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骏
随着教育的发达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生成性教学是目前取得较好效果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生成教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开发学生大脑思维,促进全面发展.摆脱传统的老师加课本的呆板、单调教育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灵活多变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是一种转换师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课堂氛围活跃、视野开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下面将对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1.预设弹性教学情境,推进生成性课堂的形成
不经过精心备课的课堂是没有担当的课堂,同样,缺乏生动性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预设并不意味着要遵规循矩,而是为了更好指导学生做准备.高中的数学学习具有多变性、抽象性、可创造性的特点.为了确保达成学习的目的,同时确保学生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预设情境体现了其灵活多变性,又促成教育的形成.比如,在标准抛物线方程的研究中,学习完基础部分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探讨,如何看图求出方程式,在这里分别以O,K,F为抛物线原点,讨论并得出最优的建系方案.经过小组思考得出不同见解后,用预先准备的幻灯片课间进行讲解,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示后,对比分析,得出以O为原点、直线KF为x轴是求方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鼓励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促进“错误”生成
3.发挥教师主体地位,引导生成性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学习的主要策划者,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需要快速地捕获学生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于有意义的信息反馈,要迅速转换成有用的教学点对学生实施有利教育.对于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信息进行适当的驱除和利用,使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在函数的推理与证明中,在n∈N*,n>1的条件下,1n+2+1n+4+1n+6+…+12n>t12,是否存在正数t使不等式成立,并求出此时t的最大值,反之用观点证明.对此,同学们马上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有同学提出:“这样的t是没有的.”反问他理由,回答道:“使不等号左边等于f(n),随着分母的变大,数值会越来越小,呈递减规律,根据减加减还得减的法则,f(n)是减函数.”这样在数学中常使用的结论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同.这时有同学马上发现有问题说道:“这个结论不成立,若使n=(3,4),则f(3)=143315≈0.467,f(4)=57120=0.475,f(4)>f(3),与结论相冲突.”然后我给同学们提醒,n增大了,式子的项数也相应增加了.经过同学们的稍加探讨,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回答道:“当有无数个1n相加时,数值逐渐变大,最后就可以变为常数,减加减只得减的结论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成立.”为了深入问题,又继续问道:“同学门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是个单调递增的函数呢?”同学们回答:“用比较法,相减比较证明f(n) 4.创设课堂生活情境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的良师益友,是动力的源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把生活现象中有趣的情境结合到课本上,触发学生的思维,赋予知识新的生命力.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又开发了想象力,对知识有了自己独特的、更深层次的了解.例如,在讲解“线性规划”这一章节中,湖南卫视准备开播《我是歌手》下一季,现在有两套可行的宣传方案,其中A方案宣传片播放时间为2分50秒,广告时间30秒,观众的收视率为50万;B方案宣传片时间为1分20秒,广告时间1分10秒,观众收视率15万.电视台每周对宣传节目的广告和节目播放时间要求为:至少要播放广告4分钟,每周能播放宣传片的时间不能多于15分钟.如果这两种播放方案同时使用,各播放多少次才能达到观众收视率最高?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情景,将此运用到课程中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提高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好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展生成性教育课堂,利用分析好学生的疑问和错误,实现课堂资源的有效转换,支持、鼓励并运用创新,引导学生向更为广阔的思维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