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红
摘要:名师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及其他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着共同研究方向和合作愿景的教师共同体。建立名师工作室机制,推进名师共同体发展,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功能,形成培养网络,是促进名师培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建设;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6-03
名师是在教育教学领域及其他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着共同研究方向和合作愿景的教师共同体,是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科研基地和产学研的结合体。名师工作室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在名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团队整体发展。
一、名师工作室的建设
(一)机制建设
制定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是为加强对工作室的规范管理,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是为落实计划的制订,落实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考核,从考核和评价上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用制度来保障工作室建设,让制度来规范工作室活动,让制度来考核工作室成效,使名师工作室名符其实,而不是徒有虚名。
1.导师培养制。所谓导师培养制,就是工作室导师要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强化自身号召力与凝聚力,专业实力与人格魅力;要科学谋划,有效实施,主动迎接挑战,并提升研发、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导师作为外部特聘专家,更多的要从“思想”即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层面来提供指导。
2.校企合作制。所谓校企合作制,就是要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引入课堂,把企业工程师、技师请进名师工作室,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让企业专家把先进的思想、方法引入课堂。应利用企业的力量把学生的就业、培训、实习工作做好。充分利用工作室名师的指导作用,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从而突破职业教育发展中企业认可度低的瓶颈,促进专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3.项目领衔制。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主持人(领衔人)作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主持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根据团队发展目标,制订工作室年度活动计划和成员个人年度计划并具体实施。要按照“抓一个项目、带一支队伍、出一批成果”的总要求,以“项目→方案→实施→反思→总结→成果”工作思路,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
4.成果辐射制。名师工作室,既是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的重要平台,也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实现优质师资倍增的重要引擎。名师工作室的成果要以网站、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专题片、现场指导、观摩、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广。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以点带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帮助专业教师成长;更要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推进区域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5.例会制度。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确定每月具体活动时间。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使工作室团队成为成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使团队具有共同价值的支撑力量。团队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是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的表现。
6.研修制度。名师工作室要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采取读书反思、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小组沙龙、参与式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充分挖掘和培育成员的名师潜质。要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做好“师徒一对一帮扶”的系列校本研修,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助推其早日成才。
7.考核制度。考核是强化名师工作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学校认真贯彻《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考核办法》,实行分值制,从工作室自身组织建设、团队建设、产教研活动、网站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方面,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考核。各名师工作室坚持“自主申请,双向选择、年度考核”原则,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将“年度滚动制”和“临时聘用制”结合起来,实行优胜劣汰,把好成员进出关,促进成员整体发展。
(二)共同体建设
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应是集体责任。没有分工的合作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合作,所以工作室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人员的职责划分。主持人是工作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室的一切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实训等业务工作。应将名师工作室建成搭配合理,有专长、能合作、易沟通、讲奉献、负责任、有热情、识大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共同体。
1.学习共同体。工作室团队采取“固定+灵活”方式,实施主题研讨、诊断研讨、任务研讨,从课堂、实训及教书育人的实际来提出研讨主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研究的感受体验形成物化成果和培训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引领成员一起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共同体。课堂教学是名师工作室研究和实践的“主战场”,名师侧重于教学实践,着力于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引领课改,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成功案例。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观课磨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从单元(项目)备课、说课到上课,并把反思当成一种自觉性行为,拓宽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了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培养目标。
3.科研共同体。职业教育的教科研起步较晚,名师工作室要在科研上进行深度开发,争取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创新。要求名师主持研究课题,开展面向教学一线的科研工作有突破,并带动成员从事教学研究,形成学、研、教一体化。让名师主持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提高职业教育的科研含量。
4.创新共同体。作为职业教育载体的名师工作室,要创新活动内容,研讨德育与专业教育的切入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的衔接点、综合素质与创业能力的接洽点;要创新团队活动形式,实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要创新成员培养,落实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名师工作室的功能提升
要提升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必须充分给名师工作室成员提供各种平台,给予展示和提升的压力和动力,开展各种提升工作室整体实力的活动。
(一)立德修身
引导名师工作室教师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坚持以德育人。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名师形象。注意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维护工作室的内部团结和工作室的社会声誉。注意协调工作室与各部门间的关系。
(二)能力提升
指导工作室的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名师讲堂等形式,引导成员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对工作室及其成员进行考核,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促进、有成效。
(三)示范引领
注意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成员通过上观摩课、送教到校、听课评课、成果展示和学术沙龙,促进专业课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参与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等形式,推进本地区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特色展示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师生提供了创新和实践的有效平台,借助工作室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氛围,可以全力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比赛、文明风采、职教论坛、专业特色比赛的研训、指导工作。职教名师工作室还可结合社会前沿技术、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专业品牌的提升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不仅体现了职教名师工作室的特色,而且使专业发展更贴近于社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职教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习的平台、研究的平台和交流发展的平台,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鹰一样的个人和雁一样的团队”,在实力派导师引领、名师及成员的齐心努力下,产生了“以名师孵化出更多的名师”的群集效应,必将为职教事业放出异彩。
(责任编辑:章跃一)
Integrating Teacher Resources and Yielding Team Wisdom
LI Jian-hong
(Jiangsu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215104,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Famous teachers are those who have certain popularity a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teacher studio is a community of famous teachers who share common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cooperation. It establishes the mechanism, regulations and network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teachers, thus become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famous teachers.
Key words: teacher studio;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