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对话刘玉老师

2014-04-29 00:44:03
大学生 2014年9期
关键词:刘玉眼界在校生

创业是团队行为,一把手如果不为一起创业的哥们着想,老想着自己赚多少钱,这样的创业绝对不能成功。我们还提倡吃亏、吃苦、熬夜……这是队员共有的胸怀,当大家相处长久,彼此认同对方的胸怀时,一旦需要帮忙,彼此会互助。

《大学生》:“点团队”在校大学生中能诞生出像Facebook、Google等世界级的创业企业吗?

刘玉:不可能。

我们只是培养年轻的在校生,育的是苗,不是一毕业就能成参天大树。本科生在校4年,大一新生啥都不知道,大二进“点团队”跟项目,大三才能独立做项目,大四把保研、考研、求职弄妥当之后,才可能管项目或创业。这时才开始的创业怎么可能做大呢?我们要做的是培育创业的土壤,不能太着急。总之,我虽然不看好在校生直接创业,但很支持在校生进行创业体验活动。

以前,毕业后10年才有创业的;渐渐地,毕业3~5年也有创业的,大家觉得很正常;现在,大四或读研时创业,大家也可以接受了。我发现,大学生创业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两年前,点团队并没有创业氛围。随着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力度越来越大,点团队的创业如春笋般冒出来了。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反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声音也不那么强烈了。

《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创业,要面临哪些难处?

刘玉:经验、眼界和胸怀。

有的在校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技术不错,就觉得能创业,但说不定一跑工商税务就能让他们失去信心。其实,他们没有一点创业经验。比如几名同学平时好得能共穿一条裤子,但是,他们连股份怎么分都不懂。想法可能很简单,每个人33.3%呗,但是,如果以后再加入一个兄弟,股份怎么分?如果其中一个兄弟不给力,退出了怎么办?弄不好兄弟也会打起来。此外,要是有风投给100万元,这些在大学里几乎没有接触过经费的人,怎么花这100万元?缺乏这些起码的经验,他们创业往往就会失败。

眼界不同于经验,它要求创业者了解、认识和预测创业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创业,不是今朝来钱今朝做。现在,有的大学生创业仅停留于倒买倒卖——开皮包公司,或办个打印店,或印制毕业季体恤。这种创业很难做大,只是养家糊口。

胸怀,指的是接人待物、品行。要做大事,不能小家子气,该贷的款敢贷、该花的钱敢花、该求人的时候敢求……我有一个学生创业送外卖,有的人劝他这个行业很难创业成功,他却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认为提意见的人就是瞧不起他。不但如此,他还在网上骂人,太没有胸怀了。为什么送外卖很难创业成功?因为利润太薄啊。创业是要赚钱的,他却把人家亲历的经验教训当成耳旁风。

点团队潜移墨化地让队员们积累经验,开拓眼界和胸怀。

为了让队员们认识创业,我们举办了“创业一日”体验活动,队员们买扫帚等用品在校园摆摊,或到宿舍里售卖。谁知刚摆摊就被取缔,刚进宿舍就被没收了商品。原来,举办这些活动必须出示保卫处的批条,我们这样做是犯规的。我赶到保卫处进行了说明,活动才得以继续,并得到了大力支持。不过,要是我们不搞这个活动,同学们会有这个经验吗?

点团队聘请了26个顾问,其中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来校开设商业企业管理等课程,开阔队员们的眼界。

我们还提倡奉献,提倡让他人幸福,提倡以改变他人的命运为使命。创业是团队行为,一把手如果不为一起创业的哥们着想,老想着自己赚多少钱,这样的创业绝对不能成功。我们还提倡吃亏、吃苦、熬夜……这是队员共有的胸怀,当大家相处长久,彼此认同对方的胸怀时,一旦需要帮忙,彼此会互助。

《大学生》:如何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土壤?

刘玉:我有一个梦想,用10年的时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一个大学生创业基地。那时,大学生能承包游泳馆、网球馆,能开设通宵咖啡厅、通宵自习室……当然,我的想法要得到学校的同意和支持——允许大学生从事有偿自我服务的事情。

希望我的梦想不是天方夜谭。

猜你喜欢
刘玉眼界在校生
数说高教
刘玉 李康楠作品
大众文艺(2022年10期)2022-06-08 02:33:28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dynamic basis of kinesin dissociation from microtubule by atomistic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大开眼界
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在籍学习证明
Continuities of Progressive and MixingAlgorithm for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
大看眼界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