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立荣
文学和音乐从来都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毛诗序》中有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由此可以看出,文学和音乐的结亲,从中国文学的幼年期就开始了。稍了解中国文学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文人骚客对酒当歌、一唱一和的雅事。在这里,文学和音乐成了言情达理的一体两面。
“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阶段。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你就能够学到什么”。这段引言反映了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哲理。“做了什么”是教育的实践、探索。其中,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尝试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在形式上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下面我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谈谈具体的做法和取得的功效。
一、利于积累古诗词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家名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如果仅凭死记硬背则效果不佳,学生兴趣全无而且记忆不牢。想到旧时读书人吟诵诗文时总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一幅陶然其中的样子,我由此受到启发,何不让学生效仿古人“唱”诗?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已被人谱曲传唱,大多数学生也都熟知。我让学生尝试把其他诗词谱成自己喜欢的曲调,在早读课上举行班级唱诗赛。学生兴趣浓厚,记忆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二、利于理解某些涉及音乐的课文
以苏教版九年级课文《鼎湖山听泉》为例,文中这样描写深夜听泉:“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虽然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文学描绘的色彩、形状、声音等,不能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读者要了解泉水这一形象,必须借助对语言这一中介物的理解。初中学生由于知识积累不足和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往往较难对语言的内涵有深透的把握。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泉声的描摹上,其旨在由听泉而得人生感悟,“仿佛听到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这对于重感官体验而轻理性领悟的初中生来说,更是横隔认知的鸿沟。我在一个班级播放了《泉水丁冬》这首曲子,让学生聆听泉水轻重缓急、生生不息地流淌,用有声的音乐帮助学生理解无声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生生不息,生命更替轮回的发展规律。在另一个班级,我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泉水声中是如何想象而获得这样的人生感悟的。两相比较,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借助音乐手段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利于在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力的作家是创作不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远也。”这说的是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作者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就可以包罗万象,通上下古今。李白的天马行空、庄子的神与物游,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如今的中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业负担,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其发挥想象的空间,体现在写作中便是文章内容干瘪、单调、空洞。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音乐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次作文写作课上,我让学生以“黄河”为写作对象。之前我了解过,学生亲身去过黄河边的寥寥无几,这就让他们犯难了。我便故弄玄虚地告诉同学,认识黄河还可以通过听的渠道。我给他们播放《黄河交响曲》,要求仔细聆听,然后发挥想象。听黄河之音,想黄河之形,感受黄河之美。黄河在学生的笔下不再是现实主义的黄河,而是艺术的黄河,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面貌窘异、气象万千。
四、利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营造学习新课的心理、情感氛围
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为高效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局。它可以把学生由课间休息松弛状态引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更重要的是拉近学生与作者在文章中意图表达的主旨之间的距离。《都市精灵》这篇课文意在呼吁人们爱护动物,拥有“与狼共舞”的现代意识,创造人与动物友好共处的和谐局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丹顶鹤》这首歌。凄美的画面、忧伤低回的旋律,听者为之动容。歌中一位姑娘为了救护一只丹顶鹤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把动物视为人类平等生灵的仁善之心感人至深,很多学生眼角点点泪光。很显然,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这样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便水到渠成了。
诚然,音乐元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必须因课制宜,切不能片面地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随意地将音乐元素引入语文课堂。这样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本末倒置,将语文课演绎成音乐课,成了“拉郎配”,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大为不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恰当地借助音乐手段,将语文学习与音乐欣赏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确实能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