识的匮乏,见识的浅薄和思想的愚昧,导致了对大自然认识不够,当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把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感解释为神灵的天威,因此远古的部族们希望通过某些特殊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的尊敬和敬畏,从而来祈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这种祭祀活动中,祭祀乐舞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宗教乐舞活动。在皇帝时期,乐舞也被慢慢地应用到管律表演配合中,来慢慢地把这种对神灵的崇拜转化到对当权者的崇拜,将自己作为神灵在世间的代表,以规模庞大的祭祀乐舞仪式来保持这种神秘和肃穆的氛围。
当到周代时,乐舞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在周代形成了礼乐制度,慢慢的这种礼乐制度发展壮大成为一套精密和严肃的雅乐体系。乐舞作为一种礼乐仪式,在这种契机下进入了上层阶级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乐舞的形式和规模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史诗性的祭祀乐舞用于祭天或颂威等歌颂王族或者是帝王文德武功,而其他观赏性的乐舞用于各个士族阶层的日常娱乐。这种士族阶层间的乐舞形式和规模等级森严,不容趱越。周代的乐舞人数以八人为一佾,帝王能用“八佾”,诸侯能用“六佾”,卿大夫能用“四佾”,士大夫能用“二佾”。
(二)中国古代乐舞的文化发展——从周公制乐到明清庭戏
周代礼乐制度让乐舞达到了巅峰。但随着周朝的覆灭和诸侯的崛起,奴隶制度日趋没落乃至土崩瓦解,雅乐体系中的等级规范和权力限制变得越来越没有约束力,乐舞的礼乐性越发地流于舞蹈内容本身。各个封建社会诸侯也摒弃了奴隶制时代的那一套礼乐制度。诸侯不再严格地以乐舞人数的规模来限制自身。以“八佾”为舞成为诸侯界盛行的一种风气,这就是著名的“礼乐崩坏”。孔子关于这种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封建社会进化了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乐舞从春秋诸侯时期的单独为王族服务慢慢演变,到了盛唐时期,乐舞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及率相当广泛的文艺活动。此时,乐舞的发展和传播不再主要依赖于统治阶级的统筹管理,普罗大众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细胞也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天赋。
二、中国古代乐舞的文化探究
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积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坚韧自省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而在中国古代乐舞中,也能看到代表这种精神的审美形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乐舞对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特征的表现和艺术审美的升华都意义重大。
(一)礼乐制度的代表
西周灭商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这套礼乐制度成为了维持统治秩序和政权稳定的新工具。礼乐制度中的三位一体的“诗乐舞”,司职社会生活中各个重要社会活动的乐舞工作。如祭天、大飨、行军、祭祀、出猎、婚嫁和燕礼等等。这个时期的乐舞启迪了民众的思维,对于百姓的脱离愚昧、提升修养情趣等非常重要。
(二)历史变迁的化石
观察古代乐舞的进化史,就能对我国历史变迁的节奏有一个大局观的认识。远古时代和商周时代的乐舞风格肃穆和严谨,表现了那个原始社会的愚昧时期,以庄严之祭祀乐舞向神灵祷告,祈求平安的社会活动。在东周覆灭到春秋诸侯雄起时,礼乐崩坏的乐舞演变史表明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中,社会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剧烈震荡。
(三)民族文化的符号
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乐舞发展现状,都深刻表明了当时的社会民生和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对于审视当时的社会生态和格局,有着重大意义。
在汉朝时,统计阶层提出了“一统于天子”的主张。政府加强了乐舞在思想教育中影响力,设立了官方的乐舞管理机构,这就是中央集权政府的“太乐署”,也就是后来的“乐府”。乐府是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思想管理工具,这一点从乐府中的管理者官衔之高就能看出端倪。乐府作为一种思想的管理工具让乐舞的多维度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樂府从民间采办的乐舞诗歌达到两千多篇,乐府舞者的取材更是精益求精,只有俸禄在两千石到三千石以上的高管和五大夫以上爵位的亲生嫡子,才具备成为舞者的资格。乐舞的内容也百花齐放,从歌颂统治阶层天威到表达爱情;从戍边抗击匈奴到从军之光荣,乐舞在此时留下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状态,乐舞作为艺术文化中心“根正苗红”的一株,自然也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代乐舞由于文化发展的壮大和各民族的迁徙融合,因此体现出种类繁多、内容别致的特点。如歌颂唐太宗的《破阵乐》《庆善乐》。带有异族风情的胡旋舞、柘枝舞,软舞中的《霓裳羽衣》《绿腰》等等。
到了宋清时代,乐舞更是慢慢从纯艺术文化中发展出来,在商业化歌舞娱乐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勾栏瓦肆”这种歌舞娱乐场所开始盛行,乐舞者开始进行营业性的演出。乐舞艺人本身和文化持有慢慢向民间倾斜,因此,这一时期的乐舞文化形态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乐舞中内容的表现也开始有了体现市井小民的生活的内容。甚至于乐舞开始发展出了由广大群众参与的形式,如《踏歌》在宋朝非常流行,这种古老的群众性舞蹈形式非常适合普通老百姓表演,大批跳舞之人手臂次序挽连高歌,踏地为节拍,齐声相和,别有一番情趣。
(四)艺术审美的形态
中国古代乐舞的发展对于各项传统文化的百花齐放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汉朝的乐舞发展带动了乐府诗歌的盛行。为了给乐舞的灵感和取材提供基础,统治阶层大力发展、创作和民间采集诗歌,以供乐府歌舞之用,正是因为这种政民齐力的协调作用,才会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不朽之作《诗经》。同时,乐舞作为一种集合的形体、歌乐、器乐等形式的综合表演体裁,也带动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发展。从中国古代乐舞的表演形式中,能反映出这种起源古老的艺术形式的特有的中国艺术特色,那就是追求瑰丽与精致的极限。中国封建时代的艺术形式就保有了这种特点,对于取材、设计和细节都无限地趋于精密,表现在乐舞上,就是乐舞的服装剪裁、舞蹈节拍的设计、乐章词谱的撰写等等,都无一不体现出了封建社会的艺术创作者们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
总结:展望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乐舞发展历程,不得不感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同时感激在漫长时光的洗练下,中国古代乐舞并未被消磨而成为绝唱,反而在各代文化的冲刷下显得愈发精致。研究中国古代乐舞中的文化剪影,有助于我们了解从先秦时期起的礼乐修养的进化历程,它仿佛是一块活化石,从中记录了历朝历代以来各个社会阶层关于乐舞的思考,统治阶级对于乐舞的特殊政治诉求,以及这其中凝聚的宝贵的人民思想的财富和智慧的结晶。从乐舞中映射出来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的闪光点,也是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庆元.我国古代“乐舞”的起源与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2]木斋.论唐代乐舞制度变革与曲词起源[J].文学评论,2011,(5).
[3]梁辰.唐代宫廷乐舞的繁盛与《霓裳羽衣舞》[J].大众文艺,2010,(9).
[4]费秉勋.中国舞史研究之我见[J].中华舞史研究,1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