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芳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中,对生物问题进行独立思维、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知识是最具情境性的东西,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时,才最有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情境呈现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动机。“问题教学”将学生置于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学会思考,积极探究。
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在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的论文,其中有下面的文字:“我们的DNA模型实际上是一对模板,这对模板成互补。假设在复制开始前氢键被断开,两条模板链就会分离松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各自形成与自己互补的新链,最后,我们发现,原先仅有的一对链变成了两对链,而且碱基序列得到了准确地复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叹服的伟大假设。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情境设置下列问题:(1)DNA分子是怎样复制的?(2)你能不能结合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试着给出DNA的复制假说?大家可以大胆猜想,开展分组讨论。(3)怎样自己设计实验,发现DNA分子是如何进行复制的?在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时,教师可再次创设情境,通过向学生介绍1958年哈佛大学生物系教授Matthew Meselson和他的学生Franklin Stahl借助大肠杆菌进行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并提出如下问题,开启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1)之所以选择■N作为DNA分子的标记元素,其原因是什么?■O和■C是否也可用作标记元素?(2)怎样将密度不同的DNA分子进行分离?……
这样的课堂,借助科学史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科学家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积极实验,发散思维。通过上述的“问题构建”,轻松地将新学知识问题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线索,顺利地达到目的。在教学中,情境可谓是问题的载体,为实现教学目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契合学生的典型情境可谓多种多样,取材方便,如教参中的素材、生命科学史等。另外,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牵引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发现、思考。
二、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度”
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高中生物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身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提问能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不到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不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中,契合学生实际,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要恰当,量度要适宜,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跃一跃,能达到”,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提问的“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效贯穿整个教学,吸引学生始终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指引学生思维的方向。例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演示渗透原理装置的宏观和微观现象,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漏斗中液面上升?”此时我趁势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漏斗中液面上升”,师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渗透装置应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然后我演示成熟细胞图,学生产生疑问:“一个成熟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呢”、“哪部分结构代表半透膜呢”、“两侧溶液又指哪些溶液”、“细胞真的能吸水或失水吗”等。此时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共同总结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进一步明白“一个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装置”的道理。
我认为,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持之以恒,具有启发性,唯此才能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大有裨益,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问题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也会带着收获走出课堂,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树虎.“情境问题合作评价”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学生物教学,2013(9).
[2]窦玉敏.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8):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