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
【摘要】音乐就像是漂浮在聆听者脑海中的一幅图画,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在欣赏着用不同颜色绘制出的图画。音乐与色彩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可以挑选出不同的颜色来钩织他们的情感世界。文章通过论述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更加深切地体现出艺术的连通性,同时再一次说明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引起色彩的共鸣的。
【关键词】音色;色彩;音乐诠释
音色是音乐在表达上的不同表现工具。不同音色可以被看做是不同的色彩特质。也正是由于音色的不同,使得各种人声和器乐的表现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进而拥有卓越的表现力。合理的色彩组合可以透过画面将我们的视觉空间不断拉伸,让画面厚实且绚丽。人们把不同作曲家风格迥异的作品与不同的色彩相关联。就像众多同时兼具音乐与美术素养的人感受的那样。莫扎特的音乐属于澄澈的蓝色,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而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当然,这一课题也不曾逃脱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就论述说古诺的音乐会引起紫色的联想等。虽然这类的说法很是笼统,可同时也证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引起色彩的共鸣的。
在人的感知中音乐与色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的简单关联之外。诸如:和声、节奏、曲调等,都能与色彩进行相对的关联。自公元二世纪古希腊的托勒密起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对音乐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而在文献的记载中,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在性质上相关的要算阿其那修斯。阿其那修斯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音乐可以被看做是光现象的模仿者。
自从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又有科学家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并应用棱镜从白光中分离出了七种色彩,即红、橙、黄、绿、蓝、靛、紫。而这一历史性的发现为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的学者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佐证。
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运用与在美术中不同色彩的运用是具有相似度和可比性的。例如,音色与颜色都能带给人诸如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历史上有许多音乐家都把音乐与颜色放在一起比较和联系。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在十九世纪提出了一套音乐同色彩的对比体系。在这一对比体系中:弦乐和人声对应黑色。铜管和鼓对应红色。木管则对应蓝色。当然,不同的艺术家赋予音乐同色彩的联系的理解不尽相同。例如,音乐巨擘贝多芬对于音乐同色彩的理解就同此体系相类似。在他的《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聆听者可以清晰地体会到: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天空澄澈湛蓝的色彩。而单簧管纯净优美的音色似乎呈现出来玫瑰花一般的绚丽色彩。铜管强烈、振奋而又雄壮的音色同红颜色相联系起来也是很恰当的。
当然,颜色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想象常伴随着不同的欣赏角度而有所改变。这种关联不会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绝对的。甚至,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但是,音乐同色彩之间的互动却亘古有之。
西方音乐大致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音乐时期。而不同时期的音乐所偏重的色调各不相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创作上讲究结构严谨,曲风淳朴、稳重、严肃,带有宗教属性。作曲家们也极尽一切力量要有完美形式的音乐,像只漂亮的古希腊花瓶。这不由自主地让我们联想到宗教的油畫。例如拉斐尔那绘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穹顶上的创世纪。它那色调是那么的和谐,没有绚丽的色泽,没有新锐的灵动,但是浑厚的泛黄色彩带来的庄重却让人心驰神往。
而说到古典时期,就不能不提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莫扎特。其作品数量浩瀚,但劣作却极少。人们常以这点将他同贝多芬相比。大师如贝多芬,在其大量的作品中,水平良莠不齐,拙劣之作不胜枚举。每一个聆听莫扎特的人都会惊诧这世界上还有如此灵活、流畅且兼具婉转的曲子。一个个来自莫扎特的音符穿透时间,带着那湛蓝的色彩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心境坦阔。仿佛是天空的蓝,亦或许是大海的蓝。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没有参杂深厚的社会内涵,没有覆盖人文的思想性。没有任何的表现矛盾冲突,也没有震撼人心的激昂。当音符圆润流动于琴键琴弦之上,那澄澈的蓝色即能安抚人心。
到了浪漫时期,音乐旨在服务个人情感的深切表达。肖邦、李斯特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给予这个时期历久弥新的人文定义。可以讲,在现今的古典音乐演奏领域,浪漫时期的作品最能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肖邦本身的色彩或许已随历史退却,但鲁宾斯坦的演奏却仍能在音响中回荡。削弱了忧伤的氛围,肖邦被鲁宾斯坦赋予了高贵的色彩,仿佛那葱郁的绿色,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于温情。又如,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中最著名的是描写天鹅的那一乐章。在这里,这不是一个乐器独奏就能达到的效果。作者需要不同的色彩去勾勒那幅美丽的画面。因此,先是描画出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嬉水的场景,再加上弦乐、钢琴的合奏。最后,一幅优美的天鹅图就展现在了聆听者的脑海中。
西方音乐发展进入现代音乐时期。音乐从主观的刻画逐渐转向客观事物。现代时期的音乐,不怎么注重有无旋律,也不顾及听众的感受。就仿佛毕加索绘画一样,构图和着色都带给人杂乱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仿佛其中又有一定的感情和思想要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透过来自于构图和色彩的本能冲击,语言无法成为带来解释的桥梁,将艺术更直接地带人人心。
每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都在构建着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图画中描绘着作者的情绪与思考。同时,在聆听的过程中听者也会添加自己的感情色彩于原本的图画之中。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其实好的音乐作品只是给听着提供了一幅拥有无限可能的画面轮廓。画面里或许有作者理念中的色彩或许没有。但听者都能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慢慢完善其心中所得的画面,同一个音符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下被赋予完全不同的色彩。这是艺术的博大胸怀。在其中,没有绝对的对错,无需科学的衡量,唯有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才是最好的诠释,这也是只属于个人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